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生患养(44)
期间,若她与姜朔有了孩子,那孩子也只能姓戚,不能姓姜。
除此以外,戚子廷还与他定下了大大小小,统共三十三条条例。
姜朔微垂着眼,毫不犹豫地应下。
继母萧氏坐于屏风一侧,不怀好意地冷笑。
只有姜朔拿着那三十三条条例,跑到戚师师面前,一本正经地同她说:“师师,我答应了你父亲,不会辜负你,亦不会耽搁你。从今日开始,我便刻苦读书,三年之内,我必考取功名。”
他肯吃苦,学得又极快。
自从与戚子廷“签字画押”后,除去陪着她谈心解闷,其余时间姜朔都在书房里,啃那一本本晦涩难懂之书。
与此同时,戚府大姑娘的婚事,也极低调地张罗起来。
短短数月,未婚夫便换了三位。无论现下男方为何人,说出去都是件不甚光彩的事。
更何况,如今这戚家的女婿,是个无名无分的贱.奴。
丫鬟与男仆皆看不起他。
府内时常有私语之声,说大姑娘该不会是悲愤过度,一时坏了脑子。不然怎么会无缘无故,就要嫁给这样一个贱.奴。
萧瑟的冷风穿过前庭,吹带起少女额前碎发。
她捧着一本书,坐在姜朔正对面,听清楚自院中所传来的话。
姜朔抬起头,眼底夹杂着情绪,凝望向她。
戚师师用戒尺敲了敲桌角:“好好读书。”
极轻的一声,带了些许厉色。
姜朔果然不敢分心,忙不迭低下头去。
这些天,她带着姜朔读了好些书。
对方背东西很快,也认真苦读,这一点也叫戚师师心中踏实。
便就在二人同时翻至下一页时,本就不甚安宁的庭院内,忽然响起一阵过噪声。
戚师师手指微顿。
是戚情。
她的继妹。
对方也与旁人一样,来看她笑话了。
……
戚情来时,气焰十分嚣张。
她耀武扬威地踏过院门,不等佩娘拦,已来到书房之前。戚师师听惯了这个继妹的冷嘲热讽,对此心中倒也无甚波澜,倒是姜朔,听见有人骂她,一下便坐不住了。
他放下手中书本,走出房门。
昨夜一场大雪,院内仍有积雪未融。清风白影,徘徊在他衣角周遭。看见他面容时,戚情明显一愣。
微风徐徐,拂过他白皙的面容,少年衣肩落了一道光,杳然遗世,仿若仙人。
自从父亲同意她与朔奴的婚事后,戚师师便教他如何打扮自己。
她教朔奴穿衣,教他如何搭配好看的发带与玉佩,教他戴上华美好看的玉冠。姜朔不似裴俞章,他生得好看,更生得美艳,一身紫衣衬得他愈发丰神俊朗,举世无双。
虽愣了一瞬,戚情嘴上仍不愿积德。她欲出声,却看见那奴人横扫而来的眼刀。那目光凌厉,让少女骇了一骇。
她在做什么?
一个奴人的眼神,为何却无端令她感到害怕。
阴鸷,阴冷,阴森。
四目相对的一瞬,戚情后背直冒冷汗。
她败下阵,结结巴巴地离去。
睨着对方背影,姜朔缓了缓神色。略一思索,少年走上前。
“大小姐。”
他唤,迟疑道,“您方才……可否看见二小姐腰间玉佩?”
“并未。”
怎么了?
她方才光顾着与继妹对峙,并未留意其他。
戚师师侧首,却见少年目光微变。然,仅是一瞬之间,姜朔掩去面上异样。
她道:“没什么。”
奇怪。
戚师师隐约觉得,对方似有什么在刻意瞒着她。
寒窗覆满雪色,窗台下积满了浅浅的水洼。微风一吹,水面泛起一层涟漪。摇摇晃晃,一如人波澜不定的心事。
戚师师发现,她虽与姜朔定下婚事,对方虽成了众人的“姑爷”,但戚府之中,仍有许多人看不起他。
除了佩娘与茯香。
这些天,佩娘一直忙着为她缝制嫁衣。
在大轩国,女子出嫁时的婚衣,皆是由娘亲亲手缝制。戚师师生母早逝,萧氏又不愿为她缝制红嫁衣,一来二去,这一档子活儿便落在了她的乳母——佩娘身上。
佩娘待她如亲生,自然是十分愿意的。
她的绣工超然,眼睛却不大好。戚师师在一旁瞧着心疼,好几次想要上前夺过嫁衣,都被佩娘拦了下来。
佩娘道,这嫁衣,尤其是其上一双并蒂莲花,必须得由新娘子的娘亲绣上去。
有了娘家人的祝福,这婚事才会长久,幸福,圆满。
而茯香,与佩娘的心态却截然不同。
她不大敢问大姑娘,便兀自跑至到姜朔身前问了许多遍。
“姜朔,你真的想好了吗?”
“你当真要娶我们大姑娘吗?”
“你一个下人,出身低微,与大姑娘有着天壤之别,当真想好要入赘到戚府么?”
姜朔被她烦得头疼。
他随便找了几个活儿,吩咐着茯香,终于将她支走了。
只一转眼儿,便到了腊月二十七。
戚师师带着佩娘上街,又置办了许多东西。路过一个小摊时,看见一枚十分精致的梅花玉。
她心想着姜朔佩戴上这块玉佩的样子,想这玉佩应当极衬他,便不假思索地将其买了下来。
回到戚府,远远地看见府邸门口停了马车。
腊月二十七,应当有贵客来访,提前拜岁。
她戴好面纱,清点了一番上街所采买的东西,欲低调走进府。
前脚刚一迈过戚府大门,她便听到了一道呼唤:
“师师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