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栖春山(335)

作者: 孤荷 阅读记录

他眸色沉黯如水,堪堪避过这些冷箭,一阵连纵带跳,避开机锋,落在远处。

“殿下,可要紧?”席豫赶忙拿出随身携带的金疮药,速速递给盛轼。

只有两人落在远处,这些冷箭才不会射中他们。

盛轼拔出冷箭开始止血,他的神态有一些涣散,眼眸一直死死盯着那一座冰棺。

席豫瞅出了一丝端倪:“殿下,那冰棺里的女子——”

“没错,是我的母妃。”

空气有一瞬的沉寂。

席豫倒吸了一口寒气,不可置信地盯着不远处的冰棺。

太子的母妃,死去了近七年的梅妃,为何会出现在老藩王的湖心居之中?

这成了一团隐晦的谜,委实不敢让人往深处去猜测。

盛轼心中已然是一片千仞狂澜,母亲死后,安葬在故里,她的尸首如何会出现在老藩王的冰棺里?

一系列未解的谜团陆陆续续涌上了心头。

思绪剪不断,理还乱。

盛轼若想要靠近冰棺,只能先卸掉周遭的冷箭。

他细致地观察了一遭,然后贴着石垒的墙壁,一步一步挪过去,触着某处机关。

盛轼朝着对边的墙上望过去,发现也有一处一模一样的机关。

他遂是朝席豫使了个眼色。

席豫悟过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掠身到了另外一头,触碰到了与盛轼那头一模一样的机关。

两人同时摁了下去,只闻轻微一阵窸窣声,好像是什么庞然巨大的机关就此卸下,余响不绝。

盛轼走到了冰棺前,这时候再无冷箭射出。

他这才有时间去端详卧躺在冰棺之中的女子。

因是长久地被冰封,她依旧保留着年轻时的模样,不曾老去。

五官健康剔透,虽白了些,但气色是很好的,丝毫没有中毒过的痕迹。

盛轼明晰地记得,盛清嘉是被赐死的,食用的是鸩酒,他是亲眼看着她断气的,然后她的尸首就被抬走了。

他亲自去寻楚帝要了恩典,让盛清嘉葬在了她的故乡。

可是,为何盛清嘉的尸首会出现在老藩王的府邸里?

莫非当年将尸首送回故里时,有人中途劫了走?

兹事体大,但盛轼竟然一点都不知情。

楚帝根本没有给他泄露过半丝半毫的风声!

盛轼扶着冰棺的手,剧烈地收紧,手背和手腕等处青筋狰突,苍蓝色青筋逐根延伸入大袖深处,隐没不见。

盛轼长久地注视着盛清嘉,怎么说呢,他对这位母亲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用一个简简单单的恨字,如何能概括得清楚?

忍不住伸出手,抚探盛清嘉的脉搏。

鬼使神差地,他甚至能够感受到盛清嘉的脉搏在隐微的跃动。

他有一种盛清嘉还活着的错觉。

仿佛是,她没有被赐死,她侥幸活了下来,只是常年冷冻在冰棺之中,暂停了生命活动而已。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盛轼并不清楚。

他心中只装着一件事,他要将盛清嘉带出去。

盛轼将盛清嘉从冰棺之中背了起来。

母亲的身躯极其冰冷,不曾有任何烟火气,可盛轼心中却是生出了一丝祈盼。

万一盛清嘉能活呢?

两人正要出去,这时候,席豫忽然发现出了一丝端倪,他听到了诸多细小东西爬动的声响。

便是凝声道:“殿下,有不好的动静。”

其实盛轼也早就注意到了。

他循声望去,在来时路上,不知何时,竟然出现了一大片黑色的影子。

定睛细望而去,这些黑色影子,都是由无数虿虫构成的,这一个场景完全是让人颤栗震悚。

这些虿虫都是食人啖肉的,若是他们悉数吞没,定无生还之机!

盛轼薄唇上噙起了一抹淡淡的嘲讽:“想来那个老匹夫是发现咱们了。”

-

老藩王循照老臣的吩咐,将虿池里的万千虿虫悉数引流至密室之中,并彻底封闭了密室大门。

接下来,就安安静静地谛听密室里的动静了。

起初,能够明晰地听到密密匝匝的咬啮声,这些声音听在老藩王的耳屏之中,就颇为毛骨悚然,老藩王自个儿听着都弥足害怕,但他同时又亢奋起来,这些声音愈是瘆人,就说明被虿虫啮咬的人越发痛苦。

老藩王充满褶皱的脸上,洋溢着奸邪的笑意,他本来想着听到两个歹人痛苦的声音,但密室之中除了虿虫蠕动攀爬的声音,就别无其他。

老藩王颇为疑惑,既然虿虫都爬到里面去了,太子派遣而来的两个人如何可能不受到殃及?

老藩王看向老臣,对方是负责出主意的,自然要负责答疑解惑。

老臣亦是匪夷所思,只能给这种没有人声的情况作出最合理的解释:“或许那两个贼人逃到了最里头,这些虿虫爬到了里头,正在‘食用’两人呢。”

老藩王道:“但也别弄死了,本王需要从他们口中逃出太子的底细。”

“老臣知晓、知晓,再过一刻钟,就将虿池引回去。”老臣俯首称是。

老臣的预料算是比较准确的,一刻钟过去,密室里头的声音,悉数消散了去。

想来里面的两人是被折磨得够呛的。

老藩王迫不及待想要看到两个人奄奄一息的样子,忙不迭吩咐老臣去打开密室。

老臣吩咐暗卫解开拷在密室外边的锁。及至“哐当”一声锁落,密室的门双双打了开去。

老藩王看到里头漆黑一片,看不到丝毫的火光,到底也是有些畏葸不前,遂命老臣拿着油毡布包裹着的火把,让他先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