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腹黑相公美如花(243)

作者: 蓝莓味果酱 阅读记录

蓝氏摆摆手,又已丫鬟端来一个盒子,打开盒子,周围一片抽气声。是一整套的琉璃首饰,这会儿琉璃稀罕,这么一套琉璃首饰,少说要四五百两的银子。而且有钱难买。

看到这一套琉璃首饰,许多姑娘眼睛都红了。做不成罗家的少夫人,能得这一套琉璃首饰,也不白来一趟。

大伙儿跃跃欲试。

孟萱兴冲冲的拉着沈如月去抓纸团,「我的是三十一,你的是多少?」

「十九。」沈如月展开纸团。

「唉,我们两个不是一队啊。」孟萱可惜。来的人女多男少,又都是一起抓的,什么组队形式都有。两个姑娘的相对多一些。

「十九啊,我这也是十九呢。」罗晏秋拿着手中的纸条凑过来。

「啊?」沈如月脸有些红,她以为自己会和某个姑娘组成一队。

罗晏秋倒是挺满意,「熟人好办事。」

赵言蹊一巴掌拍他脑袋上,「怎么说话呢?」

没能和罗晏秋抽到一队,其余姑娘恼怒之余,还有些死心。她们以为这是蓝氏安排的,否则哪有那么巧。

叶清清和孟萱也是这么想的,两人对视一眼,看向蓝氏。 loadAdv(5,0);

蓝氏的表情却很震惊,她走过来,瞧瞧了二人手中的纸团,满脸的姨母笑,「竟让你们抽到了一队,当真是有缘。」

沈如月还不清楚这场宴会的目的,闻言并没有多想。罗晏秋是真情了,拢了拢眉,瞅瞅他笑的眼角细纹都出来的亲娘,再瞧瞧一无所知,略带羞涩的沈如月,心头微微一动。

孟萱靠近蓝氏耳畔,「舅母,不是你安排的啊?」

「不是。」蓝氏摇头,略提高了声音道:「和谁一队,全看缘分。」

她这是告诉大家,她没有动手脚,沈如月和罗晏秋抽到同一数字,是他们自己有缘。

孟萱用胳膊碰了碰沈如月,「那真是上天注定啊。一定让表哥把琉璃首饰给你赢回来,赢不到的话,让他赔你一套。」

「表哥,你不是一向自诩聪明,到你表现的时候了。」

罗晏秋拍了拍胸脯,「沈姑娘放心,都交给我了。」

沈如月被打趣的双颊通红,捏着手帕不说话。

很快大家都抽完,孟萱和一个姑娘组了队。赵言蹊运气比较差,那么多姑娘没组到,和一个男子组了队。

两个大男人相看两厌,他的队友嫌弃道:「我不想和男人组队,那么多的姑娘,怎么就抽中了你!」

第221章 你……后悔嫁给我吗?

loadAdv(4, 0);

「你以为我想。思兔」赵言蹊道:「别叽叽歪歪了,咱们努努力,得第一,把奖品给拿了。到时候一人一半,你送去讨姑娘芳心不是更好?」

那人撅撅嘴,唉声叹气的和他去找雪人了。

「相公,我们也走吧。」叶清清推着沈从安往花园走。

像她们这种刚成亲的小夫妻或者订了亲的人,想要参加的话不用抽纸团,直接两人一组。

她们两个走在后面,罗晏秋和沈如月已经走远了,沈从安问:「罗夫人......」

叶清清点头,压低声音道:「罗夫人看中月儿了,你觉得罗公子怎么样?」

「不怎么样。」沈从安臭着一张脸,「幼稚、浮躁、粗心大意,乳臭未乾......」

叶清清止不住的笑,「月儿总是要嫁人的。依你这么说,世上就没有能配的上她的人。」

沈从安沉默了下,轻声道:「以前我不能动,家里只靠娘撑着,月儿和望儿跟着吃了许多的苦。」

「望儿是男孩子,我不担心,月儿是要嫁到别人家的,我希望她能找到一个宠她、爱她、对她好的如意郎君。要夫君上进,公婆和善,妯娌姑嫂相合,家境倒是其次。」 loadAdv(5,0);

陈氏的惨痛经历,让沈从安清楚,嫁人不只是嫁的那一人,还有他的家庭。

「我明白你的心情。」叶清清道:「只是未来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目前而言,罗晏秋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他是独子,没有兄弟姐妹,月儿无需和妯娌争风吃醋。罗夫人和义母都喜欢她,与萱儿也处的来。」

「罗家家风清正,内宅乾净。」罗晏秋条件是真的好,无怪乎那么多女孩子想嫁他。

沈从安的脸色好转了些,仍然不大乐意,「月儿还小。」

叶清清噗嗤一笑,「只是让她们自己先接触接触,哪里现在就要嫁了?」

沈从安冷哼一声,「这还差不多。」

「娘还不知道呢,知道了估计和你一样的反应。」叶清清笑道:「天底下,绝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女儿能嫁个好人家,得到夫君公婆的疼爱,平安喜乐一生。」

叶清清只是有感而发,沈从安心却被触动了一下。

叶大海和宋金花属于那绝少一部分。能把女儿嫁给残疾濒死的他冲喜。

没有人替她考虑过。

他希望月儿夫妻和乐,公婆温善,生活美满。叶清清呢? loadAdv(5,0);

自己和娘怎么对她的,她幸福吗?

想到最开始自己的冷言冷语,陈氏的横眉冷对,沈从安心一抽,忽然就有些心疼了。

「你……后悔嫁给我吗?」沈从安轻声问。

「世界上又没有后悔药。」叶清清挑挑眉,道。

沈从安失望,「那还是后悔了?」

叶清清弹了一下他的额头,「胡思乱想什么呢?世人千人千面,生活千姿百态,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各不相同。」

「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就挺好。」叶清清弯了弯眼睛。

「真的?」沈从安抬眸,仔细盯着她。

上一篇:春鸢 下一篇:青史为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