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爹那些年(233)
梅氏抬手,虚虚护着于奕的后腰,以防万一。
周氏和楚静姝站在一旁,母女两人相似的眉眼皆盈着笑。
“三姐,看那朵……”楚静姝侧身,对身旁的楚静娴道,指向天际绽放的那一朵极大极绚烂的火树银花。
楚静娴抬眼望去,恰好看到最绮丽的时刻,眸中映着光芒,嘴角带笑。
颜氏在楚静娴另一侧,喜悦中藏着挂念,不知楚宥行没有家人在身边,这个年过得如何。
楚宥扬挤到怀星身旁,乘人不备,偷偷牵着怀星的手,相视一笑,烟火的光芒映照在脸上,明明灭灭。
两人身边,萦绕着无人能插足的甜蜜氛围。
怀屿恰好目睹,顿觉心塞不已,只能扭头不看。
然而另一边却是恩爱的父母,父亲搂着母亲的肩膀,从赏烟花的背影中都能看出相濡以沫,感情甚笃。
怀屿:“……”
若是宥行在就好了,还能与他作伴,怀屿如是想。
楚韶之望着漫天火树银花,暗道现在的日子挺好,只是内心深处却被孤寂占据,怀念着曾经。
第117章 117
“小姑!快出来看烟花!”崇宁在院子里喊, 不仅叫出来苏婵,还叫出来苏老夫人、魏氏和苏瑞。
苏瑞虎着脸,“大呼小叫的, 没点规矩!”
他归家没多久,即使是训斥,崇宁听着也舒坦,但还是往苏老夫人身后挪了挪。
苏老夫人拉下脸,“大过年的, 别凶孩子!”
苏瑞:“……”
苏瑞深吸一口气,“娘,您别惯着他。”
魏氏在一旁劝,“别生气,就这一天,别伤父子和气。”
苏婵在一旁听着, 忍俊不禁,这样的场景每隔几日便变着花样上演, 苏婵常看,怎么都看不腻,只觉得热闹。
平日里和苏家人亲近, 但到了此时, 却有总融入不进的感觉。
不是他们待她不好, 而是她心底藏着仅为自己所知的秘密……勉强楚韶之算半个。
崇宁有恃无恐, 从苏老夫人身后挪到苏婵身边, 啧啧感叹,“真是大手笔, 这得花不少银子吧?”
苏婵无比同意,“得上千两。”
炮竹尚好, 寻常人家过节也会买了放,烟花却不是随便买得起的。
崇宁仰着头,“看这方向……是楚家在放吧?”
“应该是。”苏婵回答,想到楚韶之,他那一大家子,过年应该很热闹吧?
崇宁嘀咕,“托楚家的福,靖海百姓能欣赏这场盛大的烟花秀。”
苏婵瞥他一眼,“你也来一场?”
“罢了罢了。”崇宁笑眯眯拒绝,他才不花这冤枉钱,蹭蹭别家的就行。
苏婵失笑,“你呀。”
——
京城
尚书府内,前院正堂,一大家子在守岁,楚宥行亦在其中。
楚夫人忧心他无家人在旁,会暗自神伤,思念家乡亲人,便把楚宥珉安排在他身旁,两人挨坐一起。
楚宥珉口若悬河,从读书讨论至京城轶事,又从好友的囧事讲到文武百官,朝廷上下哪位官员闹了笑话,谁又和谁有龃龉,他如数家珍。
楚宥行听得目瞪口呆,满脑子的‘还能这样?!还能那样?!竟然可行?!’。
纵然这一年长了些心眼,仍然被刷新了认知。
城外护国寺悠远古朴的钟声传至城内,与之一同传来的,还有突然响起的炮竹声,夜幕中炸开的烟花。
“过年了。”楚宥珉站起身,示意楚宥行一同,随楚韶远走进院子,赏漫天烟花。
火树银花不夜天,用在此最富饶繁华之地,恰恰好。
喧嚣之下,楚宥行的心反而静了下来。
一年没见爹娘了,不知他们身体可康健,还有二姐,不知有没有从情商中走出来。
楚宥齐那傻子,肯定还屁颠屁颠跟在怀星屁股后面。
……
一刻后,夜幕下的火树银花依旧,甚至更盛。
空气中弥漫浓重的硝烟味,闻着怪不舒服,女眷甚至捏着手帕捂着口鼻。
尚书府的烟花炮竹已经放完,楚韶远大手一挥,“都回吧。”
与此同时,京城另一处,郑府。
郑老太爷烧了密信,走出书房,他年岁已高,身形稍微有些佝偻,手里拄着拐,老态龙钟。
儿子被贬出京,多年经营功亏一篑,被上位者和皇子们厌恶,即使和平王划清关系,也于事无补,不会再有被重用的机会。
对郑老太爷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郑老太爷缓缓走着,小厮不远不近的坠在他身后。
前些年生,一大家子热闹不已,儿女孙辈承欢膝下,而今时今日,寂静寥落,只有满院的红灯笼昭示着过年的氛围。
郑老太爷深深叹了口气,缓缓摇头,不知不觉便走到郑惜予的院子外。
她院里还燃着烛光,郑老太爷缓缓步入其中,见郑惜予站在檐下,仰头望着漫天绚丽烟花,眸子却未聚焦,显出几分失魂落魄。
郑老太爷:“惜儿。”
郑惜予回神,走下台阶,“祖父,您怎么过来了。”说着,扶着郑老太爷进屋入座。
“过来看看你。”郑老太爷示意郑惜予坐下,“方才在想什么?”
郑惜予嘴角微动,抿成一条线,许久才低声回答,“在想平王。”
郑老太爷:“为何?”
“您相信,他就这么死了吗?”郑惜予反问,“孙女不信。”
以她对赵甫平的了解,他不可能轻易死在刺杀下,狡兔三窟,赵甫平十窟都不足为其。
更何况,他被毁得面目全非。
有谁能证明尸体就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