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秦颂(336)

侍女笑着把扶苏推进府。

鹤华忍不住笑了起来。

——到底是嫂嫂带出来的人,连侍女都透着一股子爽利劲儿。

还别说,阿父的目光真的很毒辣,温柔好性的大兄遇到强势活泼又泼辣的嫂嫂,日子过得真的很有意思。

李府一早便安排好了一切。

扶苏梳洗更衣之后,侍从们奉上简单但滋补的菜肴让扶苏鹤华垫肚子,两人一会儿要去宫里见陛下,沟通封禅大典的事情,这件事有得谈,万不能空着肚子过去。

两人吃饱喝足,李府已准备好新的轿撵,两人坐上轿撵,一路往章台殿而去。

此时的章台殿,嬴政正在与公卿大夫们商议祭拜宗庙细节。

册封皇太女的诏书已经颁布,下一步便是帝王带着继承人祭拜祖宗,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祭祀,戎是打仗,祭祀宗庙的事情万万大意不得。

“陛下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地方?”

说完哪些时辰该办哪些事,太史令征询嬴政的意见。

嬴政瞧了眼窗柩外半阴不晴的天色,“祭祀之日需是晴日。”

“陛下放心,臣夜观天象,那日必是晴日。”

太史令连忙道。

开什么玩笑?

若连阴晴圆缺都看不懂,还怎么做掌管天文历法与占卜祭祀的太史令?

“可。”

嬴政颔首。

太史令松了口气,拿着文书退回自己的位置。

冯劫站了起来,“陛下,待新年祭祀完宗庙之后,封禅泰山的事情便可着手准备。”

“但在这之前,陛下需定好监国的人选,定好之后,便可让他着手接触朝政,以免陛下走后他因不熟悉政务而手忙脚乱,延误军政。”

“不错,此人至关重要,陛下需慎之再慎。”

冯去疾跟着道。

两人极有默契,没再提昌平君的事情。

——昌平君叛乱是陛下心口一道疤,若不是到了紧要时刻,他们才不会去戳陛下的旧伤疤。

嬴政眼皮微抬,“朕以为,十一的建议很中肯。”

“陛下想让长公子监国?”

李斯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作为长公子的岳丈,李斯在这件事情上极为谨慎,“陛下,臣以为长公子常年在外,不熟悉咸阳政务,只怕担不起这样的重任。”

“若陛下一定要让长公子监国,那么臣请奏陛下,当留几位重臣辅佐长公子,再留几位公子公主一同议政,这样才更为稳妥。”

能压得一众公子公主乖乖听话的人,那必然是“咸阳宫幼儿园院长”蒙毅蒙上卿了!

众人不约而同看向蒙毅。

——蒙上卿,这种事情您应为陛下分忧,当仁不让留下来!

至于他们,当然是随陛下一同去封禅泰山了!

这可是直道修好的第一次是东巡,没有舟车劳顿,只有平坦宽阔的直道,一路赏花观景便能到泰山!

像这种公费陪陛下吃喝玩乐的事情,哪怕不是去封禅泰山,他们也要把机会留给自己!

众人目光全部落在蒙毅身上,蒙毅不为所动。

善解人意且乐于助人的蒙上卿仿佛看不到众人眼底的热切期盼,热闹章台殿陡然陷入安静。

一片死一般的寂静中,冯劫曲拳轻咳,试探开口,“蒙上卿?”

——没事儿,问题不大,蒙毅脸皮薄,只要他好意思开口,蒙毅便不好意思拒绝。

“我自出仕以来,出则参乘,入则御前,何时离陛下左右?”

蒙毅目不斜视,十分好意思拒绝。

冯劫捂了捂心口、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连蒙毅这种老好人居然都不愿当老好人了!

“蒙毅随朕同去。”

嬴政啧了一声。

蒙毅微微一笑,“谢陛下。”

蒙毅不去?

那,蒙恬也行!

众人目光齐刷刷转移,落在蒙毅旁边的蒙恬身上。

“……”

谢谢,他也挺想出去玩的。

嬴政目光变得玩味起来,“可,蒙恬留下。”

蒙恬嘴角微抽。

会心一击是帝王后面的一句话——

“王贲何时抵达咸阳?”

蒙恬眼前一黑。

是的,陛下带了毅儿与上将军巡游封禅,却把他留下来看家。

一瞬间,蒙恬想回北疆修直道的心都有了。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

“阿父让蒙大将军与大兄留守咸阳?”

鹤华顿觉不妙。

倒不是不信任蒙恬与大兄, 而是之前留下的阴影太惨烈,让她一听俩人配合监国,便忍不住想起平行世界的两人的结局。

在平行时空里, 蒙恬驻守北疆修建直道, 大兄被派去监军,帝王派继承人在边疆历练, 让边关的苦寒磨一磨他的性子, 这本是一个好安排, 可偏偏, 大兄的弟弟是胡亥,还有一位寺人叫赵高,再加上被威逼利诱的李斯, 三人联手,大兄自刎, 蒙恬被毒杀。

对于这场惨烈变故, 千百年来史学家们众说纷纭, 有人说大兄因与阿父政见不和,早已失去帝心,让他去北疆,说好听点是监军, 说难听点是发配,所以在胡亥的矫诏到来之后,他才会二话不说便自刎, 让跟在后面想拦他的蒙恬拦都拦不住。

还有一种说法, 是大兄愚忠愚孝, 完全没有继承阿父杀伐果决的帝王政治素养,一封矫诏, 便让他不问缘由提剑自刎,至于蒙恬的劝阻,在他看来都是无用功。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阿父已降诏让他赴死,他还有什么可挣扎的?

两种说法吵了上千年,谁也说服不了谁。

直到现在,大兄自杀的事情还是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只要有人讨论,顷刻间便能上论坛热门。

上一篇: 第一凤女 下一篇: 亡妻追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