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210)

作者: 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牛哇。

她竖起了大拇指。

不忘给身边林招娣讲解:

“这个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是有均衡的。”

旁边林招娣更迷茫,

还要靠习婷婷小声讲解,

听完后她也竖起大拇指:“你真厉害,什么都知道!”

卓行不忍卒看。

明明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动态均衡理论是老学者提出的两种理论,

被习婷婷糅杂到一起胡说一气。

得,

这两人是倒数第二给倒数第一讲题,

一个敢讲,一个敢听。

他只好咳嗽一声,给在场诸人讲解:

“他研究了一个半世纪的经济史,认为应该按照7到10年周期波动。”

“主要因素是产量、收入两个要素变化影响,产量增加收入增加,投资增加又反过来导致产量和收入增长,除非当时成产力水平限制。”

王法教授神色渐渐郑重:

“梨总说的话大大启发了我。玉米的生产是不是也受到类似的影响呢……”

过去五十年生产力扩大,

玉米收成变高,收入也增加,

这当然就引起市场上的跟风扩大种植。

这种种植又引起产量增长,

总收入也随之增加。

当然这种增长是有上限的,

当达到社会生产力上限时就会正整体收缩,

最后又导致集体的收缩。

“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习婷婷补充。

林招娣再次对她竖大拇指。

这种总结性的废话有什么好高明的?

卓行把目光转到一边去,

不忍心看这两位夸夸群小姐妹上演彩虹屁。

“众所周知,玉米价格变化受到诸多要素的共同影响:其中有农民数量、技术水平、机械投入、集体化管理(公社)等。”

梨歌适时补充:

“有了这个研究,或许我们能统计出玉米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才有不同周期波动……”

王法越发激动,神情甚至可以用亢奋来形容:

“或许有一天整个华国的玉米生产都会因此受益!”

全国都受益,

可是这与我们花不完有什么好处?

员工们摇摇头,

这种假私济公天下为公的事情也只有梨总能干出来。

不管她们怎么想,这项研究轰轰烈烈掀开了大幕:

梨歌对于王法团队的研究,就两个字“打钱!”

他们要怎么研究都不管,

用什么办法研究也不管,

更不干涉,

只勤勤恳恳委托林招娣打钱。

学生们原本因为自己处于三本而很自卑,

可管着她们的林招娣连初中都没上过,

提起她们就是自豪星星眼,

因此她们学术信心反而空前高涨。

招娣不干涉,

每次都不驳回他们团队的打钱要求,

也不因自己投资就要求给亲戚孩子论文挂二作,

更不颐指气使,以金主自居。

因此团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

科研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迅速。

*

搞定了一大花钱项目,梨歌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区域。

她决定开始炒期货。

“梨歌,要慎重啊。”

小洁第一个来阻拦,“我们压根儿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虽然从未接触过期货知识,

但她在商场上待的时间久了难免听说关于期货的传闻,

无一例外都惊心动魄:

某某老板因为炒期货倾家荡产,

强制平仓妻离子散,

公司也全部变卖还债。

“何况那里面鱼龙混杂,跟本不是我们这些毫无根基的散客可以贸然进入的。”

“翻云覆雨,一抬手就几百万不见了。”

“就是换算成硬币打水漂我们都可以打好几天,可是在资本市场一个按钮就没了。”

那不正好?

正合梨歌心意。

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不管公司员工们怎么反对梨歌都下定了决心。

无奈杭子安又来缠陆楷:“表哥,你再帮忙拦下梨总吧。”

陆楷抬头:“?”

杭子安吐吐舌头:“是眉眉,天天因为这件事忧心忡忡,吃不好睡不好的。”

即使杭子安这样的门外汉都知道任你公司资金多雄厚有多少资产,

只要进入期货市场一个不慎就是赌注全无。

说是炒期货,倒不如说赌博。

陆楷摇摇头:“或许她有自己的考虑……”

“表哥!”

杭子安央求,

“她毕竟还是个大学生,创业以来一路顺利,不知道资本市场的险恶。”

“可是花不完公司从创业开始就在做农业相关,大豆、亚麻、玉米,这些大宗商品做到最后都会进入金融领域,这也是每一个类似企业的殊途同归,她如果安于现状那就按兵不动,想要成为一个跨国企业就只能选择走向金融领域。”

陆楷的声音冷静而沉沉,

“梨总确实也是这么说的。”

杭子安惊了,他想起眉眉昨天告诉他的会议实况。

梨歌当初的确说过“企业要想更进一步就不能惧怕可能的风浪。”

真是一只暴风雨里的海鸥啊,风浪越大越勇敢。

杭子安不由得在心里感慨。

“所以不用过多干涉,她过去做出了那么多成绩说明她脑子不差,那这次选择就不是头脑发热,肯定有她的原因。”

杭子安喃喃自语。

“是。”

陆楷面露欣慰,似乎很欣慰表弟终于明白了一点经商之道。

“而且她还年轻输得起,对于企业家来说越早栽跟头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