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面馆[美食](49)
她又瞟了一眼他们身后的萧岱,想让她私人订制,那价钱可就老贵了!
姜月微当时也没看到,她笑着将各地面条如数家珍地一一罗列时,萧岱是什么表情。
他也没想到,似乎他的王妃在那几年去过了那么多的地方。
荷叶在心里感叹,这个时候如果姜月微真是她亲姐就好了,这样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
不过还好姜月微是在他们这里开店,她以后只要勤快地开店,天天都能来吃面。
思及此,荷叶改了主意:“姐,给我来碗鸡丝汤面吧!”
“那我也要一碗!”宇文也跟着改了主意。
鸡丝汤面,听着就清淡又补啊!
正好这两天他睡不好压力大,喝点汤面暖暖心吧。
这下就是三碗鸡丝汤面了,姜月微苦笑,还好她还没开始抻面。
她把抻长的面放在一边,又新取了三份面剂揉在一起,重新擀面,再切成极细的长条。
切面时需要撒一些薄面,这样切出的面条不粘连。
姜月微刀快手稳,很快就切好了一大把面条,她拦腰抓了一把,在案板上一甩,面条柔韧不断,然后她将面条迭成一团,这就是一碗的量。
鸡丝汤面其实并不费事,可越简单的烹饪方式越考验食材的品质和味道。
今天她买的鸡正好有点嫩,做高汤时只用了骨架,肉单独用高汤煮了,放在一边晾着。本来她今天还犹豫着做什么,开会之前泡发了一些干货,有玉兰片和木耳,今天的韭黄也新鲜,正好拿来做鸡丝汤面。
姜月微正将玉兰片和木耳切丝时,老王大汗淋漓地跑过来,“小姜你嫂子车出了点问题,我过去看看,我那三碗面记得给我留着啊!”
姜月微让他放心,他又问了宇文和荷叶:“你们先坐着,要喝酒去我店里拿,就放桌上了。这牛杂面最适合喝杯白的了。”
没想到荷叶笑眯眯地说:“今天不吃牛杂面了。”
老王一怔,“那你们吃什么,今天又有新面条了?”
“鸡丝汤面!”
第廿五碗面
玉兰片就是鲜嫩的毛笋切片晒干, 形如玉兰花瓣,才因此得名。
其实就是笋片。
姜月微将笋丝、木耳丝倒入滚沸的清水里烫熟才捞出,切成寸断的韭黄有用凉白开冲洗干净, 就放置在一边控水。
此时,大铁锅里的水正在翻腾, 姜雨薇下了三把面条进去,时不时搅动面条防止它们粘连。
切面比抻面细一些,因此只煮一会儿就好了。
眼看着锅中的水再次沸腾,姜月微直接从烫碗的桶中拿出一只碗盛面。
接连三次, 又快又稳。
看得荷叶都跟着“嘶”了两声, 暗自咕哝:厨师的手真的都是铁手啊!
三只中等大小的青花瓷碗里面盛放着等量的细面, 安静地排成一排。
她又在三只碗里码好了笋丝、木耳丝和韭黄段,整整齐齐, 黑白分明中有一点鹅黄, 煞是好看。
接着又在煤气灶上起了锅,加了些作料, 浇了几勺备好的高汤,急火猛烧, 等汤翻滚时撇去浮沫就成了。
荷叶和宇文就看着姜月微单身端着铁锅来到三只碗前, 用汤勺将滚烫的鲜高汤依次浇入碗中, 给他俩看得都愣了——看着姜月微文弱,怎么还能单手举大勺呢!
那锅再怎么小, 也是铸铁锅, 别说单手了,他们双手端着都不能坚持许多时间。
两人都在感叹姜月微是真的练过, 起码功底是真扎实啊。
等三碗细面被淡淡茶色高汤没过,黑白黄丝只被浸润却没乱漂时, 姜月微将撕得均匀又极细的鸡丝码在了顶端。
两人都看呆了,见萧岱去端面时才反应过来,匆匆起身想去拿,结果被萧岱和姜月微一起端了过来。
姜月微用余光瞥了萧岱一眼,她也没想到,这位爷不应该是等着人伺候吗?
面端到客人面前,姜月微笑着打趣:“还好现在装了空调,不然吃热汤面能中暑。”
她还介绍道:“旁边还有我腌的泡菜和酸黄瓜酸豇豆,如果觉得面味道不够可以尝尝。”
吃这种清汤面配小菜就顶顶好了,如果再搭配卤肉就显得腻味了。
可荷叶想起刚才闻到的卤肉味道又觉得香的不行,忍痛咬了咬牙问姜月微:“姐,一会儿我能买点卤味带回去吗?”
姜月微一怔,“当然可以,不过如果你今天不吃的话,我再给你加点卤汁,放冰箱浸一晚明天吃,味道更好。”
正好明天她有事不来上班,她可以在家用卤味就饭吃。
宇文明天还是要来大柳树巷的,就干脆和姜月微预定了一些卤味,明天中午再来吃牛杂面的时候再吃。
他安排得太好了,弄得荷叶有点后悔,“明天我要陪我爸妈去医院体检,不然我也来吃了!”
姜月微劝她:“我也不是不开门了,以后经常来吃。”
说到这,荷叶叹了口气:“现在看实体书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去看短视频了。就别说大家了,我连个电视剧都看不下去,更别提安安静静地看书了,也不知道我的店能撑多久——”
姜月微正想安慰她,就听荷叶蔫头耷脑地说:“到时候再也不能这么方便地吃微微姐做的面了!”
姜月微哭笑不得,“快吃吧,空调开得低,面容易凉。”
她见荷叶一脸生无可恋,似乎觉得她太无情了,又补充了一句:“反正我在这里,随时欢迎你来吃。”
荷叶乘胜追击:“那我们加个微信行吗,我还可以约你逛街吗!”
姜月微从没见过这么自来熟的人,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索性就连宇文的微信都加上了,还把两人拉进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