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府面馆[美食](221)

作者: 三海间 阅读记录

姜月微一怔——她什么时候这么出名了?

表情僵硬地合完照之后,姜月微才和小吴解释:“要是想要红油辣汤的牛肉面也可以,不过就是今天准备的牛肉是牛腱肉,是单单卤好的,只是单纯泡在红油里不会入味的。哪天再做红烧牛肉面,用肋条肉做,您再来尝尝。”

小吴有点遗憾,可听姜月微说桌上的罐子里有辣椒油和辣椒酱,也点头说行了。

姜月微走后,小吴又发现沿街那个窗户可以打开,又坐想在那儿拍几张照片,还问了后面的护士长他们介不介意。

面本来就滚烫,屋子里暖气烧得热,护士长他们已经暖和过来了,早就脱了外套,这时巴不得有点凉意呢。

小郁表姐看着小吴里里外外的拍照,还不怕鹅毛大雪,感叹一句:“还是年轻好啊,火力壮。”

怎么她今天说话没人理,就连旁边桌的小郁和小姨他们都没搭理她,才发现大家都在埋头吃面,一个个吃得馒头冒汗。她老公一个平时斯文的人,那汗都顺着脖子往衬衫里流。

她小声问老公:“有这么好吃吗?”

他们要的是清汤牛肉面,看着就没牛杂面那么诱人,清汤寡水的,牛肉倒是给的不少,汤上还飘着些油花。

小郁老公挑起一筷子面条,等着晾凉时抽空说了一句:“快吃吧。”

小郁表姐一噎,也挑了一筷子面,吹了吹才送进嘴里:面条够味,真劲道啊!

她也顾不上多说,看了眼正吃面的小姨和小姨夫,也低头默默吃面了。

这面一吃就停不下来!

其实刚端上来的时候,小郁妈妈看见这清汤总算面色好了些,在尝过一口劲道爽滑的面条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她是爱吃面条的,小时候在姥姥家逢年过节就是吃面,还是姥姥亲手或擀或抻的面条,各色菜码和卤子摆了满满一大桌子,极为隆重。

她经常和孩子们说,在过去,吃面条也算得上是大餐了。

可她自己对做面食这方面一窍不通,这么多年也鲜少吃到原来姥姥家的味道了,没想到今天这小姑娘做的面倒是让她又找回了这个感觉。

也是奇怪,往常在外面吃面条,面条劲道她总觉得是掺了什么东西,今天这面条她一尝就知道,应该就是老板手艺好。

她也不说那些“少吃外面的肉”这种扫兴的话了,这肉一尝就知道是正经牛肉,不是市面上那些什么用鸭胸代替的“蒙古肉”,味道也平和。

一家人都在默默吃饭,就连小孩都是,小吴倒是这里面最闹的了,忙里忙外地拍照。

两人的面还没上来,小胡和群里的人说了一声没有保温箱,老板这里只有保温袋,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大家的回复竟然让她苦笑不得。

【没事胡姐,老板办公室有微波炉,我给偷出来了,一会儿用!】

【冷的也好吃,姜老板出品,必属精品!】

【胡姐,就算是你端着狗盆回来盛回来,我们也会吃干净的!】

【胡姐胡姐,我们大伙儿请你吃这顿午饭。】

【胡姐,替我们吃口热的,记得拍张照片,我们留着下饭!】

小胡一看,转账的钱还真的多出来了,也没拒绝,就是笑这顿饭竟然是大家众筹请她吃的,一人出了一块呢。

“面好了,小心烫。”柳阿姨端着两碗清汤牛肉面出来,小胡没想到,竟然这么快。

面条不算细,一看就是那种劲道的筷子粗细的面条,整齐地码在碗底,汤清味浓,飘着油花,牛腱肉漂亮,有肉有筋,切成了片,不薄不厚、整整齐齐地迭码了半碗,另外半碗还有个荷包蛋和几颗烫熟的青菜,青翠爽嫩,应该是现烫的。

小胡微微惊讶,荷包蛋竟然不是外面饭店里那种煎好的圆圆整整的荷包蛋,竟然真像是自己做的。

现在餐馆里荷包蛋都是买的冻品,这样出餐快、成本低,顾客还吃不出来。她见这里老板出餐也挺快的,没行到荷包蛋也是自己煮的。

见微知着,这面应该也还不错,虽然可能是外面买的成品面条,不过她倒是不在乎这些,只要干净整洁就好。

她们这两碗面是之前做护士长他们的面时,姜月微一齐抻出来的。

小胡进来晚了,就自然以为这面条是预制的。

她先尝了那两颗小青菜,应该是菜心,梗的部分抽了些筋,也是嫩的,叶子都没有烫黄,竟然还不是只有寡淡的青菜味。

其实这青菜是只用水烫了个八分熟,又用烧滚的高汤浇熟后才放上去的,比一般的面馆费工夫,但确实好吃。

若是吃主来尝一口,能猜出是怎么做的也不会相信——这明明就是高档宴席上的技巧,谁会在一个小小的面馆里用啊!

小胡又戳了下那个荷包蛋,红彤彤的蛋黄将流未流,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她用勺子舀起一口汤,鲜香醇厚,却不让人喝完觉得口干舌燥。

这时,小吴终于拍完了照片回来了。

她耳朵和脸都被冻红了,搓着手哈着气说:“这么快就上来了?赶紧喝一口汤,冻死我了!”

两人进了屋子就脱了外套,小吴出去拍照的时候也没想到要拍这么久,冻得脚都冰凉,从上到下没一处暖和的地方。

她两手虚虚扶着碗,贴着碗边啜了两口汤,忽然感叹:“好暖和啊!”

小胡见她打开辣椒罐子,忙拦下:“你先尝尝原味的,我觉得味道还不错。”

怪不得她的同事都叫着要来。

小吴尝了几口,“确实好吃。不过这辣椒油的香味一个劲儿地往我鼻子里钻,我都快被馋疯了!”

上一篇:重生之嫁仇家 下一篇:鳏夫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