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与蒙恬,两颗冉冉升起的将星,继王翦蒙鷔之后的帝国猛虎,所向披靡的将帅之才,才干不在王贲之下。
若无意外,他们将带领悍不畏死的秦军将踏平楚国,助他们誓死效忠的帝王一统天下,可年轻帝王的人生路上出现的最多的便是意外——昌平君反叛。
这个帝王推心置腹的公卿,自由一起长大的玩伴,为了他的故国楚国,毅然决然选择背叛他。
不止昌平君,还有他的发妻,他的枕边人,他长子的生母,也选择背叛。
——为了他们的故国楚国。
昌平君在秦国位高权重,对秦军对楚军的作战计划一清二楚,在他的帮助下,楚军大胜,二十万秦军埋骨他乡,而帝王最为信任的昌平君摇身一变,成为楚人推举的新楚王。
天下格局为之改变。
年轻的帝王勃然大怒。
他被父亲抛弃过,被母亲背叛,亲缘淡薄如他,从亲情上获取的温暖屈指可数,但在友情与君臣情上,向来苛待他的老天似乎终于开了眼,给了他挚友与心腹,可现在,他却被心腹挚友背叛,背叛的代价是二十万秦军的性命,是奄奄一息的楚国死灰复燃,他的挚友成了他要置之死地的仇敌。
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是将你原本拥有的东西一点一点撕碎。
如果不曾拥有,那你便不会有所期待,可你若被人真情实感拥护过,被热切的目光注视过,被力排众议支持过,那你怎么可能不对他以诚相待以心托付?
可被你这般重视这般信任的人,却成插在你心口的一支利箭。
——来自心腹之人的背叛最为致命。
帝王连夜出宫,请称病在家的王老将军重新掌兵。
六十万大军兵发楚地,才将楚人彻底消灭,可胜利的凯歌传到咸阳,为大秦南征北战的老将军也油尽灯枯,不过数日,便撒手西去。
老将军原本可以寿终正寝的,埋骨他乡的二十万儿郎原本也可以衣锦还乡,可是他们没有,老将军为将大秦旗帜插在楚地耗尽最后一滴心血,无数关中儿郎永远长眠他乡。
可这样的背叛只是一个开始。
华夏之地上的第一位皇帝,他的一生都在被背叛,被辜负。
当他终于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南击百越,北征匈奴,创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秦王朝之际,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他将后事托付给他的心腹之臣,让他们辅佐自己的长子扶苏。
哪怕被昌平君和枕边人联手背叛,长子扶苏依旧是他寄予厚望的继承人。
——成熟的政治家会雷霆震怒,但不会搞迁怒。
“让你大兄回来,继承帝位。”
小女儿鹤华俯在他床畔泣不成声,他拍拍女儿的手,心中满是遗憾,“可惜,朕不能看你风光出嫁。”
更可惜的是,这个小女儿是最像他的孩子,他却不能将她推上帝位。
——因为没时间。
他没有足够的时间为她铺路,为她扫平一切障碍,所以她只能是公主,是始皇帝陛下最为宠爱的公主。
不幸的万幸,他将帝位托付给扶苏,她与扶苏素来要好,她的才干会被扶苏看到,哪怕不能执掌大秦,她也不会碌碌终生。
她是大秦最为耀眼的明珠,她的存在不应该是作为装点大秦的珠子,而是照亮大秦的明灯。
可他却再一次被辜负。
长子扶苏辜负他的期望,心腹赵高更改遗诏,心腹李斯被迫推举胡亥登基为帝,忠臣良将被屠之一空,他的子女除却胡亥之外全被屠戮。
他最喜欢的小女儿,最像他的小女儿,他最遗憾的小女儿,死得最为惨烈。
——因为他的宠爱,因为只有她在坚持他的遗诏,她要送扶苏登基,天下任何人都可以辜负他,但她不会。
她对得起他的偏爱,更对得起被他一手养成的性格,大秦的明珠不是装饰品,而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阿父,您该醒了。”
黑暗中,他听到一句话,“大秦海晏河清,盛世长宁,您该回来了。”
帝王眉头微动,缓缓睁开眼。
——大秦的明珠从不辜负大秦,而他的女儿,也从未辜负他。
第137章 番外—嬴政6
嬴政眉头微动。
这个声音熟悉得很,是他听了十几年的小女儿的声音,从最开始牙牙学语,到后来有女初长成,玉珠落盘似好听。
但现,这个声音似乎与之前有些不同,少了些清脆懵懂,了几分干练果决,像是清冽风,顷刻间吹散萦绕在山川之中的薄雾。
十一……长大了?
嬴政缓缓睁开眼。
入目是一张极其熟悉但又极为陌生的一张脸。
是十一脸,但不是他所熟悉的十一的脸。
嬴政蹙了蹙眉。
记忆里十一十四五岁,脸上带着尚未完全褪去婴儿肥,一双凤目像,但到底幼,所以远不及凌厉,带着点娇憨天,像是关之地蔚蓝天际,一眼望去满是晴空。
但现,那双眼有过阴霾痕迹,垂眼看人时,哪怕满眼是欢喜,可欢喜里也裹挟一丝不易察觉忧伤。
嬴政掀了下眼皮。
——作为大秦最尊贵公主,不应该有忧愁。
“十一——”
刚出口,嬴政声音微微一顿。
——这并不是病入膏肓声音,是数前正当壮声音。
那时候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出兵关,横扫六合,四海俯首,九州称臣,是功盖三皇五帝始皇帝陛下。
可天下归一,也病来如山倒,巡视沙丘之际,意识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