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腹黑相公美如花(1149)

作者: 蓝莓味果酱 阅读记录

不过楚王府这些人,多年来在西北之地作威作福,称王称霸,没少欺压百姓,流放了,西北百姓一片叫好之声。

剩下的参与之人,不论主犯从犯皆是死刑,家眷流放。

安平伯父子也在其中。

四公主的孩子没了,萧君澜中了一箭,关在萧王府。

对于这二人,皇上和萧王到底是留了一条命,二人流放边陲。

她二人,一个刚刚小产,一个身上有伤,身体都很差,能不能活着走到边陲都难说。 loadAdv(5,0);

萧君澜接受不了这个结局,闹腾着要见萧王一面,萧王没有见她。

太后也整天嚷嚷着要见叶清清,叶清清倒是见她了。

沈从安护着叶清清来到大牢时,太后满身脏污,正被魏大夫人和魏二夫人按在地上打,魏嬷嬷护在太后身上,替太后挨了不少的巴掌。

太后却不领情,狠狠地推着魏嬷嬷。

叶清清二人进来,几人才被狱卒呵斥分开。

对于这样的场景,狱卒已经习以为常了。

看到二人,魏盛一第一个冲上来,抓着门框,急切道:「四公主的孩子真的没了?」

后来四公主被带走,他们并不知道如何了。还抱着一丝幻想,希望孩子能够保下来。

「没了。」叶清清道:「她也不是四公主了。过几日就要流放去边陲。」

魏盛一失魂落魄的跌坐在地上。

魏大夫人恨得又扑上去,扇了太后好几个巴掌。

太后被打的脸颊高高肿起,满身血污,狼狈不已。

叶清清二人冷眼看着。

魏大夫人打够了,魏嬷嬷才蹒跚着扶起太后,太后甩开她,自己踉跄着走到门边,死死的瞪着叶清清。 loadAdv(5,0);

她声音干哑难听,神色疯癫如同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你说滴血认亲不准确,是假的吧?只是你骗那个蠢货,想让她招供的是不是?」

太后从魏嬷嬷那里知道的,却不愿意信。

这么多年来,扶持楚承嗣是她唯一的信念。若楚承嗣真的不是太子的子嗣,那她所做的一切,岂不是成了笑话?

叶清清也不多言,找来几个狱卒和魏家人的血,当场又演示了一遍。

太后顿时疯了。

「不可能!哀家不信!」她疯狂的抓着自己的头发。

叶清清淡淡看着她,「是你的执念,害了你自己,害了魏家,害了这么多人。」

「是你骗我!」太后大叫。

叶清清摇头,「信不信随你。」

太后还是不愿意相信,魏家人比她还接受不了。

太后为了自己的私慾,害得他们满门被斩。

护国侯夫人领着两个儿媳又冲上前撕扯太后。太后在癫狂中,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狠狠地推开护国侯夫人,护国侯夫人后脑勺撞在墙上,立时咽了气。

「娘!」魏大老爷和魏二老爷大叫一声。猩红着双眼,冲向太后拳打脚踢,不再留手。 loadAdv(5,0);

叶清清转身离开,没有再看。

当天夜里,牢里传来消息。太后和魏嬷嬷被魏家几人活活打死了。

死之前,太后嘴里还念着她不信。

第二天,魏家人和楚王妃一行人行刑。

叶清清去看了。

叶清清坐在马车里,沈从安在她旁边,江楚行兄弟坐在对面。

透过车窗,看到楚家三人和魏家一众人,一个个的被押到刑场上,低头跪下。

围观人群,冲着他们扔着烂菜叶。

一个臭鸡蛋,砸中了楚承嗣的脑袋,腥臭的液体顺着他的眼睛流下。他狼狈的避开脑袋,转头不期然的看到了叶清清的马车。

四目相对,楚承嗣忽然激动起来。

直到此时,他都以为叶清清是喜欢他的。

他呜呜呜的挣扎着要起来,被士兵按住。楚闻歌见了,顺着他的目光瞧过去,看到了江楚行。

楚闻歌也激动起来。流着泪看向江楚行。

江楚行微微叹了口气。

刽子手手起刀落。 loadAdv(5,0);

人头落地的一瞬间,沈从安伸手捂住了叶清清的眼睛。

叶清清扒拉开,「我不怕。」

沈从安指指她的肚子,「吓着孩子了。」

叶清清撇撇嘴,准备放下窗帘,眼角突然瞥到一抹有些熟悉的身影。

是魏琳琅。

魏家唯一的幸存者。

魏琳琅穿着一身普通的棉裙,带着面纱,在人群中,冷漠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护国侯、魏盛一、安王……

她看着曾经的至亲一个个砍了脑袋,没了性命,心却没有一丝波澜。

在安王府所经历的一切,魏家人的冷漠,让她的心早就死了。

她甚至要感谢这些人。

【麻烦您动动手指,把本网站分享到Facebook脸书,这样我们能坚持运营下去】

第1029章 不要再相见了

loadAdv(4, 0);

如果当初魏家收留她,她留在魏家,今天就要随他们一起死。

如果安王没有那样对她,她留在安王府,还是要死。

她搬去清凉寺,反而是留了一条命。

皇上没有杀她,只是下旨废了她安王妃的身份,仍让她待在清凉寺里。

魏琳琅知道,她这一辈子,只能守着青灯古佛过了。

可她已经很满足了。

对比起魏家人和安王,好歹留了一条命不是。

魏大夫人和安王或许是看到了她。前者眼角流下泪水,眸中有欣慰有悔恨。

安王则有些疯狂。

不管他们是什么心情,魏琳琅都不在意。她亲眼见证一个个亲人的死去,然后冷漠的转身离开。

马车里,叶清清见她走远,才放下车帘。

上一篇:春鸢 下一篇:青史为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