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承君恩(138)
每日晨鼓刚刚敲响就往这绿石书院跑,直到暮鼓敲起,还磨磨蹭蹭不肯回去。
学起东西来也比之前认真了不知多少倍。隔段时间就问他, 自己进益如何, 令他渐而也颇感压力。
而这“兴趣”产生的源头, 沈千意现在想起来,发自内心地深恨自己那天为什么要多那么一嘴。
那日他送张彤儿回去, 这皇帝的小表妹就像那天在他有芳池旁听见的那样,哭得是轰轰烈烈,半分也不遮掩。
扯着他的袖子只是嚎啕, 问他自己到底有哪里比不上苏怀月了。
他既觉得尴尬,也不免觉得这小姑娘哭得可怜。
只是安慰的话实在不知从何说起,他绞尽脑汁, 终于选了个不会伤害任何人的说辞,道是也许皇帝就喜欢这种腹有诗书的温婉女子呢。
张彤儿听闻此言,立即便想起来柳眉, 觉得自己的表哥似乎对柳眉也十分有耐心。
想到两人的相似之处, 登时是觉得沈千意此言十分有理。
想通了这一点, 张彤儿也不哭了。
立即便下定了决心, 非要学出个好歹来不可。
只是读书习文却不像踢蹴鞠那样有趣。
张彤儿性子本来也就活泼, 实在是很难成日里在书桌前坐着, 更没什么耐心去研读那些佶屈聱牙的文字。
故而学到如今, 她自己也实在清楚了自己并非是读书的材料。
心中郁结一口闷气,学又学不下去, 可万万又没法甘心,便拿着个水壶来折腾这些花花草草。
可没想到浇花也不受人的待见。
张彤儿听沈千意那一说,立即便瞪了沈千意一眼,咬着唇神色很是委屈又很是有些恼意。
又想起自己连日来这样起早贪黑的学习,也不见得就能有自己想要的回报,心中更是一阵又一阵的酸楚。
眼眸闪动,那便已然有了些星星点点的泪花。
沈千意见状,立即不敢再多说,放软了口气:“张娘子这段日子进益不小,假以时日,一定能学有所成。”
张彤儿垂着头道:“可我心里所求,并非是学有所成啊。”
沈千意默然。
他一个大男人,实在不知怎样在这样的问题上去宽慰一个小姑娘。
张彤儿静了会儿,忽而又自嘲地笑了一声:“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傻?”
沈千意连忙道:“怎么会呢。”
便见张彤儿闻言,抬头向他看过来,一副等他继续往下说的模样。
也许是这段日子以来的相处,两人也熟悉了不少。
此刻看着张彤儿十分落寞的神色,沈千意到底有些忍不住,斟酌了会儿道,“沈某只是有些不大明白,张娘子何以要如此改变自己的模样,去迁就旁人呢?”
张彤儿道:“那也是为了…”
未等她说完,这向来是脾气温和的男人却打断了她:“请张娘子听沈某说完。”
他指了指影壁下那一盆盆冬青,“这冬青是红的,再往前一段时间,那秋菊是金的。而在夏天,茉莉颜色洁白;春天,桃杏怒绽红粉。这些花儿坦坦然然地循着自己的颜色开放,从不会因为旁人的好恶而轻易改变,懂得欣赏的人自然会翻山越岭地去寻它。”
张彤儿渐渐也听出来沈千意的言外之意,不由慢慢垂下了眸子。
沈千意微微叹了口气,接着道:“沈某以为,每一朵花都是很好的,很美丽的,并无高低之分。每一朵花,都会遇到懂得欣赏自己的人,并不需为了迎合旁人的眼光,而去改变自己的面貌。”
张彤儿咬着唇,仍旧没有做声。
话说到这个地步,沈千意也不知自己还能再说些什么了。
两人都不再开口,气氛一时便十分尴尬。
好在这个时候门外忽进来一个人,正是苏怀月,打破了这沉闷的气氛。
沈千意像找着了救星似的,连忙招呼了声:“苏娘子。”
苏怀月微笑应了,同沈千意说明自己来意。
沈千意自然是早就从宋白砚那儿听说了此事,唤了小吏来接她的东西。
苏怀月一一吩咐妥当了,这时便朝张彤儿看过去。
张彤儿仍旧是那样不冷不淡的模样,朝她微微一点头,转身就进去了。
照理来说,这件事同沈千意没有一点关系。但此刻不知为何,他倒觉得十分尴尬,忍不住替张彤儿辩解了一句:“张小娘子近日醉心于读书,这会儿是要回去温书呢。”
苏怀月笑了笑。
两人接着说了些闲话,也就各做各的事情去了。
等苏怀月将自己的笔墨纸砚在书房里铺陈好,她的老师忙完府衙的事,也赶着到这绿石书院来了。
师生二人大约也有小半个月未见,这会儿重逢宋白砚只是十分欣喜。
眉眼含笑,将苏怀月细细打量。
“好像在宫里吃胖了些?”
苏怀月佯怒道:“才没有!先生你看错了!”
宋白砚笑起来:“好好好,是先生看错了。”
说笑间自然而然又谈到写文章这件事情来。
虽说苏怀月这段时间进益确实不小,但自然还到不了尽善尽美的地步。
故而师生二人很快便一人拿起一支笔,就在几案前对坐讨论起来。
外头细雪不停,桌案上青瓷瓶里插了枝梅花,暗香盈袖。
宋白砚微微抬眸,便见得苏怀月低着头记笔记的模样。
下巴尖一点,白得比外头那雪还耀眼。红唇如朱,微抿,便如飘落在这几案上的红梅瓣。
四周只是静谧无声,唯有指翻书页的动响。
这么一瞬间,宋白砚情不自禁生出个念头,要是将来千万个日日夜夜,都是眼前这样的日子,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