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栖春山(210)

作者: 孤荷 阅读记录

沈春芜接过帕子捂了捂脸,想上马车,忽然感受到一道沉默的注视。

一种陌生的熟悉感,骤然间袭上心头,沈春芜蓦然回首,奈何她失明,根本看不到任何。

但这一份熟悉感仍在。

记忆之中,能给她这样强烈的压迫感和熟稔的人,有且只有一个人,

“奔月,你没有看到什么人?”沈春芜凝声道。

奔月举目四望,道:“四遭无人,夫人可是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既然奔月都说没有注意到,那大概是她的错觉。

也是,舅父人间蒸发已经快一年了,纵使她私底下多番遣人打探消息,最终也是杳无音讯。

舅父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奉京城内?

-

夜里,诏狱突然走水,监察院忙于救火,虽然不至于损失惨重,但到底还是烧死了几个犯人,其中囊过裴家大小姐裴照月。

裴府男丁发配边疆,女眷一律充入掖庭为奴,裴家式微,形同强弩之末,自然极少人会关注裴照月的死。

一周后,沈冬昀从兵部主事调任到西北宿州,官拜防御使,外调任期至少三年,若无圣诏,他就会在宿* 州当差三年活着更久,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回京了。

次日,沈冬昀即刻启程前往宿州,素来不带傔从书童的他,这一回身边跟了一个绾着双髻的侍婢。

是裴照月装扮的,为了掩人耳目,面容搽了一层薄薄的炭灰,将肤色压得很暗。

巡检司查看了一番她的度牒和文书,并无异样,很快放行。

离开奉京城前,沈冬昀搴开马车的车帘,朝身后看了一眼,并没有看到挂有襄平王府徽识的马车,面容上原是浮现有一丝希冀之色,此刻也黯淡了下来。

裴照月懂得察言观色,朝着一处转角的寻常马车望了一眼,从出城前,到出城后,这辆马车一直都在。

裴照月本来想提醒一下沈冬昀,但转念一想,到嘴边的话,终究还是咽了回去。

比及马车消失在京郊的官道尽头,普通马车的帘子,适才卷了上去。

刀九从某个阴影里行了出来,禀告道:“夫人,沈少爷一路皆有漠北铁骑的精锐护送,三日后就能抵达宿州下辖。”

沈春芜点了点螓首,薄唇轻抿成一条细线。

盛轼早已打点好一切,沈冬昀能够安全赴任宿州防御使,今后会是什么造化,全靠他自个儿。

沈春芜以为自己会心生不舍,但实质上,她没有。

反而卸下了一桩重担,整个人大舒一口气。

冬昀性子软弱,狠不起来,若是把复仇的遗愿强加在他身上,只会害了他一生,如今他离开了,不在她布局之中,不失为一桩幸事。

张妈妈也跟着沈冬昀离开。

昨夜,张妈妈跑到韶光院里,忽然下跪流泪道歉,说沈冬昀之所以对沈春芜抱有那么大成见,其实有她在暗中教唆与煽风点火的缘由。

沈冬昀是沈家独子,是要为沈家传宗接代的,若在复仇的路上丢了性命,那张妈妈就愧对九泉之下的沈循夫妇。

所以,她在沈冬昀面前没少嘴碎,刻意将沈春芜描摹着一个“控制欲极强的长姊”形象,故意挑拨姐弟关系。

张妈妈心中愧怍不已,完全没料到事情居然会闹得那么大。她的目的,是想让沈冬昀能够像个寻常男人,可以成家立业,但这一把火煽得有些猛烈了,直接烧毁了姐弟之间十八年来的情谊。

沈春芜:“我知道。”

张妈妈匪夷所思:“王妃知道?”

张妈妈是一个存在感很低的下人,平时侍候在沈冬昀身旁,不曾掀起过风浪,老老实实做事。

沈冬昀有自己的心思,张妈妈自然也有,沈春芜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每个人做事的时候,一般都会从利己的角度出发,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她自己也会。

如今,她的义务也尽到了。

路途上,环莺有一事不解:“裴姑娘分明不喜欢沈少爷,为何要嫁给他?我还以为她会和闵元县主一样,抵死反抗。”

沈春芜摇摇首:“她们完全不一样。”

裴照月和宋明潇表面上有共性,因出身高贵,皆是心高气傲之人,但面对喜欢的人,她们各自的表现都不同。

宋明潇热衷于穷追不舍,要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她喜欢谁,哪怕对方不喜欢自己,她不在乎,自己喜欢对方就足够了。

但裴照月截然相反,对方如果不喜欢她,她绝对不会表现出一分一毫。

她宁愿别人来爱她,纵使这个爱她的人,她并不那么喜欢。

抵今为止,知晓裴照月倾慕席豫的人,寥寥无几,只有宋明潇和沈春芜知晓。

昨夜,除了张妈妈,裴照月也主动找过她。

两人是在一座画舫里见的面,有丝竹管弦之乐作为陪衬,也有葡萄美酒小酌娱情,裴照月主动给沈春芜斟酒,沈春芜没动。

“是怕我下毒?”裴照月笑了,自顾自的先小酌一杯。

“我擅长解毒,又怎会怕你下毒?”沈春芜轻然一哂,她心境发生了变化,不太喜欢喝酒。

“既然擅长解毒,怎么连失明的毛病,都还治不好?”

“今夜约我来此,不应该只为了挖苦我罢?”

裴照月唇畔的笑意渐渐消失,她给自己斟入很多酒,酒过一巡后,缓声道:“近日林德清一直都很低调,慈宁宫也不兴风作浪,你猜是为什么?”

说起来,沈春芜的确很久没有听到林德清的风声。

仲太后那边也没动静。

一切皆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看似安宁无澜的水面,底下实则暗潮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