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晚星降临(119)

作者: 一池风月 阅读记录

“最近我家人在给我物色联姻对象,问我目前有没有中意的人。”

由联姻事宜转接到工作,顾斯年画外音的意思明显,暗里挑明了父母对宋镜歌的工作不太支持。

“要是你来南朔工作,我能把你安排进我公司,工资也好商量。”

听懂了顾斯年的话里有话,宋镜歌没和他绕弯,表明她在这场联姻中毫无利益可言:“我满意我在北都的工作,不想依靠其他人,而且,我的家庭条件很普通,和你不是一个圈子和阶层。”

清晰自我定位,审视自身价值,宋镜歌明白她的定位。

多年来她积累金钱,上学时勤学检工,工作后赚过外快,必要时放松开销,加之奶奶赵蕙兰给她留了笔不菲的财富,足够实现经济独立。

在驾驶位的储物箱里找到打火机,顾斯年开了前座的两车窗,雨后的新鲜空气涌入肺腑,他保持表面温和的笑:“你介意我在这抽根烟吗?”

“不介意。”宋镜歌瞥到顾斯年手里轻夹的香烟,把头转向车窗。

烟草的雾气波及窗外,抽烟不耽误顾斯年开车,他单手打着方向盘,过了一个个红绿灯。

略把顾斯年抽烟的动作入眼,宋镜歌无端放任思绪至许野望。

心情烦郁的排解方式多样,例如抽烟,宋镜歌恍然认识到,许野望从来不抽烟,无论是上大学前,还是工作后,再与他重逢,产生交集。

至于借酒消愁的方法,他酒量好,似乎喝不醉,遇到焦虑不安,独自在德国情绪低落,又当如何消遣。

无意识间又想到他了。

迫使脑内游走的思绪归息,宋镜歌下车后又向顾斯年表示了感谢。

分不出多余的心思考虑许野望,她有意识地回避起与他的见面,包括连着数日的下班,从北都歌剧舞剧院的侧门离开。

钟冬玲没具体问宋镜歌原因,但她估摸得的缘由也未脱实际,和先前出现的许野望意惹情牵。

毕竟同事们都有目共睹地,宋首席最近确实有些状态不佳,照旧走侧门出了剧院,

虽然揣着明白装糊涂,相关许野望的话题和字眼,即使好奇心再旺盛,钟冬玲也不敢多问。

索性快刀斩乱麻地,迎面看到剧院门口的许野望,她没如往常忽略,而是劝告这位痴情人放弃追求宋镜歌。

皆为藏城西部计划的参与者,钟冬玲好心提醒对方,她唤了许野望在北都航天研究院的职位。

“许副任,宋首席这星期走侧门下班,北都歌舞剧院的侧门,通常不对外来访问人员开放,你在正门等不到她。”

见没劝动男人,钟冬玲接着多了嘴,举例了宋镜歌的陈年往事。

“作为和她朝夕相处的朋友,宋镜歌不可能再喜欢上任何人了,甚至长达九年的暗恋,她都放下了。”

闻言者瞳孔忽缩,心脏发力地跳动,许野望连问:“宋镜歌暗恋了九年?暗恋谁?她还喜欢他吗?”

“她高中的事了,我不知道她暗恋谁,她谁都不说。”

钟冬玲怀疑是许野望,她纠结地讲明双方的瓜葛。

“宋首席和那个暗恋对象,谈过恋爱。”

第64章 BURN

尘封九年的往事揭开, 曾面对繁杂实验与科研难题的,灵活运转的聪颖大脑,如今却只余下了空白。

许野望似是整个躯壳的灵魂被剥茧分崩, 丢进深不见底的冰冷海域, 无浮冰依附去透气,苦苦挣扎的窒息。

可生活没给他留隙反思,陆应泽找到了剧院门口,火急火燎地要和许野望回单位。

“许副任, 邹主任叫你必须立即回研究院, 他说一分钟都不能耽误。”

下班后的时段被点名道姓召回, 这种情况在北都航天研究院算的上是常态。

科学实验苛刻精密, 往往可能是为了纠正失误的时间数据,或者是核对的实验步骤出了纰漏, 要求及时修改。

许野望在研究院的工作一向严谨,进入航天发射的专家组以来, 几乎从未有过因此让紧急返回的情况。

忧虑至难免存在误差,被陆应泽拉着快走上车, 直至临近单位时, 他才出了声。

“实验数据出错了?”许野望的神色空茫,低沉的气氛在车内弥散了一路。

“没出错, 但今天的事情比这个严重多了。”

平地生波,陆应泽知道些内情, 说出的句子拐了弯。

“邹主任在办公室发了火,你进去后先做好心理准备,你要申报的科研专项出事了。”

陆应泽看许野望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犹豫再三还是反馈了他的无奈。

“我能说的都给邹主任说了,但是我的证据不够充分。”

敲响邹邵袁的办公室门, 传出中年男子应允的回复,许野望顺手关了门。

室内除过邹主任,还有几位研究院的其他资深专家,在看到当事人进来后,纷纷默不作声地离开了办公室,将事情交给许野望和他的直系领导处理。

邹邵袁的面色凝重,阐述让许野望回单温问话的理由,并申明了眼前这位年轻人相对孤立无援的状态。

“藏城的科研试验都是孙博鸿协助你,创新专项的全程除了你们,没有其他人的介入参与,你这个助理汇报说,你的科研专项,拿了他的创意核心。”

“邹主任,这个专利的试验是我和孙助理共同完成。”

遭遇到身边助理的背刺,论证核心创新项目的独立性,许野望不得不沉着处之。

“我可以保证,专利的创新核心完全是由我提出观点,并且在藏城做试验去论证。”

“问题就是出在了这里,孙博鸿也拿出了自己的手稿和分析资料,坚持认为你抄袭了他的想法。”邹邵袁说,“试验的各项指标,比你递交的专利材料要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