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342)

作者: 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不得不说她演什么像什么,即使只是一个小小配角都会演得活灵活现。

“听说女演员还特意为了影片增重呢。”真的好敬业。

怪不得能演绎出电影里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她的人生经历又何尝不似电影里女主呢?

“让这样的演员默默无闻是我们观众的罪过。”

有好事者再翻出来她的信息,原来她十年里一直在默默演戏。

配合她演戏时能吃苦能拼搏的花絮视频,因此颜夏一夜之间多了不少粉丝,就连路人好感度也飙升。

这个年代演艺圈充斥着关系户和能力不够,像颜夏这样踏实苦干的人的确太少,因此天然获得了网友们的好感。

电影参选后她很快就获得了影后奖杯,男主获得了最佳新人奖,团队更是获得了各种奖项。

可以说这部电影在这一年里就没停止拿奖。

电影更加火爆,最后撤档时一共赚了15个亿。

比第二名的8亿元多了近乎7个亿。

梨歌面对这样的成绩还能说什么?

本来只是投资了几千万,最后却产出了15个亿,就是电影都不敢这么演。

可偏偏这一切都发生了。

如果不是她要拍电影,如果不是她要找这个班底,如果不是她要拍这个题材,要乱剪电影,或许就没有今天这一切。

每一个试图赔钱的举动当时看着都是对的,可太多因素汇聚在一起,居然自动走向了赚钱。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负负得正?

第168章 年年有余馆

15亿元的票房让这部电影成为了全华国票房第一。导演兼女主演颜夏跻身头部票房俱乐部, 一跃成为最当红女明星和女导演,拿奖拿到手软。

参演的其他演员也随之成为了冉冉升起的电影界新星,片约不断, 各种高奢大牌代言找了上来。

这部电影故事内容厚重、人物形象立体、故事叙事结构创新,拿到了国内外大小电影节的各种奖杯。

可谓是皆大欢喜。

只有影片的投资人不开心。

梨歌是真郁闷啊, 到底该怎么赔钱?

她想了一天一夜,终于想出个好主意:建造一座种子库, 投资传统农业品种。

毫不意外这个方案也引起了公司员工的方案:“种子库? ”

“是。”梨歌在公司会议上平静解释,“我想修建一座庞大的种子库, 种子库里收集一些传统珍惜农作物品种, 并雇佣大量工人。”

员工们都被梨总的天马行空惊讶到了, 一时没反应过来怎么反驳。

“传统植物会消失, 就像先前的蕨麻猪,生长在甘南草原以蕨麻为食,不被外面的大众多知。所以我们这种做农业的企业应该将它保存下来。”

“可是……”文文发言,“其实这些事我们国家都有做。”

“但是私人做也无妨。”梨歌接话很快。

这……倒也不是不行。

车厘子想到一出:“可是这能有什么收益呢?”

“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并不定非要有收益。”梨歌认真回答。

其他人一愣。

梨歌之前还从未说过这句话。

仔细想想, 的确有一定道理。

“我们作为一家农业企业盈利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要开始回馈社会。”梨歌很认真。

“这些逐渐要消失的农产品品种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扶持。上回我们去团建吃了当地好吃的水蜜桃, 就因为它不经运输,稍微一碰就要碎,因此无法传播开, 所以慢慢让适合运输但不好吃的品种占领,这岂不是很大的损失?”

梨歌开玩笑举例。

员工们想想也就同意了,毕竟梨总刚刚挣了15个亿!

这让她在员工中的已经升到很高了。

只有羊衫还有问题:“可这样的话我们的股价会受影响吧。”

梨歌对此也有对策:“不然就另起一个公司,我来想办法筹措资金, 这样法律上跟上市公司没什么关系,最多就算我们的关联企业。”

这点员工也同意, 不少上市公司都有这种手套公司,只要合法合规,她们搭建一个也无妨。

至于种子馆的名字嘛……

梨歌不想用花不完的名字:“我们是一个公益性质的展馆,就舍弃花不完这个功利性很强的名字吧,就叫……”

她眼睛余光一瞥看见群里贝大厨发的午餐菜单,就叫“年年有鱼馆 ”吧。

“年年有余馆?这么草率的吗?”林招娣觉得这个名字不妥。

“多好的名字,年年有余,多吉利,一听就很喜庆。”梨歌继续东拉西扯。

也行。

“年年有余馆”顺利开始启动。

梨歌先是在岷江市郊区租用一片地建造一座场馆,在附近搭建土地和温棚,在这些土地和温室里种植许多稀罕品种。有黑节糯、红壳糯、红米稻这种逐渐消失的稻谷糯米品种,也有丁香柿、米枣这样小众蔬果品种。

她干得轰轰烈烈,却不想在盘地时遇到金家的熟人,这消息就传进了金家。

“梨歌开了一家农业公司专门种田。你家孩子真不错啊,踏实!”

金家人一时被有点惊讶。

其实如果他们前些时间稍稍关注市场就会发现颜夏照片里发的金主照片就是梨歌。

再加上梨歌没有进岷江市商会,主要活动范围也都在别市,这就导致他们到现在都没将花不完与梨歌扯上关系。

再加上前段时间金家老爷子病情又加重,全家人轮流陪护,无暇四顾。才让他们都不知道梨歌的能力。

原先当梨歌不过是背靠她养母的农家乐,谁知居然得知她开了一家农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