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328)

作者: 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是吗?”眉眉还真没看出来,“不过现在没人喜欢老男人。一身的老人味。”

她瞥一眼杭子安。

杭子安立刻警铃大作,顾不得推销表哥,急着跟老男人划清界限:“就是就是,你看还是我们年轻人好,对了,我最近在健身房练腹肌呢……”

梨歌不知道有人在背后议论她,她忙着工作呢。

第四个项目位于青藏高原上青稞种植。

各个项目是当地城投公司卖出来的项目。

因为地缘原因,这里山地并不适宜开进大型机械,又加上高原地形复杂,现有的无人机植保技术无法进入。

因此这里的种植方式还是采取人工种植收割。

又因为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很多农药不好使用,因此这个项目从当地城投出手后就一直辗转在各家金融机构。

最后辗转被梨歌收下。

当梨歌签完合同后对面的工作人员肉眼可见松了口气:

这种收益率的项目都是打包出售,当时他们为了项目包里面另一个金蛋才买下整个资产包,而里面这个累赘一直卖不出去,现在总算找到冤大头出手了。

梨歌也松了口气:这项目总能赔钱吧?

她为了这个项目甚至亲自去了一趟藏区考察。

梨歌动身出发时,不知道为什么陆楷得了消息,说自己也有事要进藏区不如顺路捎梨歌一程。

梨爱兰听完后替梨歌做主:“不如氧气稀薄,你孤身一人在那里出什么事,让妈妈怎么放心学习?”

梨歌翻出了上次去看梨爱兰时偷拍到的她上课睡觉照:“妈?”

“删了删了。”梨爱兰毫不脸红,“不影响期末考试成绩。”

她还是犟着把梨歌送到了陆楷跟前。

梨歌想想也算了,省下的钱她能给员工多点福利呢。

不过刚出门就被震惊了:私人飞机!

陆总居然有私人飞机。

同样是总,怎么我混这么惨?

之前系统有那么多次花钱的机会,梨歌充其量就想到头等舱出差,却没想到还能买私人飞机呢。

看来她的思维还停留在“皇帝用金扁担、东宫娘娘摊大饼”的穷人思维上。

果然论怎么花钱,还得向老钱学习。

梨歌跟系统申请。

果不其然被系统拒绝了。

不过梨歌也不气馁,梨歌立刻开始旁敲侧击跟陆楷打听买这玩意儿得多少钱、怎么维护:“回头我也买一架。”

陆楷笑。

“不少坐这飞机的人你还是第一个这么感慨的。”

“那其他人怎么问?”

陆楷没说话,淡淡一笑。其他人不论男女要么是赶紧讨好所有者,要么是暗暗在心里下决心,没有一个人像梨歌这样明着立志的。

梨歌没看陆楷,她忙着东摸西摸。

等下了飞机,陆楷才开口:“担心海拔落差太大,所以这次落在海拔最低的地方,接下来路程我们开车过去,逐渐适应海拔。”

梨歌没意见。

不得不说跟陆楷一起出行的确很方便,

地处藏区,蓝天白云很开阔,是内地没有的风景,但在这里发展农业是真不行。

人嘛,当地雇人成本也很高,稍有文化的藏民生活自在悠然,不为钱财所困,别想用高薪打动。

天时地利人和,

梨歌考察完所有后这才放下心来。

陆楷也觉得够呛:“这个项目有点棘手。”

目前打理藏区青稞填的一位珞巴族中年女性,名叫雅玛,她并没有穿着本民族窄袖上衣下配青色筒裙的衣着,而是穿着卫衣和运动裤,只有前胸挂着的一串青金石项链有些许的民族特色。

她开口也是标准的普通话:“梨总,请您一定要帮我们这个项目。”

她是西藏班里走出去的女孩子,毕业后本来有机会留在大城市,但为了家乡选择了返乡,特意选择了本民族的青稞特色。

青稞,是当地糌粑的主要原料,也是本地人的食物,但越这样越无法卖出高价:谁家的主食能营销高价?老百姓根本不会买账。

但作为保健品……青稞虽然有药食同源,但再怎么也是一款粮食,无法包装成保健品。

第160章 美人救英雄

别的不提, 雅玛要建设高原最佳青稞种植基地的决心值得人钦佩:

第一次她开始轰轰烈烈雇了百来号对青稞地进行秋后深耕;

第二次她鼓动梨总包下周围的青稞地,建立集群化产区;

第三次她向车厘子申请几十万买尿肥;

第四次她索性一口气注册了“花不完青稞薯片”、青稞糌粑、青稞酒、大枣夹青稞、青稞酸奶等几十个青稞相关商标。还给梨歌提交了一份商业计划书,里面写满了如何给青稞产品进行增值。

并且理由也很充分:“我们青稞想买个好价就要挖掘里面的附加价值, 不能单靠牛鼻子劲只做青稞。”

可惜啊,梨歌经过上次玉丹亦的教训, 决定坚决不能给员工任何自我发展的空间。

因此这些都被她以经费不足压制了下来。

但雅玛丝毫不气馁,工作干劲丝毫不因为梨总的怠慢而消减。

每天都要给梨歌汇报工作, 大到地里进行了秋后深耕,小到给某棵青稞追施了磷肥, 大到准备收购个饼干厂都要跟梨歌汇报。

梨歌不得不佩服她这一点。

以前她很反感学习工作上的“汇报精”, 只是帮忙复印个资料就能跟领导吹嘘自己“参与整个项目的关键传播环节”,

可是现在提起干劲十足的员工, 梨歌第一反应就是雅玛。

可见做员工的有时候还是要适当包装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