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何故谋反(33)
花将鸣听了这话,登时气血上涌,涨红了脸,紧紧攥着赤日青龙枪,手背的青筋一根根一条条格外分明。
她已经不能再静下心来思考了,只觉得秋风刮得她脸颊生疼,煽起体内的火焰。
她舞着枪便朝董瑛冲去,速度奇快,一枪将此人刺死,才让体内的火稍微平复了些。
当然,这并不是董瑛的真身,很快她就被全副武装的士兵包围起来。
她一人一枪,在刀光剑影中杀得酣畅淋漓,在人群中企图捕捉董瑛的声音,想杀了这个逆贼为天子报仇。
可惜董瑛没有给她这个机会。
纵使她武艺高强,却终究是人类,半个时辰下来,身手显然不如之前敏捷,一个躲闪不急,被一刀砍伤肩膀。
接下来就如同连锁反应一样,右腿中被□□,左腿被刀砍,到最后她再也不能动弹,跪在地上,睁眼看着即将斩断她脖子的大刀。
“咔嚓……咚……咚咚……”
那双眼睛还一直睁着。
她的目光和站在城楼的陈香对视了。
陈香满脸悲戚,泪如雨下,却还强撑着,挤出笑容,打开城门,捧着剑印出城,跪下,高举过头顶。
董瑛接过剑印,也不扶他,只垂着眼眸笑道:“公子快快请起,令尊原是被花寅逆贼所逼,待我回去禀明此事,令尊自会领着兵马回来坐镇江州。”
陈香哪里敢起来,连连扣头。
“公子不必如此多礼。”董瑛看也没看他一眼,径直越过他,带着军队入城。
“三军听令,有敢犯民者,立斩不赦。”
此话一出,笼罩在江州百姓头上的阴霾瞬间散开了。
董瑛将剑印交给其心腹赵敏,又帮着荡平了几个反贼窝点,减免税负,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那日陈香见董瑛不在意,便大半夜的拿针线逢了一晚上才把花将鸣的头逢好,又清理血迹,换上寿衣,干干净净地把人放上扁舟,顺水漂走了。
随后见百姓免受战乱,他也高兴。
独不见花晚照的踪影。
他猜测应该也战死了,去西北冷泉口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小将军的尸体。
为此流了几滴痛泪,便继续去当他的世家大公子了。
又过几月,冬天异常寒冷,长江结冰。
山南有伙穿着皂青道袍的人,在江边发现了一具被冰冻的尸体。
不知他们是什么人,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重逢
那伙道袍打扮的人将冰封的江面撬开,挖出冰冻的尸体,放进棺材里,便抬着往城里走。
眼看着就要进城,他们却突然拐了个方向,往城郊的乱葬岗走去。
路过那片乱葬岗,不知摸了什么机关,打开一条密道,六个人分为两组,三人在前抬,三人在后抬。
脚步声敲打漆黑的甬道,墙两侧便亮起烛火来。
走了大约三丈远,豁然开朗,钻过一个洞口,便是阴森的主殿。
主殿前站着一个身长八尺有余、身材魁梧的男人,身穿浅红道袍,长相俊美,带着妖邪之气,脖子、手腕处有狰狞的伤疤,以红绳系之。
那伙人连忙跪下,道:“典将军,您看看是不是这个,北斗星下,苍龙青眼。”
被叫作“典将军”的人向前走了几步,那伙人赶忙退下。
典将军打开棺材,仔细端详着冰棺里的女子——虽死不腐,内有心火。想必是了。
因命众人退下,自己扛着那口棺材,又往殿内走去。
穿过基层帘幕,摸开机关,出现一条暗道,在黑暗中穿行数丈,才又到内殿。
只见面前有一神龛,冒着缕缕白烟。
白烟缭绕,抚摸着一张如白月秋水般的脸。缓缓睁开一双凤眼,又有桃花眼的水露,又有一江春水愁。
旁边的灯亮起来,才能看清神龛后盘腿坐着一个人,身穿绫红色道袍,前面短发微蜷,后头长辫披在肩,美如神仙。
“天师,人找回来了。”
典将军将棺材打开,请天师过目。
天师垂下眼眸,看见棺材里的女子,便眼帘微颤,身子也不经意地前倾。
“好,从霄,你先出去吧。”
典从霄见天师双手微微颤抖,便问道:“你很开心?不对,好像很害怕,失落,难过……这大概就是悲喜交集吧。”
“你还是这样,都说了揣摩圣意在心里揣摩便是,不用说出来。”天师抬眼看着典从霄,笑了笑,“倘若当时你在,我也不至于如此害怕。”
“哈哈哈,你不是喜欢坦诚相待么。”典从霄说完,便躬身行礼,告退了。
幽暗的内殿只剩下天师一人,他小心翼翼地融化棺材里的冰尸,修长而苍白的手指缓缓抚摸颈上的针线。
“已经死去足足一月有余。”他喃喃道,眼神放空,却又蕴含着无尽的悲伤,“你醒来跟我说清楚啊……花寅。”
冰融化成水,他将棺材里的人轻轻抱起来,他的动作是那么小心翼翼,好像怀里抱着的是一张纸,稍微用力就要折了。
他将尸体放进前面的神龛里,随后便咬破手指,在神龛前画出一道道引魂符咒。
白色的烟聚拢又散开,散开又聚拢……
他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喃喃自语,眼角划过几滴晶莹的泪珠。
内殿封锁了七天七夜,典从霄一刻钟的功夫能来内殿门前看八百次。
数着日子到第八天,脸色铁青,知道他这么招魂下去,恐怕连自己也回不来了,于是破门而入,打算阻止。
不想进入内殿后,他看见天师和那个女人双双睡在神龛里,他急忙上前查探,两人的魂都在,呼吸均匀,是在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