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30)

作者: 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我姥爷他们草缸群里有个公司,说是生态养殖,应该就是这家吧?”

“这小龙虾吃起来个头大,肉多,肉质紧实,的确比外头卖的好吃。”

网友再扒下去简直震惊了:

这家公司用天然健康餐饲养小龙虾也就算了。

它居然还用生态缸的概念营造龙虾养殖池!

有些专业玩生态缸的大佬都震惊了:

“岷江市生态缸圈子居然玩得这么花?”

于是有专业大佬出来给网友解释:

一般生态缸系统都是自己营造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

里面有植物、有动物,讲究高低造景之余,

更多的是保证里面能够自己循环,自给自足。

不管是空气湿度还是含氧量,

一旦成景后就都由这个生态缸自己调节,不得人为干预。

这种花费很大。

且不说里面的植物都是论根卖的,就是要营造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就需要大量脑力和劳动。

现在居然有人在一个几亩大的池塘做成了

总之是极其奢侈的行为。

网友听完后第一反应是竖起了大拇指:麻雀啄了牛屁股——确(雀)实(食)牛逼!

第二反应就是:“我一定要尝尝这个小龙虾!”

于是他们自发在网上搜索“花不完公司”。

这要得益于小洁建造的社交帐号。

里面有胡奶奶喂虾的视频,也有栽水草的过程。

看完后网友们内心更加痒痒。

原来这些并不是假的,是真的!

真的用生态缸营造法在池塘里营造了个生态系统!

真的不打药养殖!

真的拿天然食物喂养小龙虾!

这还等什么?

赶紧给花不完公司打电话购买小龙虾。

五分钟!我要买到这个虾!!!

第17章 第二批投放

“花不完”牌小龙虾火爆全网!

一时之间网络上都在好奇这种精细饲养的小龙虾到底什么味道?

可惜下手晚的人打电话过去却被告知小龙虾已经售罄。

明明一亩地能产出500斤,只用了几个电话就销售一空!

一虾难求。

而第一批拿到虾的人已经放出了自己的开箱视频:

“厂家包装很细致。”

“清洗后的水并不浑浊,可见养殖环境的确很干净。”

下锅烹煮后更是卖相诱人:

一个个红火的大个小龙虾躺在麻辣汁水里,热气腾腾。

“吃起来那小味儿绝了。”

“我愿称之为小龙虾王者。”

屏幕下面的评论字字泣血:

“呜呜呜我怎么吃不到?”

“只恨我购买时太晚,小龙虾已经没了。”

再询问就得知原来这家养殖公司只生产了几亩地小龙虾。

没有为了利润最大化而在初期选择大产量。

真是良心好厂啊!

既然买不到小龙虾,那就观看胡奶奶喂虾吧。

胡奶奶的儿子也看到了《舌尖上的岷江》。

他请亲戚给胡奶奶装了监控,开通了直播账户。

于是网友能看到胡奶奶直播喂养小龙虾。

第一天直播间就涌进了十万人。

胡奶奶参加过扫盲班,因此网友们的留言她都认识。

还时不时要回答几句。

留言区热闹不已:

“胡奶奶,我不爱吃丝瓜尖,能不放吗?”

“多放点南瓜块,谢谢。”

“快让让,俺又来吃食了。”

这下网友更是挠心挠肺:

“第二批龙虾苗啥时候能吃到啊?”

于是小洁和梨歌就是否给其余三亩地添苗产生了分歧。

梨歌当然不愿意。

现在本身就已经够愁的了。

26万啊!

这要何年何月才能花出去?

刨除本月员工工资一万,

再扣除给小龙虾饲养肥料钱一万,

还有最先卖完的第一亩小龙虾补苗一万,

捕捞小龙虾是小洁爸妈和老李免费干的,没要钱,梨歌死乞白赖给他们各塞了五千劳务费。

账上居然还剩22万。

而系统的奖罚是时点制。

也就是说结算那天账上不能有钱。

系统也不管是不是上一笔没花完的。

比如这次剩23万遭受到了惩罚,

下次结算时没花完这23万,还会再受第二次惩罚。

想到这一点梨歌就宛如五雷轰顶。

我不想再被惩罚了……

上次被扣掉了500,本就不富裕的私人钱包更是雪上加霜。

怎么还能被二次惩罚?

不行!

一定不能再被扣款了。

这时让我再养小龙虾?

难道要眼睁睁看着自己再盈利吗?

绝不!

可是小洁也有自己的理由:“胡奶奶现在把这件事视作精神寄托,我们贸然切断只怕不好吧?”

“再者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骗子冒充我们公司,在水产市场上进货转头就卖个200的高价。”

“我们没有货才让那些造假的人越发猖狂。”

等等!

梨歌忽然灵机一动:

越是稀缺就越是人人想买。

卖得越贵越能激发群众“物以稀为贵”的心理。

才会激发哄抢效应。

这也是高价小龙虾成功的原因。

可是……

可是如果自己大量生产小龙虾,

那就不会成为稀罕物吧?

想想空心挂面刚火爆的时候不也是一面难求,可现在就是到处营销也没什么人感兴趣。

而且如果自己每斤小龙虾的价格却只卖10块钱呢?

上次饲养小龙虾投入了10万成本,最后收益26万。

这次投入成本10万,共2000斤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