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难承君恩(129)

作者: 木里汀澜 阅读记录

萧听澜便一笑,楼台上扬旗一挥,底下那些操演的兵士立即站定了下来,齐刷刷朝此处看来。

那样一种军容整肃,教人不由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

萧听澜回眸:“如此,便让你试一试。”

第五十八章

男人大抵都有这样的时候。

某时某刻, 忽而就很想把平生最为得意的东西同某个女子展示展示。

苏怀月穿上了黑甲,戴上军盔被萧听澜送上他那匹黑马的时候还十分茫然。

紧接着但听整齐有素的脚步声环绕着她响起,她才略略反应过来几分。随后皇帝身边常跟着的那个侍卫黑燕, 打马跟在了她身后。

苏怀月这才十分确定,萧听澜当真是要她试一试吶!

萧听澜把她在马上安顿好以后,便要走出阵中。

苏怀月下意识拉住了他的胳膊:“陛下, 你去哪儿?”

萧听澜微微一笑, 剑眉一挑:“你安心便是, 有黑燕护着你。”

这么说着,他自己就另骑上了一匹马, 拿过了一杆长枪,朝她道:“你看好了!”

苏怀月还没反应过来,旗楼上已经有小卒打起来了旗语了, 与此同时,战鼓也敲响了起来。

她但见环绕着自己的步卒们开始跑动起来,战靴沉沉地踏在这尘沙飞扬的黄土地上, 掀起一阵又一阵的尘雾,宛如黄沙大漠里忽然刮起来风暴。

而苏怀月,此刻便处于这风暴的中间。

尽管在史书上也看到不少战场的描述, 但那都是言简意赅的几个字, 最后还是只能凭自己去想象战场上的情况。

而此时此刻, 那隆隆的战鼓仿佛九天降下惊雷, 震得她心底一腔热血也开始跟着沸腾起来。

即便此时只是在城郊牛崂山的大营, 于苏怀月而言, 也不啻于勉强算是亲临战场了。

苏怀月微微定下了神, 便见萧听澜一手负着长枪,打马猛往她如今所在冲了过来。其后跟着百来匹骑兵, 想来是要模仿靺鞨人。

长风呼啸,将萧听澜的头发吹得向后扬起。他凤眸间骤然而起一股她从未见过的肃杀之气,带着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那样的令人胆寒,可又那样的耀眼夺目。

“第一变,不周山!”

萧听澜一杆长枪直往苏怀月面上刺过来,尽管知道萧听澜不会伤到自己,苏怀月还是禁不住在那烈烈的风声中拉着马匹后退了一小步。

却听黑燕喊了句什么,这些步卒们随即发出震天的喊声,开始向前推进了起来。

打头阵的战士们举起来手中沉重的黑铁盾牌,“嗙嗙”拼成了一堵铁壁铜墙,便如激流中的一块巨石,任凭对面骑兵如何勇进,也只是纹丝不动。

“第二变,凤吐焰。”

萧听澜在喊这句话的时候,拉住了马兵并不靠近。

黑燕又喊了句什么,便见前方的黑盾倏而矮了下去,一列提着长矛的步卒们踏到了阵前。

瞬间尖利的呼啸差点鼓破苏怀月的耳膜,但见成千上万的长矛被投掷而出,在半空划出道道带着肃杀气的弧线,朝着萧听澜所在的位置投去。

吼声震天,军靴踏在地上,如山呼海啸。

座下的马匹似乎为这气势所激,也开始躁动不安起来,苏怀月尽管此刻知道这是演习,也禁不住一颗心紧张地砰砰直跳。

可隔着这些兵卒,隔着这些呼啸而起的长矛,她一眼又看到了萧听澜。

他长眉斜飞入鬓,凤眸寒厉如刀,神色间是一种睥睨天下的狂傲。

打马而立,一个人就更比千军万马。

她忽然就又想起来附着那封求婚书信而来的《满江红》。

“…金枪银戟驱敌寇,英雄豪气势如磐…”

“…饮马瀚海长河啸,封狼居胥壮志酬…”

那时萧听澜以破竹之势从幽州一路南下,就是这样的雄姿英发,慷慨激烈么?

战士们在呼喝声中不断变化自己的队形,萧听澜的长枪每每似乎指到了她的眉心,但很快就被方阵挡在了外面。

就这样到了后面几变的时候,苏怀月心中已经安定了下来,不再担心自己受伤,目光只情不自禁地追随着那个英姿勃发的身影。

“第六变,龙摆尾!”

这是步兵阵在遇到靺鞨骑兵迂回包围时而作出的反击阵式。

本来的前后锋转到侧面,两翼如同龙的尾巴一般像外时突时隐,拉出步弓。

数千箭雨如同万千流星扑面而下,苏怀月半仰着头,心中情不自禁发出惊叹。

箭雨停歇的那一瞬,便见萧听澜快马而来,身子轻旋而起,飘飘落在了她的身后。

她的后背猛就抵上了那灼热而坚硬的胸膛。

随后萧听澜手臂从她腰间横过,一手拉辔,喊了声:“驾!”

步卒们应声而开,让出一条道,黑马打了个响鼻,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

狂风扑在苏怀月的面上,极快的速度令苏怀月先生出几分胆怯之意,很快,又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刺激与快意。

她靠着萧听澜的身体,宛如靠着团团的热火,禁不住想,这是一个像火焰那样不可轻易靠近的男人,却也像火焰那样吸引着人不断去靠近。

黑马的奔速渐渐缓了下来,前方是一道绝壁,往前再没有路了。

萧听澜拉起来缰绳,黑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

两人下马后,萧听澜扬鞭一指:“你看。”

苏怀月顺着他所指看去,眼眸不由自主微张,情不自禁发出一声喟叹。

这是牛崂山地势最高的地方,也是整个上京城地势最高的地方。

从这儿往下望,但能一览整个上京的风光。大小坊市如同整齐排列的棋盘,其中宝马香车,人声鼎沸,好一副太平气象。

上一篇:闻春声 下一篇:我栖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