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闻春声(78)

作者: 长青长白 阅读记录

齐声听到这儿才终于有了点反应,他有些意外地看着唐安,问道:“怎么死、死的?”

唐安有声有色地比画:“说是在地里干活的时候被坡上滚下来的大石头砸破了头,逢春姐她娘中午去送饭的时候看见他倒在地里,人都已经凉了。推开石头一看,说血把地都浸红了,眼珠子都滚出来了,可吓人了。”

她说着,像是想起了那血腥的场面,打了个寒噤,缩拢了腿往齐声身边挤:“听说之前寻孩子的那对夫妻的女儿也是这么死的,真是飞来横祸,意外得叫人全无防备。”

唐安心有余悸:“哥,咱家没有靠山的地吧,你可千万小心点,可不能出事。”

“没、没有。”齐声看她吓得不轻,摸了下她的脑袋:“别想了,锅里烧、烧了水,去洗、洗洗,待会儿给、给你炸小、小鱼吃。”

唐安乖乖点头,她剥好齐声给她的两头蒜,起身拎着鱼篓子进去了。

但很快她又扭头回来,在兜里掏出张纸递给齐声:“对了,哥,这有封你的信,送信的半路给我的。”

信上并没署名,但会给齐声写信的,除了回了娘家的姚春娘也没有别人。

齐声伸手接过,手指一捏,发觉信封极厚,像是装了好些张纸。

他拆开信,正准备打开看看写了什么,又察觉到背后好像有什么东西,一回头,看见唐安没进门,正站在他身后低头好奇地看,大辫子都垂到了他头顶。

齐声望她一眼,侧身挡住,半点不给她瞧。

唐安见他跟老太太藏养老钱似的神神秘秘,狐疑地瞅着他,问道:“哥,谁给你写的?”

齐声不告诉她:“去洗、洗你的澡。”

唐安人虽小,心思却鬼精,她道:“是不是哪个姐姐给你写的?住得远吗?你在镇上认识的吗?”

她一口问了三个问题,齐声却一口答道:“不、不是。”

唐安知道他在搪塞自己,撇嘴道:“你看都没看就回我。”

齐声不理她,他道:“去洗、洗澡,不然等、等会儿天就黑、黑了,你不是怕、怕鬼吗?”

唐安今天被马平的事吓了一遭,听见这话立马想起了在夜里才会出没的那些妖魔鬼怪。

她打了个寒噤,提起篓子快步进门,可又不甘心地转身扒着门,冲着齐声的背影难过道:“你,唉,我还以为你喜欢春娘姐呢。”

她说罢,哀叹着进了厨房。

齐声眉头一皱,有些奇怪地回头看了唐安一眼。

像是在思索唐安是如何知道的。

第五十五章 欠债

姚春娘写给齐声的信是她亲手写的,用的信纸还是从家里床底翻出的旧书上撕下来的书页。

书页上本有的文字墨印已随时间变得浅淡,姚春娘落的黑墨粗笔大字迹便尤为清晰。

说是写,不如说她只会画,一个字比一个字长得壮实,旁逸斜出支着臂腿,撇捺扯到书页边才停。笔画尤为凌乱,像是被人追着赶着在写。

齐声看得很是费眼。

他数了数,信里足足装了十一张纸,正背面都写满了,却也没能写足三百字。

姚春娘写信想一出是一出,上一句还在说娘家的老黄狗记性好,认主,她走了这么久还念着她,她一回去就围着她打转。

下一句却又扯到她在梨水村和人打架的事似乎被家里知道了,她娘气得揍了她一顿。

写到兴处,姚春娘还提笔在角落里画了只咧着嘴笑的狗和一个可怜抽噎的小人。

齐声坐在门口,将信纸举起来迎光仔细看了看小人像,仿佛从那小人身上看见了姚春娘可怜巴巴地憋着嘴哭的样子。

他勾起唇角,将画着小人的那张纸迭起来装进了衣兜。

齐声继续往后读,却见后面的内容和之前的趣事完全不同。

插科打诨之后,姚春娘不紧不慢说起正事,她在信里提起了她在娘家的情况,之后又慎重地交代了齐声两件事。

第一:让他一定要保护好她的田地房子,千万不能让人进她家。

第二:如果她十天后还没回来,叫他去柳河村救她。

她着重将“地”和“房”两个字圈了起来,显然这事是她心中的重中之重,半点不能马虎。

齐声快速翻看着手里的信纸,一字一字读完后,脸上已是一片焦急。

他算了算姚春娘离家的时日,距今不多不少,已有八日,距时限还有足足两天。

齐声眉头紧锁,手里捏着信,抬头眺望着柳河村的方向。

半晌后,他沉默地将信妥帖收进信封,放回兜里,低下头继续择菜,好似什么也没发生。

第十日清晨,雾气蒙蒙,细雨如絮。

齐声没瞒唐英姚春娘的事,他一早准备好唐英的早午食,和她说了一声,便准备动身去柳河村。

唐英叮嘱了几句,叫他不要莽撞、万万不要与人动手。齐声听了,应得却是:“尽、尽量。”

他孤身一人,没请媒婆,也没找帮手,不知道要打算如何将姚春娘带回来。

赶巧,齐声取了斗笠还没出院,就见小路的细雾里钻出了两个男人。

一个微驼着背熟门熟路地走在前,另一个东张西望好奇地走在后。

齐声不认得后边那个,前边那个他却认得,正是姚二东。

两人手上没打伞,也没戴个挡雨的斗笠,显然是未下雨时出发赶的夜路,才能一早到了梨水村。

姚二东到了姚春娘的院门前,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指着眼前的房子同身后的男人道:“就这儿。”

身后的男人看着面前的房子,目光扫过挺阔的门檐,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房子虽不大,但门却修得高大,想来张家的田地也丰厚,能卖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