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不完,根本花不完(272)
她作为外行也能猜到一个游戏授权得上百万。
难道系统的圣母光环再次发挥作用?自动感化身边人变成圣母?
不对啊,趣味豆老板到员工感觉都是唯利是图类型,怎么忽然会变好心。
“是没购买过。”钱俊发言,“可是我们想跟您继续下一步合作,这数据太差不好看啊。而且……”
他不好意思嘿嘿一笑:“而且我们公司对我考核,您这数据影响我的奖金。”
原来是这样!
梨歌恍然大悟。
这次不是靠圣母光环,而是靠利益驱动。
钱俊的考核指标和趣味豆迫切希望下次合作的心意导致了这一切。
换句话说,如果自己找一个没有知名游戏的小公司。
找一个没有考核指标的员工,那这一切就不会发生。
可这一切是偶然吗?
自己开出了3亿元的天价就只能找业内大拿,必然会有游戏版权。
而3亿元的天价让对方见钱眼开,想要下一次合作,必然会主动拉客。
说来说去,还是3亿投入太过招摇。
“一切都是太败家的锅!”梨歌失魂落魄念叨。
“不能全怪败家吧。”钱俊在电话那头总结,“这一单成功全靠下沉。”
“拼多多、名创优品、快手这些公司的成功,无一不说明我们的市场在逐渐下沉。”
“俗话说农村包围城市,得下沉者得天下!”
“梨总,还记得吗?当初是您顶着压力定下了下沉的基调。”
“农业快乎足够下沉,所以它才会成功。”
“这一切多亏了梨总您啊!”
第131章 新用户加入
随着在应用商店不断露面, “农业快乎”APP除了中老年客户,已经在年轻人中渐渐掀起风潮:
先是农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发现拿随堂测试题目在上面提问能获得专业回答。
于是这个APP被他们当做做题APP了。
渐渐他们也随手帮别人答题。
可让他们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感谢他们的人是农民!
虽然早就知道这是个农业APP,也知道自己学的是农学,
可是亲眼看到书本知识和生活中的农民发生密切关联时,他们还是忍不住激动了:
太酷了吧?
书本里只有冷冰冰的字眼,
可是在现实中却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是满山遍野的茶树, 是高如守卫的红高粱。
书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落实到现实中居然这么有趣!
看到农村大妈因为自己解答了“地里麦苗怎么不精神”这个问题就千恩万谢, 老爷爷因为找不到“家里的茶花树枯死大片”的答案而沮丧。
原本平时上课喜欢摸鱼, 懒懒散散找人代签、浑浑噩噩混日子。
忽然受到了激励。
都给我学!
把书翻烂!
*
这些农学生爱上了这个软件, 进而带起了其他学生们的热潮。
大学生嘛,就像海里一窝蜂的沙丁鱼:“啥好玩意儿,让我康康。”“我也看看,你俩不许背着我偷吃好的。”
一开始大家是想吐槽这个土味APP的, 但意外发现它很好用。
又能看视频又能刷问答版块。
当代大学生最金贵的是什么?
是账户余额。
第二金贵的是什么?
是手机容量。
手机越用容量越不够,可翻出来什么都舍不得删:
抓拍到辅导员暧昧男友、现男友前女友的账号、姐妹醉酒后抱着拖鞋打电话的视频,
就连某人朋友圈截图都舍不得删。
还振振有词:“这人是个奇葩,偏偏朋友圈三天可见,我要留着跟姐妹吐槽时候用。”
左挪右移, “农业快乎”正好,一个软件顶两个用,
下了它就能删掉其他两个软件,手机容量大解放。
妙啊!这下谁还分得清你和爱迪生?
梨歌做软件时糅合两个软件只是想影响用户体验度, 却没想到这个点意外成了吸引新用户的法宝。
随着用户质量上升,知名网红们纷纷进驻。
APP有多土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用户足够多能赚到钱。
好家伙,这样以来新用户如雪球一般纷纷滚动。
*
梨歌看着“农业快乎”后台越来越多的用户量,扼腕叹息。
江元亮看着“农业快乎”后台越来越多的用户量,恼火不已。
“你这个决策不是帮他们引流吗?”
他虽然想做过的项目数据好,但并不想影响自己的流量。
钱俊忙解释:“初期的确引流了用户,但后面三四个月后的流量,完全是软件自己的力量。”
江元亮还是难掩恼火,一拳锤到桌子上:“可我们这个月流量没完成任务,总公司问责了!”
钱俊没吱声,他们是游戏软件,跟“农业快乎”根本不是竞品,
再怎么也怪不到花不完头上。
江元亮还在恼怒,郁闷抓住头发原地转圈:“怎么办啊!总公司一天一个函!再这样下去我们怎么上市?”
钱俊试图安慰他,开口好几次却都被不礼貌打断。
虽然明白他只是想借这个由头发泄情绪,钱俊还是心凉了几凉。
他看着暴跳如雷的江元亮,忽然安静了下来。
他想起当年在校园里第一次看见江元亮的场景。
当时他们还是大学同学,大家兴致勃勃聚在一起,立志要做华国的梦工厂。
两人的确奋斗了一路,从一无所有走到了现在。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江元亮变了。
他不再沉浸于游戏的美妙,也不再惊叹于构建出梦幻的场景,更多的时候他更在意下载量、营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