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面馆[美食](190)
只是,薇薇,我们开店卖食物的要想客人之所想,不仅仅是要用料扎实,手艺到位,还得想想客人喜欢什么。
就比如三伏天热得冒汗,即便你鱼翅燕窝再名贵,人们也吃不下什么,不如一碗酸辣凉粉解腻开胃,又不会吃得满头大汗,吃完也是熨帖舒服。所以……”
姜月微正在想着措辞,怎么说才能让冯薇觉得她并不是在挑刺,冯薇却眼睛一亮,也笑了起来,“我知道了,姐姐,是不是我拌的馅儿有点腻了?!”
入夏以来,他们有一段日子备的食材多、客人少,他们祖孙两个干脆也吃起饺子当午饭晚饭。
冯薇虽然喜欢吃饺子,可天天这样吃也觉得腻了。尤其是天气炎热,屋里虽然开了空调,但她只想吃一口冰冰凉凉的雪糕,就算是凉皮凉面也行,反正不想吃一口荤的。
姜月微诧异地看着冯薇,这孩子果然聪慧。
她点头,“饺子馅儿要根据气候调整肥瘦。夏季天热,人们不喜欢吃太过油腻的东西,可以弄个二肥八瘦,多用蔬菜、海鲜;冬季严寒,吃一些油脂多的食物人们胃里熨帖舒服,最好是四肥六瘦,也要多以肉馅儿为主。
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一些小事。饺子自然要热着出锅才好吃,不过夏天天热,胃口也不好,空调就要打得再凉一些,让客人们觉得吃一口热乎饺子是舒服的事,也要来一些冰镇的饮品。现在秋高气爽,但中午那个时候还是有点热,也不要吝啬那点电费,空调还是要打起来的。
再者就是多一些时令馅儿也让人觉得吃的新鲜。就好比我的面馆,主打的就是牛杂面,这一点不会变,可是其他的面食我还是会根据时令气候出一些新的菜品,例如夏天的凉面冷面,冬天的热汤面等等。”
冯老头听不懂姜月微说的这些,他开了一辈子饺子馆,只会做这两三种馅儿,虽说能把这两样馅儿做得精益求精、老顾客们也时不时念着这口,但到底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这个年代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快,大家都没有精力再去了解更多的事,酒香也怕巷子深。
姜月微想了想,没有对冯老头说,反而是对冯薇说了这次接待红星小学学生的利害关系,就像对一个大人说话一样。
“这次是我们这里第一次接待这种团体组织,社区主任说联系了学校,不仅有北城电视台的人来采访,还邀请了几个大V自媒体来做探店和游玩体验。如果能抓住这次机会,你和冯爷爷的饺子馆肯定也会火的。”
冯爷爷不懂网络的力量,但冯薇已经已经上初一了,天天听同学们说网上这个火了那个臭了,今天这个成了网红,明天那个又被揭秘,她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
姜月微见冯薇的眼睛渐渐睁大,眼神中有希望的亮光闪烁,她顿了顿,没再继续说下去,反而嘱咐道:“薇薇,这次机会难得,到时候没准会有一大批来探店的游客,其中也有不少网红。‘甘蔗没有两头甜’,网络上毁誉参半,到时候你和你爷爷……”
冯薇见姜月微似乎为难,懂事地点头:“姐姐我知道的。我会保护好爷爷和我们的小店,也不会乱看网络上的评价的。网上那些热搜没过几天就过了气,同学们又换了新鲜的事谈,我们能抓住这次机会让小店多一些客人,能养活我和爷爷也就够了。”
姜月微忽然觉得鼻腔酸涩,她揉了揉小姑娘的发顶,头一次不知道她还能说点什么,只能接着吃饺子。
饺子油水丰足,每一个味道都很浓郁、肉香四溢。
见姜月微开始吃饺子,冯薇听她的话打低了空调,还特意给她盛了碗饺子汤。
虽说已经过了中秋,今年不知怎么回事,这两天晌午又热了起来。好在不像之前三伏天的时候那么热了。
姜月微笑着谢了冯薇,心里有一次感叹了她的聪慧灵巧。
“姐姐,店里猪肉大葱和韭菜鸡蛋虾仁的三线馅儿还没拌馅儿,我听你的,用二肥八瘦试一下。”
冯薇和姜月微说完,转身就要打帘子进厨房,被冯老头拽住了。
“你去写作业,爷爷去就行。”
见冯薇不乐意,他又耐心劝她,“别去了妮儿,上次你们班同学笑你身上一股肉馅葱花味,你不是还抹泪吗。早上我一个没看住你,你就做了那么些,可别再做了,赶紧回家洗洗,回头这一身味就洗不掉了。”
冯薇倔强地努努嘴,“爷爷,上次我不是因为他们笑我才哭的。您不知道,他们还说您了!我就是气我自己,怎么没当时就反驳回去!爷爷,我们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又不丢人。我不回去,我还要和微微姐姐学厨艺!”
姜月微停了筷子,站起来:“要拌馅是吗?”
“诶小姜老板你吃啊……”
“姐姐你不吃了吗?”
爷孙俩同时开口,前者诚惶诚恐,后者却带了些兴奋、又有点不好意思。
姜月微安慰冯老头:“冯爷爷,饺子好吃,不过我们要做点正事了。剩下的等我带回去吃。”
她白吃白拿这盘饺子,冯老头不仅不会生气,还乐呵呵地赶紧给姜月微装盒。
有人能不嫌弃他做的饺子,还喜欢吃,那就是他顶顶高兴的事了。
冯老头在外面晾饺子等着装盒,姜月微跟着冯薇来到后厨。
后厨和前面一样干净,就连灶台也擦得锃光瓦亮,清洗好的食材放在一边,没洗的也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另一边,从台子上到地上,到处都是干净的。
这爷孙两个真的是在用你想你经营着这家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