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珠饭馆[美食](230)
幺姨能在家里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收留她,幺姨爹能不顾危险舍命救她。她的父母不爱她,但幺姨和幺姨爹很爱她。原主不幸的同时,似乎也是很幸运的。
“走吧,咱回家。”李长贵抱着花,说道。
今天是小雪。
小雪节气,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时节,马上进入十二月,家家户户都开始杀猪割肉,腌腊肉,灌腊肠,村子里到处都飘着浓浓的肉香。
这肉香透着烈火烹油的大开大合,大油大盐的香。从车上下来,闻到空气里四溢的肉香,李长贵捂捂肚子,有些发馋。这他住院这几天虽然都有吃肉,然而吃得都很清淡,所以现在很馋这种大油大盐的肉。
他咽嗓子,问道:“珠珠,咱中午吃啥?”话音刚落地,前面就有人在喊:“长贵,你出院啦?恭喜恭喜啊!今天咱家杀猪,你们中午过来吃杀猪饭吧!”
杀猪饭,杀了猪的喜宴,乡下的杀猪饭一般有扣肉,回锅肉,现酥酥肉,酸萝卜炒新鲜肉……都是些大油大盐的肉菜。思及此,李长贵心头一动。
“哎,好,我们中午就————”
“长贵!你忘了医生咋说的,你还得再吃几天清淡的东西!”吴桂芳连忙打断他,然后对村民说:“谢了啊,中午我们就不去了。”
还得再吃几天清淡的东西。李长贵挠挠头,叹息一声。
袁如珠忽然说:“幺姨,他们家不是在杀猪吗?咱们去他们家弄点新鲜猪血,做猪血豆腐汤,幺姨爹今天出院,吃这个正好吉利。”
乡下人杀猪,会特意留下猪血。拿猪血和豆腐做成猪血豆腐汤,既好吃熨帖,且蕴含着“豆腐”之福气和“血旺”之旺气,吉祥喜庆。
回家把东西放好后,吴桂芳立即行动,去杀猪的村民那里拿猪血。
“要多少?”村民问。村民已经将猪血凝固好,凝固好的猪血搁在盆里,亮旺旺的。
“两碗就够了。”
村民十分豪爽,直接给了吴桂芳一盆猪血,“拿去吃吧。”
吴桂芳要给钱,村民虎目一瞪,“给啥钱哪,只管拿去吃!”
吴桂芳端着盆子回去,袁如珠讶异,“这么大一盆猪血?”
“嗐,我说只要两碗,她非要给我这么多。”
袁如珠笑了笑,“那我们就多吃些吧。”
袁如珠和吴桂芳准备做午饭,李长贵闲不住,打算去看杀猪,同别人唠唠嗑。
“你可不许在人家家里吃饭,到点了就回来。”离开前,吴桂芳嘱咐他。
“晓得了。”
李长贵背着手,悠哉悠哉地去看杀猪。往年这时候,他们家也要差不多要杀猪了。家里一年到头,也就杀猪那会儿能敞开肚皮多吃几口肉。所以每每到了杀年猪时,不仅孩子们高兴,他们大人也高兴。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家里吃惯了大鱼大肉,也不怎么期待杀年猪这件事了。当然家里已经没有养猪了,今年也没有猪来杀。
李长贵慢悠悠地去外面玩时,袁如珠对吴桂芳说:“还是做洋芋箜饭吧。”
这几天李长贵住院,她和吴桂芳为了方便快捷,都用电饭煲煮的饭。电饭煲煮的饭到底不如柴火饭香。
吴桂芳手脚麻利地去刨土豆皮。
水煮饭沥米,油炒土豆,再添水焖土豆。等土豆闷的差不多了,再把沥米饭铺进去。
焖土豆的时候,袁如珠喝了小半碗米汤。沥米饭沥出来的米汤,清香稠滑,米香浓郁,大冷天喝上一碗,暖胃舒心。
喝完米汤,袁如珠开始做猪血豆腐汤。
把改好刀的猪血放入沸腾的开水里,微微搅动,以免猪血黏在一块。红亮亮的猪血在烧煮的过程中,颜色变浅淡了一些。
煮到七成熟,袁如珠关火。等待猪血在锅中慢慢冷却。冷却完毕,清水清洗。
她将清洗好的猪血块改刀,切成厚片儿。洗锅烧油,爆香几粒花椒。
花椒粒在呲呲呲的油炸声里,爆开香香麻麻的气味。花椒的香味炸出来,捞出,随之袁如珠爆香姜蒜末。
接着下肉末翻炒。翻炒断生,倒入清水。待煮开之时,她把猪血猪进去,放入豆腐块,盐和生抽调味。
最后盖上锅盖焖煮入味。汤汁沸腾中,肉末的香味逐渐侵入猪血块和豆腐块里。这时候,袁如珠掀开锅盖,撒味精和蚝油提鲜。出锅前,汤里下入葱段。
吴桂芳把火钳放下,“饭都快好了,长贵咋还没回来,他不会留在人家那里吃饭了吧?”
李长贵毫无预兆地出现在灶屋门口,“没有,我唠了会儿嗑,去学校接小秋和小夏了!”他身后,小夏小秋钻出脑袋。
“快去洗手,洗了手端碗吃饭。”袁如珠一边盛汤,一边说道。
猪血豆腐汤,红白绿三色相间,热气腾腾,暖香四溢。
惯例是先喝汤再吃饭。李长贵用调羹搅拌煮得浓白的猪血豆腐汤,吹散热气,吸溜一口。
暖热的汤汁清清淡淡的,然而却不过于寡淡,因为里头含着肉末肉香,沾着一点荤气,且还有淡淡的花椒麻味,故而口感虽清淡却不寡淡。
吸溜吸溜喝了一小碗汤,李长贵急不可待地去吃猪血。猪血被煮得嫩汪汪,筷子夹不起来,只得用勺子。
勺子舀起嫩汪汪水灵灵的猪血,吞入口中。猪血十分滑嫩,几乎是入口即化,化开后,猪血烧熟后特有的香气和肉香,以及豆腐清香一股一股地窜上舌尖,哗啦啦地侵占味蕾。
滑嫩入味,暖香可口的猪血,吃得李长贵浑身暖热舒坦起来,他美滋滋地又去舀猪血,余光瞥见袁如珠往她的汤碗里放红油和剁椒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