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凤女(39)
她没说的是,温姨娘掌着中馈,只管中饱私囊,根本不管侯府大家族的死活。
但时老夫人又怎会真的不知?就刚才还掰着手指头在算,账面上这点银子只够维持三个月的体面。
她苦啊!
她虽出生甘州大户嫡小姐,但自小学的也不过是女红、琴棋书画和相夫教子那一套。再出挑一点,就是把后宅管理好。
她嫁给老侯爷当继室后才发现,侯府不过是个空壳子。
到了老侯爷这一辈,侯府毫无建树,更无功勋。没有实权不说,连家当都不够看。
这些年,时老夫人搭进去自己不少嫁妆,也动用了不少先夫人的嫁妆,才勉强维持侯府的体面。
眼看自己一天天力不从心,唐氏又是个不管事的。
想着兴哥儿始终是温姨娘的血脉,以后温姨娘肯定是站在兴哥儿这头,所以把掌家权给了温姨娘,也算全了对娘家人的一片情谊。
她琢磨着,温姨娘就算昧了些东西,也是左荷包挪右荷包,终究都会落入兴哥儿之手,所以才放任不管。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兴哥儿死了,起哥儿成了嫡子。
温姨娘不止不会助力起哥儿,还有可能使绊子。
时老夫人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她是想夺权,但她希望的是二房兴盛。
只要二房兴盛,顺利袭爵,那她何苦内耗?自然是希望整个侯府都能有所发展,最好是所有族人都来帮衬他们二房。
说到底,她是自私了些,目光短浅了些,但她盼着侯府兴盛也是事实。
时安夏正是知道祖母的心思,才跟她苦口婆心讲这么多。
上一世,时老夫人成功让儿子时成轩袭了爵位,成为新一代容安伯爷。
没错,当朝侯爷没有功勋不能完全世袭爵位。
皇帝为了制衡,会让其降级,一点一点削弱老牌勋贵世家的势力,直至最后完全没落,成为历史的尘埃。
时成轩袭爵以后,没两年就惹出了乱子无法收场。
当时还是晋王侧妃的时安夏顺势进宫求得皇帝换人,直接把大伯时成逸提上来做了这容安伯。
时成逸也争气,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手段,哪怕倾尽族内最后一滴血,也要一路护着时安夏走向巅峰。
其实最后结局,也的确如老夫人所愿,整个侯府族人都来帮衬了他们二房。但她没有看到那一天。
时安夏深知,侯府之人不是没有血性,更不是没有才华,而是被时老夫人这样目光短浅的妇人折去了翅膀,限制了发展。
她瞧着时老夫人一脸动容,便知对方被打动了。
她继续画饼,“武学有天分的,可走武将之路;行商有天分的,便可为家族赚钱。咱们生得好时候,当今皇上允许为官的行商。只是各世家好面子,觉得行商丢了权贵的脸面,都只暗地进行,终究成不了气候。但孙女不这么想,孙女穷过,知银钱有多重要,更知谁也不会嫌银子多。所以孙女想做那独一份的皇商。”
皇商!时老夫人听得两耳发麻。虽也知孙女在给她画饼,但这不耽误她畅想未来美景。
尤其瞧见孙女谈吐冷静稳重,行事有条不紊。这颗充满疑虑的心,渐渐落了地。
她心潮澎湃离开了夏时院,向着身旁跟着的李嬷嬷道,“去把邢妈妈叫来,温慧仪这账是该清一清了。”
第34章 祖母知我是个狠人
北茴低声问,“姑娘,这回老夫人该心甘情愿把掌家权交出来了吧?”
时安夏笑着摇头,“难!你不懂祖母是个怎样的人。但饼已经给她画那么大了,她不交心里也很难受。只是这掌家权一旦交出来,想要再收回去就真的难了。可惜这侯府啊,就是个烂摊子!”
“既是个烂摊子,那姑娘为何还想要接下来?”北茴不解。
照她想来,姑娘的母亲是护国公府嫡女,不接这烂摊子,能过得更好,何苦费那心力?
时安夏望着窗外黑沉的天空,喃喃的,“独善其身的确轻松得多啊……”
只是她忘不了大伯的外家一族,上辈子是如何倾其所有助力她;还有大伯母,三叔母,四叔母的娘家,以及时家族中的好儿男们。
侯府是不好,甚至只是个空壳。但对于很多家族来讲,却也是难望其项的世家权贵。
比如大伯的外家祖辈都是商人,有钱,但没有地位。把女儿嫁进侯府,能攀上侯府这门亲事,哪怕在外行商,也诸多受益。
只可惜大伯的母亲难产死了,这份荣耀并没有持续多久。这是他外家许多人心里的遗憾。
时安夏自己也有打算,就这么慢慢规划起来。
让有抱负的儿郎们施展才华,姑娘们嫁得如意郎君,让家族重现荣光,方不负这重生韶华。
至于荣华富贵,权利地位,上辈子争了一生,抢了一世,已经够了。何况,这侯府中其实另有乾坤。
这么想着,心头大定。
北茴还有一点不解,“姑娘为何要把咱们杀人的事情说出来?大爷不是说了,这事要瞒下来,没得污了姑娘的名声。”
时安夏唇畔逸出个浅浅的笑,“放心,祖母会烂心里的。她更怕我污了侯府名声,所以一个字都不会透出去。尤其现在温姨娘已经不被她信任。”
北茴埋怨起来,“姑娘您也是,人分明是我杀的,您做什么非得往自己身上揽?”
“因为……我连人都杀过,祖母便知我是个狠人,不会轻易来惹我和母亲了。”
次日,时安夏禀过母亲,说要出府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