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面馆[美食](210)
姜月微忽然想起,猛然抓住萧岱的手:“那天!我被抓上城楼那天,阿年在哪?他在对不对!”
萧岱刚点了点头,正要说什么,小院的门忽然被从外面踹开。
“微微我回来啦!看我给你带了什么,你一定想不到,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特比好吃的甜……皮鸭吗……我什么都没看见,我走错门了拜拜!”
秦筱筱跟一阵风一样、拎着大包小包踢开了院子的一扇门,又像一股风一样猛地将门关上了。
她站在门外,觉得自己的神志不是特别清醒。
不知道是不是她坐了近十个小时高铁,又坐了半天的出租车,给自己坐得头晕眼花了,她刚才是看见萧岱了吧?
微微和萧岱俩人抱一起离那么近是……亲嘴儿呢?
秦筱筱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肯定是电视里演得那样,萧岱给微微吹眼睛里的沙子呢,你看这大风!”
她说完,听不到树叶的沙沙声响,现在真是半点风也没有啊……
第进四碗面
那天之后, 尽管姜月微解释了两人还不是那种关系,可每当萧岱来的时候、或是提起萧岱,秦筱筱的笑总是别有深意。
到了后来, 姜月微甚至都懒得解释了,秦筱筱反而在有天晚上, 萧岱约姜月微去散步的时候,自告奋勇当了电灯泡。
姜月微好奇问她:“你不是总说我们两个有暧昧吗,怎么还要去发光发热?”
秦筱筱更是理直气壮:“调侃闺蜜是一回事,反正你的选择我是坚决拥护的!但是说笑归说笑, 也不能真的让你吃亏啊!这大晚上的, 你自己和男人出去约会, 我怎么放心的下!”
好在萧岱还没觉得怎么样,倒是也把秦筱筱安排得很好。
秦筱筱回来之后, 家里就热闹多了。之后姜老太太和隔壁崔奶奶也回来了, 两人看上去面色红润,就是都说想家里这口饭了。
弄得秦筱筱都计划好的接风宴没办成, 四个人坐在院子里一人端着一碗热乎乎的羊杂汤,姜月微还烙了些油酥小饼, 又拌了两样小菜, 果仁菠菜和炝拌三丝。
几个人在这深秋里吃得热汗津津, 倒是真像崔奶奶说的那样,比吃满汉全席还痛快。
十月过去, 转眼就是深秋, 北城不少地方家里又冷又阴,外面寒风呼啸, 可还有半个月才能供暖。
平房就是有这个好处,可以自己控制取暖。
这晚, 姜月微临睡前都要捅一捅西边的灶洞,还有她屋子外面的一个小灶。
东边的灶是直接连着主屋的炕的,也就是姜老太太住的屋子。只要白天做饭的时候把东边的灶烧得暖烘烘的,这一天都不用再烧,夜里余温煨着炕就能睡得舒服熨帖。
姜月微的东屋和秦筱筱住的西屋是后来翻修过的,撤了炕,改了床,又加了几组暖气取暖。所以得整天烧着才暖和。
前两天刚立了冬,本来还忽冷忽热的天就一下子冷了起来。
夜深,也许是今天晚饭吃得多了些,姜月微辗转反侧地睡不着,干脆起来去把两人的暖气烧热一些。
姜月微披着件厚衣服坐在西边的灶前扒拉,火光幢幢,深夜总是能让人多想。这情景又让她想起上一世在山野村子间辗转,她和师父饿怕了,后来都要带一些土豆地瓜之类的放在身上,等深夜燃起火堆,不论是在厨房还是郊外,都要扔两个进去烤着,暖暖肚子。
她现在倒是不饿,但还是没忍住,找了两个红薯扔了进去,烧一会儿再扒拉出来,用烧过的炭埋好。
从初夏,她来到这里,到现在已经过了半年时间,不知道大乾朝那边怎么样。
那天萧岱说,她被抓去城门楼、和萧岱对决那日,阿年也在,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不知道他还认不认得她这个阿娘。
肯定不记得了吧,三岁的孩子哪能记事啊。不过听萧岱说得,后来他倒是找人带把阿年教得很好。阿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帝王……可谁又在乎小小的孩子过得快不快乐?
姜月微叹了口气,在那个时代,谁能快乐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宿命罢了。
她正回忆感叹,忽然身后有个声音响起:“大半夜的坐火堆前叹气,你是有什么想不开的?”
秦筱筱说着,轻巧地坐在她身边,还递给了她一根山楂棒。
姜月微接过来,说道:“又是和孩子们抢的?你都刷牙了还吃这个,也不怕蛀牙。”
“说什么呢,今天这个可是我给胡同里孩子们买的!”秦筱筱感叹,“就是没你上次做的好吃,上次孩子们吃完你做的山楂棒,后来都哭着和家里大人说就要这个,弄得他们一头雾水,买了好多种山楂棒也满足不了他们。嘿嘿,他们说不明白,我也没告诉他们,省得到时候他们都跑来咱家让你做。”
姜月微手里转着山楂棒,笑了笑,问她:“还没好好问过你,这次回家感觉怎么样?”
秦筱筱罕见地叹了口气:“我爸妈都老了不少,看他们这么辛苦就总想让他们别做了,反正也够养老钱就算了。但是看他们做的那么开心,和客人都成了朋友,我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她似乎不习惯这么沉重,转了个话题,“我把你熏的腊排骨和香肠都拿给他们了,他们都说好吃!当时就用腊排骨炒了个蒜苗,又用香肠做了个秦式煲仔饭,嘿嘿。微微你不知道,我爸做好端出来,放在客栈大堂,好家伙,那几个退房的客人都被迷晕了似的,非要买这个腊排骨和腊肠。我把你的方法跟他说了,就是他们那里比较难找到白松,我让他用院子里的送松树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