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面馆[美食](97)
秦筱筱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她头一次觉得她聪明的脑袋瓜不够用了,眼睛和脑子都不停使唤了。
她干脆拿出手机来记录,准备下次直接录视频好了。
正当她记录时,就听姜月微忽然问她:“你什么时候和小齐谈朋友了?”
第卅九碗面
怎么说呢, 秦筱筱有种和领导汇报,yes or no,领导选了or的无力感。
姜月微看来眼外面, 听着声音几人已经从堂屋里走了出来,萧岱和小齐正搬着一张圆桌摆在院子中间。似乎是齐嫂说了什么, 他们又把桌子挪到了离葡萄架下。
除了爆炒的菜和炖汤,剩下也就是走菜时的一道菜了。
姜月微算了下时间,差不多也可以做寿面了。
北城人过寿,对席面讲究不算多, 却唯独对寿面颇有讲头。
面条不能断、不能用切面, 面卤要意味悠长, 炸酱这种彩头不好的也不行。
等卤子上齐,还得让老寿星挑第一筷子, 挑寿寓意着高寿。
其实之前还讲究其余人各挑一筷子夹给寿星, 也有祝福的意味,现在这一步也省了。
无论怎样, 面和卤子不能含糊。
今天人不算多,一个卤子就够了。姜月微和好了面, 饧面的时候就去打卤子了。
三鲜寿面和她之前做的三鲜面不同, 更讲究一些。
穷人有穷人的吃法, 富人有富人的讲究。
吃不上虾的穷人能把三鲜面里的鲜虾仁换成肉片,就是一顿滋味丰美的正经饭食了。
如今日子好过了, 许多讲究也开始时兴起来了。
姜月微让秦筱筱拿出泡好的海参和海米, 又在刚才做鸡方的鸡腿上取出些鸡腿肉来撕成细丝。连着将海参也切细丝,各种黄花木耳也必不可少。
这次的海米不同于她做的普通版三鲜面的海米, 只有丁点儿大,只是为了提个味, 这次的金钩海米竟有一个指节那么长。
姜月微将海米放在手心里比当,不仅感慨:北城远离海边,在过去这些都是紧俏东西,如今却也能在内陆吃到如此好的东西了。
除了正常做三鲜卤子的做法之外,海参海米和熟鸡肉丝得用鸡汤汆,还得汆熟汆透,为得就是用鸡汤提鲜,就连打卤用的汤也得是高汤,同样起个增鲜的作用。
等三鲜卤子做好,姜月微看着岳丰楼的菜也来了,才开始煮面。
仲夏炎热,姜月微把面过了水,热卤凉面,也算是另一种讲究了。
这期间,就连崔奶奶都过来看了几眼,小齐更是要来帮忙,都被秦筱筱劝了回去。最后齐嫂非说要过去帮忙,却被姜老太太拦下了:“让她安心在里面做菜,我们不要打扰她就好。”
宴席摆满,宾客入列,秦筱筱和姜月微一前一后从厨房里走出来。三鲜卤子已经上好,两人端着一大一小两碗面。
小碗是崔奶奶的,是一根面,大海碗是大家的。没人必须挑一小碗,自然只能做普通的抻面。
秦筱筱笑得喜气洋洋,她那碗小的放在崔奶奶面前,吉利话不停。
许多都是姜月微教她的祝寿词,她又润色加工了一下。
崔奶奶乐得眯起了眼,不住地夸着秦筱筱和姜月微,还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红包来。
她过寿,反而是她给红包。
秦筱筱不懂这边的习俗,去看姜月微,见姜月微点头才欢天喜地地收下。
崔奶奶高兴:“收下就好,今天的小辈我可都给了,没有厚此薄彼。”
这也算是她最高兴的一次生日。
都说养儿防老,今天这个重要的时候坐在她身边的反而没有一个是她生的。
齐嫂看着零星点缀在桌上的几道菜,好奇地问姜月微:“小姜,你这做的都是什么,看着怪新鲜的,给我们大伙介绍介绍呗。”
虽说他们把岳丰楼的菜也装了同样的花好月圆白釉盘里,可看着总觉得没姜月微这几道精致。
不仅仅是新鲜与否的问题,像樱桃肉颜色深了一些,是糖色挂得过了些,吃起来肯定会有些微的苦味。微乎其微,但也算得上失败了。
诸如此类还有许多,总是没姜月微的菜看得恰当好处。
素烩和豆豉炒牛里脊这种肯定不用介绍了,虫草响螺炖水鸭和姜汁浸鱼这种菜在报菜名时就已经全都知晓了,只剩下这两道功夫菜需要讲究些。
姜月微只简单介绍了下桃仁鸡方和酿海盖的做法,齐嫂不禁感叹:“我的老天爷爷,这赶上过去皇上吃的了吧!”
姜月微笑容一顿,这时却是姜老太太说:“老一辈讲过,宫廷菜里有道芙蓉鸭方,做法大同小异,其实算是食材匮乏时的一些尝试罢了。”
姜老太太这么一说,大家就会以为这菜算是姜老太太教她的,或者起码也是从她那听说的,只不过姜月微在厨艺上天赋极高,说一遍就能自己琢磨出个新菜来。
“行了,我们今天是给崔新荣女士贺寿的,都端起酒杯敬我们崔新荣女士生日快乐。”
姜老太太这人平常本来就不怎么笑,更不会说许多激情高昂的话,如今这份贺寿的话从她嘴里也是平平淡淡地流露出来,却让崔奶奶脸红了红。
她忍不住笑地说:“都一把年纪了,还说什么生日快乐。大家能来陪我我真的太感谢了。”
其余人纷纷举杯,气氛活络起来,其他人也抢着说了祝寿词。
酒是高度白酒,姜月微没喝过这个高的,虽然是拿的小酒盅,猛然灌了一口也有点上头。她坐在那里晕晕乎乎地傻笑,大家吃完寿面开始尝菜,根本没人注意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