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他口是心非(38)

作者: 千山绿雪 阅读记录

老翁心中大骇,颤抖着将指头伸到儿子鼻下,人已经没了鼻息。

一石激起千层浪。

那天围观者众多,岑布政使为了自己的名声纵容衙役当街打死秀才的事引得群情激奋,很快有学子集体到臬司衙门前请愿,要求夏按察使彻查此事。

夏父安抚完学子,匆匆赶到岑家,却得知岑父仍是去了藩司衙门。

夏父匆匆而来,见岑父仍在处理修坝的事,不由得说:“门外找岑大人讨说法的人围的水泄不通,你倒是真胆大,还敢到衙门里。”

“这段时日麻烦夏大人了。”

岑父见他来了,冲他作揖,“只是公务还是要处理的。”

他心中还怀疑夏父,不动声色地说:“这一环扣一环,像是有人在背后操盘。”

夏父与岑父共事多年,自然知道他的脾气秉性,劝道:“不论如何,闹市打死身有功名的人,岑大人还是要给个说法。”

岑父点点头,应下此事。

衙役被关进大牢,却咬死了是自己的过失,什么都不说。

而当日与被打死的秀才坐在一桌的几个纨绔,却难得地仗义,陪着那白发苍苍的老翁状告布政使纵容衙役行凶。

城中人再提及此事,自此风声鹤唳讳莫如深,再着人去悄悄地查,反倒什么都查不出来了。

局面难看得很。

裴朗宜在黄庄的眼线,在此时像是就此断了一样,再也没有消息。

他毫不犹豫地传密信给皇上,整理了一下手头零碎的线索,一不做二不休,亲去查了那臭名昭着的古怪禅房。

晋明琢那几日,也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到底是谁能这么只手遮天。

即便她自六年后而来,即便她得知往后的大致脉络,还是什么都改变不了吗?

她坐在廊前,瞧着天上皎洁的月,深深地叹了口气。

好想阿宜啊。

并非与她举案齐眉,赌墨泼茶,而是能与她嬉笑怒骂,叫她信赖依赖的那个人。

那个知故而不事故,脸皮厚如城墙的,二十五岁的裴朗宜。

这时有微风拂过,带着几分凉意。

满庭寂静,晋明琢看了看天,却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

岑父接连受挫,想起裴朗宜的那一卦,自然怀疑身边的人。他暗中调派人手,明面上在谣言处碰了壁,私底下查出了劳工的工钱确实受到了盘剥。

水至清则无鱼,上头的人懂这个道理,岑父自然也懂,他播出的银子本就比实际的工钱富余,本是心照不宣的事,只要叫劳工们到手的钱与宣称的一致,余下的谁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却不想那银子被盘剥地厉害,到劳工手里的虽不至于坊间说的十之一二,却也只有定下的一半左右。

岑父拿到这手情报时,气得手微微颤抖。

他站在坝上,看着风起云涌的天。

表里不一的流言、当街打死秀才的草菅人命、克扣劳工的中饱私囊......

一桩桩一件件,逐步地把他推上风口浪尖。

焉知中饱了谁的私囊,打死人的又是谁?

云彩终于承受不住雨的重量,噼里啪啦地落下来,不是那细密的小雨,而是豆大的,打在人身上生疼的雨点。

一旁回这消息的人见布政使看着施工的盛状,一动不动,在一旁劝道:“大人,下雨了。”

岑父这才回头,不忘吩咐道:“叫他们收工。”

“是。”那人领命去了。

岑父顶着雨往前走,没走几步,又有人慌慌张张地来,见到岑布政使,忙道:“不好了,大人,不好了......”

他一边躬身,见岑父没打伞,又去给上司打伞,话却说的吞吞吐吐。

“慌什么,你说就是了。”

“柳大人和那几个衙役,都在牢中死了。”

岑父心中一惊,脚步也跟着顿住,接着想到了什么似的,面色一变,加快了脚步。

待他赶回藩司衙门,晋父已经等在那里,焦急地来回踱步。

两人到牢中,仵作检查完尸首,确定几人皆因中毒而死,中的还是同一种毒。

细细问过饮食,晋父在一旁叹了口气,“岑兄,你这衙门里,漏的跟筛子似的。”

岑父不言,静默了片刻,突然道:“坏了,查账。”

库房内,岑父亲自过目了自修坝以来,所有的开支账目,账房在一旁陪着,补充解释。

算盘打了半晌,岑父在不起眼的一处顺藤摸瓜,果然揪出了假账。

账房却浑然不知,看了那惊人的漏洞,也是后怕的很,忙不迭地扣头告罪。

“罢了。”岑父摆摆手,站起身来。

“老鼠可吃不了银子。”

晋父毫不意外,饮了口茶,“在你眼皮子底下,种种构陷做的这么仔细,真是手眼通天。”

那是他女儿最近喜欢的雀舌,不知怎么的,姑娘转了性子,口味都变了,以前喜欢的碧螺春说不喝就不喝了。

甚至也没听她再念叨岑家的孩子,反倒跟小王爷走得很近。

小王爷这孩子虽看着不着调,实则却是个有本事,有分寸,又孝敬的孩子,虽相隔千里,却经常回京看望太后。

那次回来时还带了个鲜艳的毽子来着,在晋原城里还真没见过,一看就是小姑娘喜欢的玩意,该不会是送给自家女儿......

晋父心中一惊,猛然抬头,端着茶盏的手猛的一抖。

布政使手下手眼通天,见到那毽子毫无波动。

“大人可是想到了什么?”岑父看过来。

晋父忍着心中的波澜,将茶盏稳稳地放回桌上,看向岑父,说道:“岑大人,我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