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栖春山(215)
变故就发生在一息之间,所有人都慌得手忙脚乱。
林德清仍旧很平静,一记手刀劈在小女娘的后颈,一举把她打昏了去。
之后,他吩咐嬷嬷把小女娘推回屋子里,用铁链铐住她的手脚,严禁她做出任何僭越的行为。
照拂小女娘的曹嬷嬷叹了一口气,将小女娘推回了屋子里。
捋开小女娘的袖子,手腕上的勒伤伤痕,委实是触目惊心。
这些都是小女娘发病之时,拼命挣扎所致,四年了,小女娘一直生活在这座宅子里,若非有药物吊着这一条命,四年前那一场瘟疫,小女娘就该死了。
有时候,曹嬷嬷看着都觉得,活着是一种罪,还不如干脆解脱。
但林德清执意要让女儿活着。
女儿是他唯一的寄托。
-
林德清离开小宅子,没有率先离开,行到了巷口,说:“还打算藏到什么时候?”
——“戚大将军。”
戚巍一个连纵带跳,落在了林德清身后三丈开外的位置。
戚巍有话直说:“你想让我外甥女,给你的女儿治病?”
他一字一顿:“门都没有!”
林德清似乎是听到一桩笑闻,道:“你以为害死沈家的,当真是我?”
【作者有话说】
QVQ
69 【第六十九章】
◎“有恃无恐地亲他”◎
那一夜, 裴照月告诉沈春芜的真相是,林德清有一个女儿,名曰林熹, 字琳琅。
琳琅是四年前的瘟疫活下来的病患。
琳琅的病症, 与寻常的病患不一样,这一种病彷如吸血虫, 拼命吸食她的生命和精力,哪怕是只有十四十五岁的人,看起来就是一副垂垂老矣的容相。
林德清爱女如命,求遍名医,踏破鞋履, 名医们所给的药方虽有一定效用, 但终究治标不治本,只是适当减缓琳琅衰老的速度,让本该在四年前就死去的身体,硬是茍延残喘地活了四年。
琳琅逐渐变得厌世, 自怨自弃,且患有躁郁症, 发起病来如癫痫一般,怒掐自己的脖子,若无旁人阻拦,她会掐到自己口吐白沫为止。
琳琅不能经常晒太阳,太阳照落下来她会难受得四肢痉挛, 衰老的速度会加快,因此, 她常年生活在小黑屋里, 不论门和窗都关得严严实实, 屋中没有任何镜鉴类的物什,林德清怕琳琅看到自己的真实模样,会发疯。
此些消息,都出自裴照月之口,沈春芜第一次听的时候,简直是匪夷所思,不愿相信。
她听过他诸多轶事,这些都不曾说过他有女儿。
沈春芜问裴照月如何知晓此事。
裴照月道:“林德清曾经请沈循去救琳琅,沈循写下过琳琅的诊案,但没有施手救她。父亲当时在尚书省当差,负责管理太医署的医案和出诊记录,所以,他看到了沈循的诊案。”
后面沈循是什么结局,裴照月没有往下说。
但沈春芜是知道沈循结局的人,沈循被林德清构陷通敌叛国,赐了死罪!
裴照月* 所述的话,沈春芜并未全信,她情愿相信林德清真的有亲女儿,也不相信沈循会不管琳琅的死活。
父亲虽然严峻,但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如何可能不救琳琅?
将林德清杀害沈循的缘由,一律归咎为沈循不救琳琅,未免太过于主观臆断。
沈循生前将证据藏在沈春芜小时候画过的《晓雪山行图》中,画轴收藏在杨渡的府邸。沈春芜此前查过原画,画后面藏着沈循的遗言,沈循说,是林德清亲手策划了这一场瘟疫,在四年前的这场谋局里,他借了西夏人的毒,将全京城百姓的性命,都当做为太子功德簿上填上一桩政绩的筹码。
沈循将证据都藏了起来,藏在了只有沈春芜知道的地方。
沈春芜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扳倒林德清。
在如今的光景之中,林德清为救女儿琳琅,一定会另寻办法。
裴照月其实也暗示过,林德清请来不少名医,但绝大部分治不好的名医都被他毒杀了,他下一个目标,会落到沈春芜头上。
沈春芜深晓,时机终于到了。
在此之前,她央求盛轼,让自己去一趟皇城司,她要见顾绾。
顾绾捅裂顾辞的喉管,害他后半生都成为了哑巴,顾家家主恨极她,斥她是忘恩负义的毒妇,必定也会吩咐皇城司,将她往死里审讯。
其实顾绾自己也没打算离开皇城司,纵使出去后,也是无地可栖,她与顾家走到了决裂的地步,顾家不可能再收留她。
顾家用尽的弃子,他们不要,但沈春芜要。
“可是饿了?这是给你带的羊肉烫饼和胡辣汤,快趁热吃。”
顾绾坐在审讯桌案后,盯着热气腾腾的食物,艰涩地咽了咽一口唾沫,但没有动手,狐疑道:“你怎么知晓我爱吃这些?”
连顾家都不知道。
顾家饮食以清淡少盐为主,而顾绾嗜好重油重盐,以前夜里饿了,偷偷唤青笛去市肆里买羊肉包子和胡辣汤吃。
沈春芜徐徐道:“你是苏北扬州人,扬州是盐商麇集之地,也是港口码头数量最多的地方,很多商人来自蒙古,以贩羊和贩盐为生,当地人都喜欢吃羊肉、喝辣汤,倒也不称奇。”
大楚的主要食用肉是猪肉,这在很多府州都是通行的,但扬州那边则爱吃羊肉,虽说羊肉膻味浓重,但扬州人吃法各异,通常是做成羊肉灌汤饼或者灌汤包,用清甜的素汤剔除膻味,让羊肉的肉质臻至纯粹饱满。
顾绾真的是饿了很多天,撒开了肚腹吃东西,也不顾及吃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