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完全躺不平是吗[快穿](180)
话刚说完,江恒烟脚下一滑。
钟逾赶紧拉住她,将人扶稳:“小心点。”
江恒烟自责道:“我太笨了,路都走不好。”
钟逾表示理解:“你只是不习惯。”
她活太久,什么路都走过,可江府的姑娘不一样,无论是否被长辈宠爱,都不用劳作、不能出门,她们只走过江府里平坦的石板路。
“我会专心的!”江恒烟一脸认真。
钟逾顿时有些无言t以对:“走个路……倒也不用跟自己较劲……”
因为江恒烟不习惯山路,钟逾只能慢下步子,一路上走走停停。
大约半个时辰后,路边的翠竹越来越多,当她们走过最后一段青石板阶梯,一座寺庙出现在前方。
寺庙门口守着几个和尚,当和尚看见来人,其中一个和尚走过来问:“几位施主可是来自平川县江府?”
江恒烟答道:“正是。”
和尚说:“你就是江恒烟姑娘吗?本寺已为江姑娘的七日祈福准备好一切,请随我来。”
江恒烟点头:“劳烦小师傅带路。”
在和尚的带领下,众人进了寺庙。
和尚先带钟逾和江恒烟去了正殿,给她俩一人发了一根香,让她们简单地拜了拜。
随后,和尚带她们去了一个侧殿的门口。
和尚说:“江姑娘,这里是观音殿,每日卯时开门,也是江姑娘祈福之地,本寺已为江姑娘准备了九九八十一篇经文,希望江姑娘接下来七日好好诵读经文。”
过了观音殿,和尚带他们到了后面一个小院子,说:“这些寮房是诸位女施主后面几日的住处,若是要用斋饭,需要诸位去厨房取,但是过了饭点就只有馒头……”
听着和尚滔滔不绝的介绍着,钟逾弄清楚这边是她和江恒烟连同丫鬟婆子们住的地方,男家丁们另有院落居住。
钟逾打量着院子里一圈寮房,这里的寮房大小都一样,区别是作为“主人”可以一个人一个房间,丫鬟们就得两个人挤一间了。
安顿完钟逾一行人,和尚告辞。
翠花送了送和尚,回来时将小院子的门合上。
江恒烟这时候开口说:“我要焚香沐浴,明天就开始祈福,七妹,你与我一同祈福吧!”
南晋的婚前祈福主要是祈祷平安——婚礼平安、未婚夫平安、父母公婆平安、早日孕子。
江恒烟觉得都祈福这么多了,那再加个钟逾也没差。
最好是钟逾跟她一块祈福,驱一驱她身上的病气,十几岁的姑娘,总不能一直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不是吗?
她要嫁人离开江家了,而“江恒逾”也有十三岁,过不了两年,父亲肯定会给她定亲……可是父亲一直不喜欢“江恒逾”,江恒烟有些担心“江恒逾”未来的处境。
谁知钟逾婉拒:“祈福就算了,我就留这里吧,正好我想看看书。”
江恒烟蹙眉:“九妹,你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多为自己考虑呀!”
钟逾坚持道:“我自有打算,你别担心。”
江恒烟后面有自己的事做,根本顾不上她,想来想去只能说:“那好吧,后面几天我没法时常照顾你,但你要顾好你自己,不要乱跑,有事就找随行的丫鬟婆子,万事小心。”
女主对她笑了笑,答应下来:“好的!”
……
次日一早,江恒烟去观音殿祈福,钟逾先抱着本《礼经》背了一会儿,背完以后,她直接溜出院子。
院子里的其他人没管她,就如在江府一样。
个别丫鬟婆子看见她离开也会寻思——这位姑娘要跑能跑哪去?还不是在寺院几个佛殿转悠!寺庙外面荒郊野岭的,她能跑出去?绝不可能!
钟逾先从出了住宿的院子,绕到厨房找和尚要了几个馒头,然后跑到后院的马棚找江家的马夫要了一匹马。
马夫本来还不肯给她马,但实在拗不过她,反正来的马夫不止一个,他们都看着是钟逾借的马,到时候丢了也能帅锅给她,最后也就借了。
钟逾得了马匹十分高兴,她牵着马出了后门,顺着山路而下。
之前上山的时候他们是走的前门那条山路,现在下山,钟逾是从后门的山路下去的,她明显感觉后山这条路短一些。
下山本就比上山快,这匹马也很乖,因此很快就到了山下。
站在山脚,钟逾望着前面的路,并不知道会通向哪里。
去哪儿都行,钟逾最近在江府实在是憋坏了。
她翻身上马,驱使马顺着小路奔跑,迎面是舒爽干燥的风。
钟逾回头忘了一眼山腰的寺庙位置,把来时的路记住。
马顺着小道跑了一会儿,钟逾看见前面有一条稍微宽敞些的路,而更远一些的道路尽头已经能看到三两间茅草房。
前面应该有个村子。
钟逾被风吹得有些口干,她心里倒是想找人讨口水喝,然而面对陌生的村子,她不敢贸然进入。
她看见前面的路上竟然有一个背着柴的人。
那人还没进村,钟逾赶紧拍马追赶,打算趁着那人还没进村问问他们村情况。
追赶途中,钟逾心里还寻思着怎么称呼对方——小兄弟?老大哥?大嫂?大娘?
从背影看,那人穿着一身粗布衣,背的柴堆得极高,叫人实在辩不出具体的性别年龄。
很快,钟逾的马拦在砍柴人前面。
她拉着缰绳将马剎住,转头一看,终于看清砍柴人的真面目——
这是一个女人,一个面庞黝黑干瘦的女人。
她头发枯黄,眼无神采,额上有几条愁苦的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