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栖春山(339)

作者: 孤荷 阅读记录

沈春芜没有正面回答:“你的母妃也是我的母妃,但凡她存有一丝生机,我都会拼尽全力救治她。”

“别回避我的问题,你如今是什么感受?”盛轼眸色深沉如一片深渊,嗓音也喑哑了几度。

沈春芜大脑有一瞬的迷惘,什么感受?

询问她的感受,能改变的了什么吗?

对于婆媳关系,她是比较迟钝的,因为她深知自己会在婆媳关系抵达之前,迅速离开。

沈春芜沉思了一会儿,道:“你希望我有什么感受?愤怒?吃醋?不悦?怨怼?”

顿了顿,沈春芜又道:“若我有这些情绪的话,自然会影响到你的计划,突生变数对你极其不利,不是吗?”

盛轼无言以对。

沈春芜这一番发言,清醒而又理智,字字句句都在为盛轼着想,但他总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对劲。

至于是哪些地方不太对劲,他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他的预想之中,沈春芜不该这么平静的,她至少有真实的情绪,可她连最基本的惊讶都没有。

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实在是不应该。

两人在昏晦的光影之中对视,掩藏着彼此最深的心事。短兵相接之间,盛轼蓦觉自己并没有如寻常那般游刃有余,说句实在话,他有些看不明白沈春芜了。

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横亘在前面,他也没有继续与沈春芜深究这个问题了。

沈春芜重新点燃了烛火,黑暗一下子退潮,偌大的内室恢复光亮。

沈春芜下意识朝着暖榻上的盛清嘉望去,不知是不是出于自己的错觉,感觉盛清嘉面容上似乎更有血色了,就连面部表情也不一样了。

不过,至于面部表情是哪里不同,她却道不出个所以然来。

她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盛轼,当然,她这样做,多少也是为了转移话题,转移盛轼的注意力。

盛轼闻罢,眉心一挑,朝着暖榻上的人儿望去。

盛轼的嗓音听不出一丝一毫的情绪:“或许母妃是将要醒了。”

临走前,他吩咐奔月留在此处。

奔月道:“能不能也让刀九留下?”

盛轼似笑非笑:“你怕?”

奔月略有隐忧:“万一老藩王来夺人呢?”

盛轼淡声:“老藩王已经死了。”

此话一出,沈春芜吃了一惊。老藩王就是楚帝的长兄,盛轼的皇叔,他能毫不留情的杀了对方,想来是早有准备的。

不过,这件事对于沈春芜而言,其实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因为,魏红缨不必再嫁人了,她不用往火坑里跳了,盛轼杀死了桃花煞,她替好友高兴。

最后,刀九到底是留了下来。

-

转眼间,就到了要赴宴的时候。

月明星稀,乌鹊难飞,赵府一片喧嚣热闹,间或伴随着丝竹管弦之声。中庭分有男席与女席,两方隔着垂帘分坐,盛轼去了男席,沈春芜去了女席。

赵玉琪的视线一直没能从盛轼身上离开过,打从在街衢上见着他买糖人之后,她对他可谓一见钟情,一眼万年。后来,父亲告诉她,对方是太子,赵玉琪对盛轼的“痴恋”,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只是,她心中有些顾忌,不敢让父亲去向太子说明自己的感情,因为太子已经有了太子妃,再加上太子的气场过于强大清冷,她如今连直视他都不敢,唯恐直视天威惹了圣怒。

但赵玉琪对自己的美貌颇有自信的,她是名满金陵的才女,生得姝美贞婉,且颇有才学,追求者众,赵府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踏破了。她觉得自己就该被太子相中的,谋个良娣或者侧妃的位置都不为过。

等哪天,她踹掉了太子妃上位,也并非没有可能……

赵玉琪忘我地筹谋着美好的未来,但很快,身旁的侍婢低声提醒她,说是太子妃来了。

赵玉琪思绪被截了断,有些不悦,刚欲低斥侍婢几句,但当她视线往门帘处望去时,只一眼,她整个人都呆住了,周遭也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赵玉琪的交际圈都是整个金陵的贵女,所以,这一回夜宴上,她请了所有能请的人。

金陵人都排外,几乎有一种本土优越感,赵玉琪都准备联合所有的姐妹们一起排斥太子妃,好让她颜面无存。

赵玉琪没真正见过太子妃长什么样,初次打照面的时候,太子妃戴着一张傩戏面具,傩戏面具是一种中式恐怖,面容狰狞,露着青森獠牙。于是乎,赵玉琪想当然地将太子妃想象成一位丑无盐。

但事实证明,她大错特错了。

太子携太子妃而来,太子的容相先不论,但太子妃的容相,完全是惊艳了众人

两弯柳叶吊梢眉,姝而不媚;一双翦水眸瞳,顾盼生辉;一只悬胆琼鼻,优越立体;檀唇似勾微勾,一行一止彰显瑰丽大气。一袭素白披纱齐胸襦裙,外罩雪绒鹤纹长氅,皎皎如出水芙蓉,举手投足间,夺魂摄魄,整个人儿,仿佛从水墨山水画之中行出来的,天然去雕饰。

她的美是流动的,眼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笑容亦是。

生活在皇室之中的女人,与金陵的女人注定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前者是在万千枯骨里长大,后者则在胭脂水粉里泡大的,枯骨养不出淑女,胭脂也养不出烈女。相较之下,二者高下立见。

其实也没什么可比较的,因为各自生养的环境不同,人的气质也会不同。

今时今刻,众人觉得膝盖骨有些发软,忍不住朝沈春芜下跪称礼。

沈春芜免了众女的礼,她在寻魏红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