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后夫家称帝了(115)
眼看着端午来临,令仪一想到那日还要射粉团,就一阵叹气。
每年端午,无论是宫里还是家家户户,都有个射粉团的游戏,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玩上几箭。
玩这个游戏时,将用艾灰汁浸泡过的黄米角黍剥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粉团,放在平滑的大漆盘中,让人用特制的小弓箭去射粉团,射中者得食。
虽然射粉团不用像上次射杨树叶站得那么远,但粉团也有粉团的难处。
因为是黄米蒸成,粉团表面无比滑腻,一块一块地被切得又小,箭头很容易一触即歪,很难扎进去。
就算是精通箭术的儿郎也不能保证一箭即中,更何况是本就不擅长射箭的令仪。
怕是到时候一群姊妹玩射粉团的时候她又要空手而归,令仪心想。
端午日,家宅所有门上都插满了艾草和蒲剑,庭院也被清扫一新,洒了驱蚊虫的药水,防止毒虫靠近居所。
吃了早食,一家人乘车往洛水边去了。
虽仍是洛水,但同上次上巳节选的位置不同,因为要承载大船与龙舟竞渡,还有岸边几乎全程的百姓,此次选在了更为宽阔的柳湾岸。
令仪算是去得早的一批,但到了柳湾岸时还是被那人山人海的一幕给惊着了。
还是低估了洛阳人对此次龙舟竞渡的热情,令仪心道。
在家仆的帮衬下令仪带着弟妹穿过人群,到了家中事先搭好的棚下,棚中也提前置了冰块和扇车,让热了好一会的令仪终于舒坦了些。
平日不贪凉的她都吃了两碗冰酥酪。
这样的天出来简直是受刑!
也是巧了,崔家隔壁便是郑家,一见令仪过来,郑谙就笑嘻嘻过来讨长命缕了。
令仪将一条缀着金豆子和玉虎的长命缕拿给她,郑谙才心满意足,也赠了她一个差不多的。
洛水上停着一艘华丽壮观的大船,上面竖着玄纁色的龙旗,是陛下事先安排好的船只,待龙舟赛开始时便可以登龙船,享最好的视野。
才跟郑谙说几句话的功夫,王家也来了,不过离她们要远些,一边朝这边走一边摇着扇子,看神色,也是极其厌恶这天气的。
“不敢想,下月我成婚时候会是什么样的鬼日头!”
王窈第一句话便是抱怨,整个人长吁短叹的。
“兴许那日是个阴天,没有这样的鬼日头呢。”
令仪也不敢想,心中庆幸的同时出言安慰了几句。
“希望吧。”
王窈蔫了吧唧地应了一句,几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很快就将今日的主角迎来了。
洛阳百姓正是听说陛下到来,特地过来瞻仰天颜的,见识见识皇家举办的龙舟竞渡。
浩浩荡荡的仪仗到来,人群自觉让开了一条道,在两旁恭迎君主,山呼万岁。
帝后朝着洛阳百姓点头微笑后,领着家眷登了龙船。
在皇家一行人中,令仪看见了新婚不久的郑家七娘,脸色红润地同郎婿并肩而行,偶尔露出拘谨又羞涩的笑,标准的少女怀春。
再转眼,就看到燕锦朝着王窈做鬼脸,将蔫了吧唧的女郎逗笑了。
最后,令仪自然地看到了燕钰,不过他的脸色有些不好,甚至是幽怨。
仿佛在说:为什么你最后才看到我?
令仪有些脸热,讪笑了一声,做出无辜的情态。
燕钰幽怨归幽怨,到底只是发发牢骚,很快又抛却了那小小的不快,自己哄好了自己,重新舔着脸过来朝她笑。
只见兄弟两人去前面问了元宁帝意思,屁颠屁颠地就往这边来了。
紧接着又有内侍传陛下口谕,召几家要臣前去一同共赏,几位亲家自然是位列其中。
想必是为了接下来的龙舟竞渡,燕钰今日穿得简单又利索,一身轻便的玄色衣袍,连护腕也未曾佩戴,窄腰劲瘦有力,双腿修长,满眼欢喜地拱到她身边。
兄嫂看着燕钰这副仿佛狗儿见到肉骨头的模样,一个摇头一个偷笑,崔瑛心中还有些矛盾,干脆不再去看。
“走,我们去船上。”
拜见完岳父岳母,燕钰人一扭便到了令仪跟前,牵起令仪的手,面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灿然的眼眸尽管在阳光下也璀璨无比,任谁来都能看出他的欢喜愉悦。
顶着一家人的轻笑,令仪简直更热了,但没有抗拒什么,低低应了一声好,便顺着他的力道走了。
登高望远,站在龙船上,令仪一眼便能将这片水域尽收眼底,上面的一切皆能关注到。
到时自然也能更清楚地看见燕钰。
脑子里蓦地划过这个念头,令仪唇瓣一抿,有些不自在。
她也没有那么想看。
素日关系好的姊妹一同来到了龙船上,郑悠眼眸放光地朝她们笑,在旁人看不见的地方偷偷晃了晃燕锋的手,笑意甜甜地说了些什么,只见燕锋下颚轻点,郑悠往这边来了。
郑悠好似又胖了些,面色也鲜活娇艳,想来这些日子在宫里过得也不错。
船上风不小,偶尔吹得人鬓发微乱,令仪伸手去拨,不经意看见襄王妃贾嫣怨愤难平的脸。
令仪循着襄王妃隐晦的视线望去,看见了正跟侧妃小意温柔的襄王。
此次,太子殿下和襄王虽然已成了婚,但也在世家中挑了些侧妃,不过因为是皇子侧室,身份自然没有特别高的,尤其襄王在皇子中并不算显贵得势,让高门嫡女做小妇,显然是有些强人所难。
因而此次襄王这位侧妃出自杨氏,父亲恰巧是任职与令仪阿父手下,是尚书台的仆射,一个六百石的官,不高也不算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