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腹黑相公美如花(494)

作者: 蓝莓味果酱 阅读记录

萧王和陆沉,两人脾气一个比一个古怪,对他还一点都不恭敬,时常把他气的半死。偏偏他还就喜欢找两人说话。

有时候,皇上也反思自己,是不是有点犯贱。可一想到,两人都不在京城的那些年,他连个喝酒聊天的人都没,那种孤寂,后宫添再多美人都无法弥补的。

最近几月,难得两人都回了京,虽时时挨气,但皇上觉得,自己反而越气越年轻,每天都容光焕发。

萧王每惹他气一次,趁着吵架的时候,他能把积郁多年的郁气给发出来,吵完之后,那叫一神清气爽。哪怕大部分时候,都是他吵输。

陆沉脸一板,「微臣是这种人吗?旧瓶装新酒,皇上打开闻闻就知道了。」

皇上好奇的打开酒坛,顿时浓郁的酒香飘出,闻着就好喝。

「这酒,似乎确实不一样啊。」皇上惊奇道。

「尝尝。」陆沉道。

小太监拿来酒杯,倒了一杯,皇上接过,先在鼻尖闻了闻,后轻轻抿了一口,一口入肚,酒味绵长带着淡淡清香,皇上赞叹道:「果然是好酒,这次倒是冤枉了你。有了好酒,还想着朕,不错。」

皇上说完,一仰头,把剩下的酒都给喝了。皇上也是个爱酒之人,只他每日国事繁忙,不能如陆沉那般洒脱,想醉就醉。最多就每天吃饭时,来上一小杯。 loadAdv(5,0);

见皇上赞不绝口,萧王来了兴致,「给本王也倒一杯。」

小太监麻溜的给他也倒了一杯酒,萧王一口闷了,咂了咂嘴,「确实不错。知道陆侯爷从哪里弄来的,等会儿给本王送几坛去。」

陆沉翻了个白眼,萧王现在跟他,也不带客气的。

御书房里弥漫着酒香,里面的几位大臣,虽说不是嗜酒如命,但像他们这种,平时酒宴没少参加,多少都能喝点,光闻着这味,就知道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好酒。

一个个眼馋起来,只是没萧王胆子大,敢直接开口要。陆沉见了,笑道:「给几位大臣,也都来一杯。」

小太监看向皇上,皇上摆了摆手,陆沉都开口了,他自然不会扣扣索索,显得小气。

几位大臣一人一小杯,酒下肚后,皆是精神一振,满口子的夸赞。

陆沉一脸的得意,这时才道:「皇上,微臣有些事,想单独和您说。」

皇上正在兴头上,挥挥手,让小太监和大臣们都退下,只留下李德忠和萧王。

「什么事,说吧。」皇上道,冷哼一声,「朕就知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亏他还真当是给自己送酒来的,到头来还是有事相求。 loadAdv(5,0);

陆沉捏着胡须微微一笑,「皇上先别急啊。微臣这次来,真不是求您办事,而是给您送银子来了。」

「哦?」皇上挑挑眉。

陆沉问他,「皇上觉得这酒如何?」

有一说一,酒是不错的,皇上点头,「比进贡的还要好些。」

陆沉笑道:「微臣想卖这酒,到时候给皇上一成的利润。」

皇上惊讶的看着他,「你有这酒的配方?」

「我是没那本事。」陆沉笑道,「这酒是叶丫头弄出来的。她就喜欢捣鼓些小玩意,这不,缺钱了,就弄出这酒来,想挣些钱。」

陆沉说的随意,皇上和萧王更讶异了。他们对叶清清有些了解,那也都是靠手下调查得来,并不全面。只知道叶清清医术高超,却没想,她连酒都能酿。

陆沉之所以说出来,也是替叶清清涨涨脸。想让萧王知道,除了那一层身份外,别的方面,沈从安能娶叶清清为妻,绝不吃亏,反而是占了大便宜。

「你们缺钱?」萧王问沈从安。

沈从安轻轻点头,「娘子和先生要办书院,缺钱。」

第450章 相处之道

loadAdv(4, 0);

「缺多少?」萧王问。语气中带了一丝不满,缺钱不会跟他讲吗?还要叶清清大着肚子去酿酒,万一有个好歹,受伤了怎么办?

沈从安顿了顿,「具体还不知道。」

图纸没出来,准确数目无法计算,最少也还缺个五六万两。

萧王剑眉一皱,「缺钱了,就去王府拿。」

陆沉拍了拍沈从安的肩膀,笑道:「我就说吧,这点小钱对于王爷来说,不过是毛毛细雨,就是你们,顾忌太多。」

萧王眉头抖了抖,没反驳他。

沈从安道:「多谢王爷。只是不用,卖酒顺利的话,钱能凑齐。」

又不是一下子就要拿出来,那么大的书院,最起码要建个大半年才能好,只要后续银钱跟上就行。

大半年的时间,足够把酒水生意做起来了。到时候,就不会再缺钱了。

这是叶清清的意思。能不问萧王府拿钱,就不拿。他们自己,又不是不能挣。 loadAdv(5,0);

萧王眉头拧紧,显然是不赞同沈从安的话,但见沈从安坚持,他并未再说什么。

皇上听明白了来龙去脉,用手敲了敲桌面,笑道:「叶丫头倒是能干,酒水也能酿,卖酒好说。只是才上交一成利润,太少了。酒税都不止这些,起码要五成……」

皇上也明白,酒水是暴利,特别这酒还是前所未有的好喝,一经问世,必然会引起轰动。挣到的钱,真不是一个小数目,皇上也不由得心动。

他的小金库,最近老被萧王和陆沉打劫,已经瘪了很多。这送上门的银子,当然能捞一点是一点。

陆沉目露鄙夷的看着他,「你都多大的人了,好意思和一个小丫头争?叶丫头辛辛苦苦,挺着大肚子,差点动了胎气,才研制出这酒水配方。」

上一篇:春鸢 下一篇:青史为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