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何故谋反(21)

作者: 黄色橡皮鱼 阅读记录

“快回去罢。”

童子话音刚落,他就发现自己又回到了祭台上,看见周围文武百官和董玦气氛紧张,形势微妙。

自己则由两个大臣搀扶着。

董玦道:“自古以来,天下便是有德者居之,今紫微台祭祀,虞时病弱,可知上天不认此天子也,孤欲废而新立,公等之意如何?”

诸大臣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却无人敢站出来反对。

“大胆!汝是何人,胆敢在此妄议废立之事?”

视之,乃白韵之也。他抽出腰间佩剑,环顾一圈,从者数人。

虞时体力慢慢恢复,缓缓站直了,轻轻一笑:“董大将军,此言差矣。朕方才乃是受紫微大帝之邀,上遨游银河,俯察天地之机也。”

这回董玦脸上出现了京愕之色。

虞时暗自松了口气,看来这个舅舅的安排不过是些邪术逼自己魂魄离体罢了。应该不会再有新的花样。

虞时看看日影,嗯,是时候了。

便当着百官祭祀紫微大帝。

天上的紫微星和往常一样,照射出一道光,从银河撒落人间,意味着苍天听到了祷告,今年也会继续保佑人间。

城中百姓今年没有按时看到这道光,已经骚乱不已。

有的说当今天子是个短命鬼,有的说是个痴儿……但是光落下的瞬间,什么质疑声都没有了,大家垂下头,静默地接受上天的庇护。

再也无人质疑天子的正当性。

大礼已成,虞时见董玦脸色煞白,等众人皆退,独独留他在身边,笑曰:“公有所不知,虞氏有一传国宝鉴,可以上连紫微星,非朕贤德,实乃此宝鉴也。”

虞时连连咳嗽几声,装作头晕站不稳的样子,抓着董玦的手腕,叹道:“方才朕已窥探天机,朕实余有三个春秋,并无子嗣,只可将祖宗基业,托付于公。”

董玦道:“陛下何不求仙问药……”

虞时打断他:“公方才所言非虚,朕体弱多病,实不能担此重任,欲将宝鉴传与公,公之意如何?”

董玦两眼放光,叩首道:“臣为天下社稷,万死不辞。”

虞时在心中冷笑几声,面上却仍是人畜无害的笑容:“有劳舅舅了。”

他亲昵地挽着董玦的手:“自幼舅舅便比父皇还要疼我。那宝鉴就在山后之山谷,内有一道地宫,此事乃是绝密,除虞氏,旁人断然不知的。”

“事不宜迟,舅舅这便同我去山后。”

董玦忙答应了,就要随虞时一道前去。

虞时心中大喜,双手微微颤抖起来,好在他可以自己病弱身体不适为掩护。

不知董玦性命如何,欲知后事,请看下回分解。

日月并行烽火起祭出将士求雨来

虞时就要带着董玦去山后谷,两人走了几步,日影移动,董玦忽然停住脚步,抬头看着天空中央的血红色。

虞时眼皮一颤,问:“舅舅这是何故?”

董玦将目光落在他的脸上,端详许久,说:“此事不急,陛下脸色煞白,想必已难以支撑,先回去休息罢,此事不急。”说完,他笑了笑,抬手,拨开白玉珠帘,拭去虞时额头的冷汗。

虞时登时如晴天霹雳,眼皮颤了颤,但他很快镇静下来,嘴唇微张,以身体不适掩饰过方才的慌张,挤出一个笑容,点头应道:“也好,舅舅到底还是心疼我的,这就先回安乐宫罢。”

董玦随他走几步,又说:“恐夜长梦多,不如陛下将地宫位置告诉我,我自己去便是。”

虞时心中大喜,按照先前的计划,他打算以身入局,亲自领着他入谷,然后埋藏在两侧的诸侯军冲下来将他砍死,如果自己不用进去,那他还可以直接火攻,现在是季夏,成功率更高。

可是告知了董玦地点,又怎知他何时入谷?

虞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舅舅不必心急,此地宫隐秘,其随日月而开启,恐舅舅不得其时。”

“你且说来。”

虞时激动得双手颤抖,赶紧咳嗽几声,扶着董玦大喘几口气,不那么紧张了,才缓缓说道:“日出月满则开。”

“日月安得并行于天?”

虞时抬头,指着黄昏的天边悬着的白月:“正是此时,阴阳交错之时。难得有此天象,不过舅舅也不必着急,数月之后也会有。”

他暗暗观察董玦的表情时,瞳孔也在微微颤抖。

“既然如此,让宫人送陛下回宫可否?”

虞时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恨不得大喊我愿意,但脸上仍然是那股挥之不去的哀愁,咳嗽几声:“好,那地宫在山谷之后,需手持罗盘,使子线对准明月,午线对准夕阳,记下两处,以线连之,分割七七四十九份,寻乾宫之位,焚烧巽宫之木以告慰先祖,此门方开。”

这些都是他现编的。

董玦一一记下,他到底谨慎,又去找花巳,还带了数百精兵,嘱咐董瑛,若一个时辰没有出谷,便领兵前来相助,交代完了,这才进入山谷。

虞时便提前到了山谷两侧,白韵之见他来了,失落无比:“陛下?莫非董玦不中计?此贼如此多疑!”

虞时三言两语向他解释了,忙命人准备干草,只等谷内起烽烟,便射火箭。

白韵之不由得刮目相看:“陛下原是被多病耽误了,不想如此足智多谋。”

众人屏息埋伏,远远看见一队人马进入谷中。

“快!典将军引一只兵马将谷口封了!陈将军命弓弩手备好火箭,王将军可领骑兵冲杀!”虞时谕令传出,三军皆有条不紊进行准备。

只见谷内先飘出一缕白烟,山上便闻一人声如洪钟,大喊道:“为国除贼——!

上一篇:等一场雪落 下一篇: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