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府面馆[美食](76)

作者: 三海间 阅读记录

裁缝店这次吃到了租汉服、做妆造的甜头, 不过她进的那批汉服不能洗不说, 款式还烂大街了,还不如让她老公自己打板自己做, 这才有想跟姜月微讨那身衣服的说法。

“以后你四季的古代衣服我全包了, 你也别心疼,就当工作服穿, 连围裙我都给你做一沓,配衣服穿。保证让你年年有新衣服穿。”

姜月微哭笑不得, 想要拒绝,这事儿却恰好被主任听见。

主任拍着大腿说是好主意,还想和老板娘谈一下给每个商户都定制两套古代工作服的事。

他们去商量时,荷叶连忙凑到姜月微身边,刚才她都插不进去:“微微姐,我中午去你那吃面,今天有什么新鲜的吗?”

过了端午,一天比一天热。即便店里空调大开,点牛杂面的人还是渐渐变少了。

这些日子姜月微做的牛杂面越来越少,昨天刚准备了新的菜单。

“除了牛杂面,这周我准备上一些凉面。”

荷叶惊讶:“那你做得过来吗?”

“凉面简单,我做的凉面大概用到的都是一种面,只是卤子不同。”

荷叶又问了都有什么凉面,恰巧姜月微昨天刚拟定了菜单,说道:“这周有四味凉面、翡翠凉面和什锦凉面,回头根据时令菜下来,再慢慢加吧。”

荷叶欣喜地睁大双眼:“那就是说,这些面不会下架了?!”

“起码过完这个夏天,之后看大家的口味再酌情更改菜单吧。”

姜月微看她这反应,也笑了。

之前岚姐就说过,她搞得这种“限时销售”跟卖奢侈品似的,她还不信,觉得她只是按照时令蔬菜决定菜单。更何况她以为大家吃一周也该吃腻了,正好换换花样。可太多种类她也做不来,就只能换着来了。

她现在的客人还是老顾客居多,那些端午活动来吃面的客人大多不在附近居住工作,只能周末来尝尝鲜。

刚开始她在群里更换菜单,群里的人纷纷叫苦连天——

【怎么办,我还没吃够呢,怎么就下了?!】

【姐,姜姐,你是我亲姐!没有那碗鲜蘑鸡丁打卤面我活不下去,能不能接着上啊!】

【老板是不是遇到难处了,我们可以众筹帮忙的,别下我的葱油拌面,远在他乡的游子就靠这口家乡面吊着一口气了!】

【啊,不是,早知道我就囤它个十碗八碗慢慢吃了……】

……

可无论他们怎么哭天抢地地抗议,食材不新鲜她也不能再做了。不过等新的面条上来之后,他们又把旧的忘了,夸起新的面条来毫不吝啬。

【诶,酸菜肉丝面就是我的命,我能一天三顿都吃它!】

【什么茄丁打卤面,怎么能比得上这碗什锦凉面,这是朕的新宠妃。】

……

然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群里就开始打卡以打卡本周的第一碗新面条为风尚了。

宇文就是其中一人。

当初他吃过的鸡丝汤面之后,本想着先忙端午的事,之后再去吃,没想到之后姜月微再也没做过。

他到现在还回味那个味道,况且汤面口味清淡,又不想其他面条一样没味道,味道鲜甜,吃完胃口都好了不少。

如果能连续吃一个月,他估计已经胖得跟老王一样了。

听到姜月微上了新菜单,宇文也凑过来问:“姜姐,新品今天就有了吗?”

他其实比姜月微要大两岁,但后来也跟着荷叶叫她姜姐、薇薇姐什么的,还被荷叶骂过装嫩不要脸。

不过“姐”这个称呼又不是指年纪,是代表了姜月微在他心中的地位。宇文就还依姐、姐地叫着。

姜月微点头。

“不过,你还是要放辣椒油吗?”她看着宇文脸上冒出的一颗红色的大痘,不确定地问,“如果需要的话我一会儿多炸一点。”

宇文听到“辣椒油三个字眼睛都在放光:“当然要了!甭管什么凉面,和辣椒油都是绝配!”

他看到姜月微的眼神无所谓地指了指那颗痘痘i:“你别管这个,这和你的辣椒油没关系,这是我熬夜喝奶茶的罪证。”

自从大柳树巷的生意好起来,许多人都有了盼头,宇文都比以前活泼不少,经常和荷叶一起来吃面,吵着嘴架来、又一脸满足地相携着回去。

姜月微小声说:“没,我只是想问你,要不要吃剁辣椒酱,最近新下来不少朝天椒,新蒜也不少,我昨天休息的时候做了一些……”

“当然要了!”

“我也想要!”

宇文和荷叶同时出声,惊得在一边聊天的老王和其他店主都凑过来问怎么了。

姜月微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今天又是大柳树巷的商户们团建的时候了。

似乎他们也养成了习惯,每次来社区开会之后都必须去她店里吃一顿面,大家一起热闹讨论一番才行。

姜月微说要先回去准备一下,老王大手一挥:“咱们又不是外人了,客气什么,我们就去你等着,在哪不是聊啊!”

结果,姜月微带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就回了面馆。

他们还没走到面馆的时候,就见门口有人在等着。

姜月微老远就能看见,一个是带着小孩的年轻女人,另一位的身影……怎么这么像蔡姐啊?

蔡姐可是从来没来过她这小店,真没时间是一个原因,再者蔡姐也怕她来了给姜月微添乱,姜月微肯定不会收她的钱,她怪不好意思的。

可上次吃过姜月微做的鸡鸭饸烙之后,蔡姐就对那个味儿日思夜想。其实她弟弟也学会了这碗面的做法,味道也算不错,但她总觉得这个味道比姜月微那天做的还差了点意思。

上一篇:重生之嫁仇家 下一篇:鳏夫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