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栖春山(65)

作者: 孤荷 阅读记录

他的字是闻舟,赐他字的人,又是赋予他什么意义呢?

“王妃可是在想王爷?”

魏红缨一番话,将沈春芜的思绪曳回了现实。

她怔了下,下意识否认:“没有。”

“还没有,王妃脸都红啦。”

沈春芜面颊微烫,又听魏红缨道:“襄平王送王妃一头鬃犬,作引路之用,全奉京城都知道了,当时大家都传疯了,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不敢相信是真的,今次得见,果然不同凡响。”

“王妃和王爷的感情,肯定很好。”

好个鬼。沈春芜心道。

盛轼这厮捉弄她,吓唬她,她恨不得离他越远越好。

但无可否认地是,刚刚听极“王爷”两个字时,她心漏跳了一拍。

也不知道,他如今在蓬州,怎么样了。

-

抵达普陀山山庄,夜色正浓,历经一整日的舟车劳顿,仲太后精神头并不太好,犯了头疾,入翠寒堂歇息,免了众人夜间问安的礼数。

翠寒堂处于最中轴位置,以东是宣德行宫,由皇后与后宫一同栖住。以西则是回字形的三层围龙行宫,给五品及五品以上的贵女女眷们栖住。

沈春芜拾掇好停当之后,用过晚膳,去了庄外在走走,消消食。

本来,她想要带着狗不理出去的,但思及白昼带着它在众人面前亮相过一回了,太高调也不好,这一回散步就没有带着它,只带了奔月。

她离开行宫时,赶巧被闵元县主一行人见着了。

沈春芜不知道地是,裴照月已经跑到闵元县主面前哭诉了一番,自然少不了一番添油加醋,将沈春芜形容成一个趾高气昂、目中无人之徒。

这无疑更让宋明潇对沈春芜多了一重恨。

有鬃犬在,她们就近不了沈春芜的身,一些计谋就无从下手。

宋明潇从袖袂之中摸出一包药,看着沈春芜离开后,低声吩咐近前人,如此这般如此那般,道:“可明白?”

被吩咐的人,恰好是顾绾。

顾绾听到了计谋后,脸色微白。

宋明潇道:“沈春芜曾经放狗去撕咬你的表兄,让他在早朝出丑,这一口恶气,难道你能忍着?”

顾绾现在才明白,为何当初送来顾府的邀贴上,会特意写上她。

闵元县主想借刀杀人

顾绾心中也有对沈春芜的憎恶,这时,宋明潇继续道:“若事情办成了,我会在皇祖母面前为你的顾郎美言几句,让他官复原职,如何?”

顾绾彻底心动了。

她拿着药,朝着沈春芜的客屋行了过去。

-

行宫之外有一片柳林,夜风吹过的时候,柳声阵阵,沈春芜在林中漫步了好一会儿,忽听奔月嘟囔道:“夫人,其实我也同魏姑娘一般,可对镜贴花黄,也可铁甲披寒光,为何你就不夸夸我?”

沈春芜失笑:“你可有对镜贴花黄过?”

奔月拼命点头:“自然是有的!畴昔漠北,有一回是元夕夜,按旧例人人都要添妆,殿下赏赐了一堆胭脂水粉给我们,我就在面上贴花黄,还搽了胭脂呢,那可是我人生之中第一次化妆,我第一个给刀九看效果,你猜这厮是啥反应?”

沈春芜好奇:“他说什么?”

“他看了我许久,露出一副吞了苍蝇的表情,回了我仨字,说‘不合适’。”

提及这一桩几年前的旧事,奔月仍是很生气:“不合适,不就是不好看的意思吗!”

“刀九太可恶了!”

沈春芜不是当事人,不太好做评判,沉默了片刻,道:“上一回王爷罚你抄写心静经,听雪姨说,有一大半是刀九帮你抄写的,不知确有此事?”

奔月俨如被踩着尾巴的猫,蔫头耷脑的:“……这样想来,他也不算太坏。”

不知是不是心虚,奔月很快绕过了这个话题,扳着指头道:“还有两个月就是元夕* 夜了,到时候我来帮夫人画妆,好不好?”

沈春芜心下踟蹰,正想着要如何应对。

“阿芜。”

殊不知,身后传了顾辞的声音。

没想到这次太后寿宴,他竟是也来了。

顾辞:“我有话对你说。”

【作者有话说】

明天周四,后天更啦~QVQ

28   【第二十八章】

◎“想念她”◎

太久没未与顾辞打过交道, 沈春芜已经忘记他长什么样了。

上一次碰到,还是在京城凌烟阁。上一次听到他的消息,还是从杨渡的口中, 说他便被贬谪到了国子监当监丞。

不论顾辞落入什么样的境遇, 目下都与她毫无关系了,这并不意味着她彻底释怀与原谅, 只是觉得,算了吧。

顾辞长久地注视着沈春芜,自上次一别,他心里多了百般灼心的滋味,茶不思饭不想, 脑海里只有她, 她的身影频繁地在他脑海之中萦绕不去。

人的性子就是这般贱,只有到失去了以后,才会懂得失去的东西有多么珍贵,意识到这一点后, 才会深深忏悔,去不顾一切地挽回, 替曾经有眼无珠的自己的赎罪。

顾辞就是这般心境,看到沈春芜没有牵着狗不理出来,松了一口气,朝她阔步迈进,在她面前站定:“春芜, 我们谈谈罢。”

谈?

他们之间有什么可谈的?

谈来谈去,无非对过往的争执与拉扯, 毫无意义。

沈春芜心中冷哂, 薄唇噙着一抹淡笑:“顾公子, 此处是避暑山庄,若是让有心人瞧着,指不定要怎么编排呢。”

顾辞没听出她话中的拒绝,只当她是在替他的官声着想了,心上不由暖了几分,也就不跟她在此处耗着了,语气温和:“不远处是柳林小筑,里面有一处花棚,人迹罕至,四遭空旷无人,是个叙话的好地方,我们去那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