刘大壮忍不住问:“大姨夫,要不咱们还是放点鞭炮,至少得告诉别人这儿多了个新铺子。”
“不用,咱卖的是独一份的东西,没必要。”
赵梦成屋里头卖的是肥皂,用边角料和废料融合出来的肥皂看着有些脏兮兮的,但效果依旧很好。
一块块肥皂被切成了长方体,最差的连包装都没有,形状都不太规整,颜色也不好看呐,但都被两兄弟收拾的整整齐齐堆在柜子上,这么一块只要三文钱。
好一些的用油纸包一下,形状方正,看着也没那么丑,这样的就要五文钱。
除了这些,杂货铺名不副实,啥都没有。
赵梦成显然没打算跟镇上原本的杂货铺抢生意的意思,所以现在只卖肥皂,等有其他的衍生品后再丰富货品。
刘家兄弟急得抓耳挠腮,甚至想要站在门口招揽生意。
赵梦成倒是不着急,往柜台后一坐稳如泰山。
很快,刘大壮就知道赵梦成为什么不着急了。
先是王掌柜张大虎他们几个联手来了,一群人都是呼朋唤友的,哗啦啦的挤满了整个铺子。
每个人都没空手而回,都说要照顾照顾生意,少的买一两块,多的十块十块的买。
要不是赵梦成拦着,王掌柜都想给他包圆了。
他们还没走,衙门那边也来人了,县太爷自己没来,但手底下的一群衙役都来了,甚至还有管家来送了礼。
这般一来,不用放鞭炮附近都知道这儿开了新铺子,买的还是新鲜玩意儿。
肥皂——说是跟香皂效果一样,只是价格便宜,看着闻着都不好,用起来效果却很好。
县城的百姓舍不得花许多钱买香皂,但花个三五文钱给家里买块肥皂用用还是舍得的。
肥皂带回家一用,百姓们立刻知道这东西的好处。
油汪汪不能再使的布头用肥皂一洗,出水就跟新的似得!
一时间口口相传,杂货铺客似云来,竟是直接卖空了。
刘大壮和刘小壮面面相觑,怎么都想不到铺子的生意这么好,一个负责应付店里头没买到肥皂的客人,另一个赶紧往青山村拿货。
赵梦成的生意蒸蒸日上,京城的日子却越来越难熬。
皇宫中,老皇帝再一次发了大怒。
第93章 风起时
随着年老体衰, 老皇帝越发多疑暴虐,甚至连陪伴多年的皇后都沦落冷宫,下场凄凉。
越是如此, 宫人妃嫔越是只能哄着供着,生怕说错一句话让自己身首异地。
年初百济叛乱后, 镇北军“大败”, 皇帝怒而发出诏书,想要从各地军营抽调兵马征讨百济。
哪知道诏书一道道发出去,却又石沉大海,各地军营支支吾吾,搪塞了事, 竟是无一人前来护驾。
皇帝此时才知道大事不妙,若是一人,他自然是要重重责罚, 株连九族。
可如今各地联起手来给他这个皇帝下绊子, 皇帝一时竟无法反制, 更不敢动拱卫京城的十万大军。
暴虐的大脑在重重打击下,反倒是多了几分清醒。
皇帝再看朝中,如今皆是唯唯诺诺之人, 有才之人要么被抄家灭族, 要么被发配边疆。
就连顾太傅也……
皇帝并不懊悔愧疚, 只觉得当前无可用之人, 害得他堂堂一国之君竟要容忍各地反叛, 简直大逆不道。
心中愤恨暴怒,皇帝也不得不收敛几分脾气, 一边安抚镇北军,一边拉拢各地指挥使, 如此一顿操作下来,大周竟然显示出诡异的平静。
此次皇帝大怒,乃是因为北边又有流民造反,甚至自封为皇帝,简直没把大周皇帝放在眼里。
皇帝立刻想要调遣兵马镇压叛乱,哪知道圣旨刚下,那头便又开始问他要钱要粮。
可国库空虚,哪里来那么多银子粮食。
“该死,难道朕不给银子,他们就要眼睁睁看着流民坐大,一群混账东西。”皇帝暴怒。
宫人们纷纷跪下不敢吱声,生怕被皇帝看到。
皇帝愤怒的在大殿内来回转圈:“朕就不信满朝文武,竟选不出一二忠心有能之人。”
蓦的,他一脚踹在身旁的太监身上:“狗奴才,还不去传召。”
太监连忙爬起来要往外跑。
皇帝却又喝道:“等等。”
他拧起眉头,想到三日前大朝会上受到的难堪,那几个手握大权的大将军肆无忌惮,文臣却如被吓破胆的鹌鹑。
皇帝不去想是谁动不动就诛杀十族,但凡忠言逆耳的都被他杀的杀,砍的砍,只留下一群只会溜须拍马的。
他只怪满朝文武无人可用。
太监吓得瑟瑟发抖,生怕皇帝的怒火烧到自己身上来。
他猛地说:“陛下,朝中无可用之人,那朝外呢?”
皇帝冷冷瞥了他一眼。
太监却大着胆子开口:“奴才记得去年千秋节上,丰州府曾派人送来万福金箔,乃是当地万民祈福,祝愿陛下长命百岁。”
听见他提起去年千秋节时,皇帝原本已经要大怒,幸而后头的话救了太监性命。
太监见他沉吟不语,继续说:“奴才亲眼见过那万福金箔,货真价实,上面竟有万人指印,可见丰州一地对陛下您极为拥戴,一地百姓皆是如此,此地官吏自然更加。”
皇帝哦了一声:“竟是如此,你去把那金箔取来。”
去年千秋节皇帝大开杀戒,礼物只收了一半便停下,黄县令这样的芝麻绿豆小官呈上来的礼物,自然是没法到达御前。
谁知道阴差阳错,过了一年后,万福金箔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到了皇帝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