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15)

作者: 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梨歌看见豆角就两眼放光,这玩意儿她顿顿吃了一个月都不腻。

“多谢大爷,您交给我就行。”

她自告奋勇。

张大爷递过去豆角后就和老李闲聊:

“要去城里儿子家帮忙带孩子,我的玉米只能撂荒了,真可惜啊。还有30来天就能收获了。”

“您老放宽心,您种的老式玉米哪里会有人买?”

老李劝慰他。

“就算丰收了也只有烂在地里的份。”

梨歌:……

爸您是懂安慰人的。

“可那玩意儿吃着好吃啊。”

张大爷很惋惜。

“再说种子公司卖给你们这些年轻人的都是一季绝,哪里像老品种可以一年年留种?”

梨歌忽然灵机一现:“张大爷,您那玉米卖给我吧?”

*

田小洁正在忙着填写给水利局递交的《小龙虾养殖申请表》忽然接到了梨歌电话。

电话里的声音兴致勃勃:“小洁姐,我包了几块玉米地!”

5分钟后她已经和梨歌站在了张大爷家玉米地里。

一望无际的青纱帐郁郁葱葱。

茎杆上玉米藏在层层包裹中。

田小洁到现在还感觉晕乎乎的。

梨歌这是,又开拓了新项目?

再看旁边的梨歌仔细打量,一边细细思忖。

小洁忽然有些惭愧:

梨歌现在已经在考察周围环境了,而她还在质疑。

或许这就是成功者的与众不同吧。

梨歌的确在观察周围。

但她是在排除任何成功要素:

上回选择黑石沟时,她仗着熟悉就没勘察环境,的确是大意了。

痛定思痛,这回一定要确保不能发财!

周围不要黑砾石,

不要河流,

不要幽美山景,

最好没有任何风景!

好在这周围也就是一处小山坳。

往下是村民自建房,往上是莽莽黑松林。

梨歌确保从任何角度拍照都没有美景。

往前拍绕不开那些大树杈。

往后拍则绕不开自建房红、蓝铁皮房顶。

她还是不放心:“小洁姐,你试着拍几张漂亮的照片。”

嗯?

田小洁不明所已但还是拍了几张。

“这边……不怎么好看吧?”

梨歌凑过来一看。

很好。很土。

“既不是荒漠大片,又没法宇航员漫步,这里不太适合复制黑石沟的成功。

”田小洁还当梨歌又要营造另一个打卡胜地,小心提醒她。

梨歌的反应却出乎意料,她笑眯眯点头:“是啊,这里再也不能成功了。”

之后她就可以顺利拿钱了。

第8章 自循环系统

黑石沟。

远处游客们正在拍照。

背沟开阔处一个大坑前。

田小洁神采奕奕跟梨歌聊天:

“造景厂家老板一会就过来亲自帮我们种草,大概30分钟。”

梨歌应了声好,夸她:“小洁姐好能干!”

小洁脸红了红。

不好意思咬了咬嘴唇:“只要打个电话的事。”

她工作这些年只听到过上司的PUA话术,哪里能得到夸奖?

更别提为这种小事。

“那也是因为小洁姐出色的协调能力!”

梨歌现在收钱在即,心情也跟着大好。

小洁脸蛋红了又红。

但人却站得更加挺拔自信:

“其实……我轻易联系到他也是因为这个老板是岷江市生态缸造景第一。”

“好!我们就要用生态缸的概念来营造这个池塘。”

“生态缸?”

旁边挖坑收尾的村长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养殖小龙虾还需要生态缸?”

这好比请五星大厨来切西瓜,

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来装灯泡,

请医学权威帮你挤个黑头,

可以,但没必要。

这回换田小洁腼腆笑笑:“村长,我觉得梨歌说得有道理。”

“行吧。”

村长茫然点点头。

年轻后生们去上大学净搞这些看不懂的事。

其实这也是梨歌刻意安排的。

按道理说养小龙虾要请专业的虾苗养殖公司来帮忙消杀、铺石灰。

可是她选择了更加昂贵却无效的办法——建设生态系统。

为的就是阻止小龙虾养殖后续再有收益。

这回她要防止黑石沟的成功再次复制!

*

赵焰舒是个生态缸老板。

他和徒弟在路上聊天:

“也不知这回是给哪个大老板家里养缸?”

生态缸造价不菲。

一个水缸配下来便宜则几千,贵则几十万,上不封顶。

因此大都在富裕阶层流行。

“给我打电话的是个女孩子。”

赵焰舒回忆,

“付钱挺痛快的。”

都没见到货就付钱,也是天真。

好在他在岷江市经营讲究诚信经营,绝不会自砸招牌。

所以按照约定前来帮那个女孩子种水草。

开着开着导航进了村里。

“不对吧?”

徒弟打量四周,

“是不是导航错了?”

“没错。”

赵焰舒看了看手机上的地址,

“就是李家村。”

道边白杨林立,看不到一座豪宅。

“难道是村里的地主土豪?”

徒弟迟疑着猜测。

车拐过村道。

路边一个腼腆的白衬衫20多岁女孩子在冲他们挥手:“这里!”

徒弟这回傻眼了:“这么年轻的土豪?”

可让他诧异的还在后面。

女孩子带他们去村外的几亩大坑。

那边还站着个年纪更小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