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如珠饭馆[美食](129)

作者: 雪刀 阅读记录

她咽嗓子,接着吃面。只是吃着吃着,刻意维持的优雅吃相又变得有些急切粗鲁了起来。

将这一幕收入眼底,老太太的孙女失笑,也继续吃面。

月亮如小船,飘到了天边,越飘越高,夜色也越来越深。小郑小吴吃饱喝足,瘫坐在椅子上缓神。

“嗝~”小郑和小吴眼角眉梢都是无法抑制的满足。用筷子敲了下光溜溜的盘子,小郑说:“吃饱了吗?要不再点一个炸茄卷?”

“吃不下了,当真是吃不下了。”小吴艰难地摆手拒绝。

其实小郑也吃不下了,可嘴还是馋,仍然意犹未尽。他又打了个饱嗝。

小吴突然道:“哎呀,别忘了正经事。”

他们扶着肚子,径直去往收银台。

“八号桌吗?一共是三百六十六元。”吴桂芳说道。小郑付了钱,说:“请问你们店老板在吗?”

“有啥事吗?”

“有点事想和你们老板商量商量。”

“啥事?可以跟我说。”

“你是……”

“我也算是老板。”

“这样啊,”小郑斟酌言辞,“是这样的,我是清河卫视的记者,主要负责美食节目《寻味》……”

听完小郑的话,吴桂芳嘴巴张得几乎能吞进去一个鸡蛋,好半天她才能从喉咙里挤出声音,“啥……啥?”

“清河卫视的记者?要、要采访我们?做、做专访?我们要上电视?”

小郑:“是的。”

吴桂芳激动坏了,当即要跑去后厨通知袁如珠,转瞬又连忙止住动作,她喊了一声李长贵:“长贵,你过来!”

李长贵快步跑过来,“咋了桂芳?”

“你先在这里帮忙收银,我去一趟后厨。”丢下这句话,她飞快奔向后厨。

后厨里,袁如珠揭开锅盖,闻了一下刚熬好的鸡汤,刚把锅盖盖上,就听到吴桂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珠珠!”

“怎么了这么高兴?有什么高兴的事儿?”

“大事儿!”吴桂芳喘气,“咱饭馆要上电视了!”

话音一落地,后厨里所有人都纷纷转过头来。

“啥?咱们饭馆要上电视了?”

“真的假的?”

“哪个电视台?”

“哪个栏目?”

帮厨们不停地问。

“就是咱们清河卫视,一个叫啥《寻味》的美食节目要给咱做专访!”

林有旺拍了下脑袋,“《寻味》?我知道这节目!我看过!我们饭馆要上这节目了?”

吴桂芳嗯了一声,“对,这节目的记者说是要采访我们。”

“哎呀,那可是太大的好事!”林有旺兴奋不已,“咱们饭馆要上电视了!”他一副与有荣焉的骄傲神情。其他员工表情亦如此。

袁如珠倒是很平静,她擦擦手,问:“什么时候采访?”

“还不知道。”

“那具体的等打烊了再说。”袁如珠把油倒进热锅里炒菜。

晚上十点十五,袁如珠忙完了。她偏转眼角,观察正在做和渣的林有旺。

晚上夜宵吃和渣。和渣,一种豆制品。黄豆磨成浆,再过滤掉渣渣,成品即为豆腐,而不过滤掉渣渣直接和渣而煮,下入切碎的青菜丝或者是肉末,烧出来的成品即为和渣。

李长贵家以前经常吃和渣,和渣制作成本低,很饱腹,味道也不错,以往生活拮据,他们家里便经常吃和渣。吃腻味了也得继续吃。

自从家里开了饭馆,生活宽裕起来后,家里再没有吃过和渣了。这么久没吃过和渣,倒是有些想念和渣的味道,前两天小夏小秋就能念叨着想吃和渣了。于是今天夜宵吃和渣。

袁如珠也挺喜欢吃和渣。和渣的味形很清朴,入口时,能嚼出里面的粗放原始感,而慢慢咀嚼后,能品出里面粗中有软,咸甜适宜的天然美味。这道菜具有原汁原味的质朴和醇厚感,有一种特有的农家风味。

炎热的天气里,喝下一碗和渣,尤其舒心开胃。

刚磨出来的新鲜和渣带着甜味,放置几天就变酸了,成了"酸和渣"。酸和渣与甜和渣一样好吃。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吃酸和渣最为畅快。

冬天里,支起柴火炉,用盐、大蒜、猪油或者是菜籽油熬酸和渣,一边熬一边吃,热乎暖身,好不畅快。

袁如珠看着林有旺有条不紊地做和渣。这两天她做完客人的单子就歇了,夜宵都是林有旺他们做的。

林有旺洗干净锅,滑油,把和渣倒入锅里,小火烧煮。一边烧,他一边用勺子搅动和渣,防止和渣粘锅。

稍煮片刻,他把切碎的菜叶子倒入豆浆里。翠绿的菜叶子没入乳白的豆浆里,白中一点绿,宛若雪中草,配色十分悦目。

和渣烧开了,他放盐调味,另起锅炒肉末。热锅冷油滑锅后,他将菜籽油倒入锅内,油热后煸炒肉末。

肉末炒得差不多了,然而林有旺还在颠勺,袁如珠提醒道:“可以调味了。”

林有旺不疑有他,连忙往锅里放豆瓣酱,蒜蓉、花椒面和辣椒面调味,肉末瞬间变成酱黄色,浓浓的香气喷薄而出。

肉末炒好出锅,林有旺留了些底油炒蒜蓉,加盐和高汤,调汤汁。汤汁调好,和渣可以开始装盘了。

他取出铁锅,舀入和渣,淋入汤汁,再把肉末浇到和渣上,最后打入一个无菌鸡蛋,撒上葱花和芝麻,再放火上烧。稍微煮了些许时间,和渣出锅。

“老板,你尝尝?”林有旺把刚出锅的和渣推到袁如珠面前。袁如珠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热气腾腾的和渣十分鲜热,浓浓的豆香瞬间侵袭味蕾。青菜丝和渣的清香压住了肉沫的油腻味,使得和渣吃起来油而不腻,且肉香浓郁,很是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