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女主的小丫鬟(205)

作者: 江边水色 阅读记录

要不然等会肯定要看见这小丫头哭鼻子了。

石头把自己的衣服穿好:“你放心,从那回以后我就很注意自己保命了,你瞧,拢共也就只有这一道伤口大一些对不对?”

他当时真以为自己要死了。

军营里头药不够充足,他那伤口那么大,军医也只能草草地给他撒上止血药再粗粗地缝合一下,大部分的药还要用在那些断了手脚的士兵身上,他这样的都已经算得上是轻伤了。

没有足够的药,便只能苦熬着,躺在床上半死不活,又惦记着爹娘和顾明月,咬着牙忍着罢了。

后来是又想起来临走之前三姑娘和顾明月交代他的,说是若是受了伤,别怕疼,要防着伤口感染和发热,时常清理伤口——军医顾不上他,给他上了药就去照顾别的伤员了,石头没法,只能自己私下买了酒,每日用布沾了擦伤口。

军营的酒还格外的烈,用在伤口上能把人疼得半死。

他都咬牙忍下来了。

过后就开始惜命了,不然早就死了好几回了。

顾明月亲自检查过了伤口才勉强放下了心:“你过后是不是还要去军营?”

石头说当然:“不过上头政令还没下来呢,咱们也不知道后头章程如何,还要等消息。”

顾明月也觉得稀奇:“这回好像只放了一部分人回来,到底怎么个事儿?你们也没消息么?”

石头摇头说没有:“宁大人都没说什么,但我们都有猜想。”

顾明月侧耳。

石头才说:“边关有疫病,陛下怕大军有人染上了,不敢让人进城。”

那会儿他们用了相当阴狠的法子,戎狄中疫病流行,两边又在打仗,还没爆发疫病的时候就接触过,城中也有人染了,但他们隔离得很及时,并没有闹出什么大事。

但陛下总是有忧虑的。

他怕有些人包藏祸心留下疫病的根源带进中京城里,又怕有潜藏的病毒,所以迟迟不肯开城门。

可顾明月说:“总不能一直把人关在外头吧?都是在前头浴血奋战的将士,把人一直关在城门外头算什么事?”

总会伤了将士们的心。

石头压低了声音:“是这个道理,端看陛下怎么抉择了,等大军进来了,我才能回军营里头去。”

总要等大军进了城,才能论功行赏。

第 90 章

大军进城是拖不了多久的。

里外僵持了约摸十天的功夫, 连城中的百姓都开始议论纷纷了,陛下才松口把外头那些将士给放进了城。

顾明月知道一点儿内情,猜到了是因为城外那些将士这十天都没有染病。

这回才是正儿八经的大军进城, 比之前更加热闹。

顾明月等的人已经回来了, 她没有再去看, 反倒和姜云瑶打听起了城中的宅子。

石头寄了一百两银子给自己的父母, 又给了顾明月一百两,剩下了三百两, 三百两想要在中京城买房多少有些困难, 但也不是没办法, 西城那边儿好好寻摸一下还是有的。

左右他也只是暂时一个人住,将来兴许会把父母接过来,但那都是将来的事情了,他常在军营,若是努力一些, 也能挣个好前程, 将来入朝为官,也能靠俸禄换更大的宅子。

石头虽然休假在家, 却是要时刻待令的, 万一宫里或者军营有什么事情传召, 总要能找得到人,所以看房子主要还是顾明月去。

拢共能选的就几套房,顾明月跟着牙行挨个去看过, 全都小的很,别说院子了, 好些只有独独三间房,连厨房都是土灶临时搭起来的, 也没有单独的房子搁置,是外头搭了棚子衍生出去的。

这种房顾明月看一眼就摇头。

她们和宁怀诚来往久了,连带着司市那些人也略有熟悉,偶尔聊天的时候也会说起,这几年中京城的人越来越多,住的地方少了,好些人便想了法子违规搭建,司市将来可能要重新规划这些房子,那些违建的都得拆了。

也有大一些的,但价钱很贵。

顾明月和牙行扯皮了许久,让他们重新挑些好一点儿看。

寻摸了半个月,倒真让她凑着了。

说来也是巧,要卖房子的还是熟人——说是熟人,其实是熟地方,原先姜玉琅把小怜养在外头,凭他是买不起房子的,因此是租赁的别人的房子,如今要卖房子的也是这家的主人。

本来他那个房子带了个院子,地方也大,能卖个好价钱。

但一来,他这房子地理位置不太好,就在百花楼的后头,这一条巷子大多数都是被租出去给官老爷养外室的,买的人少得很,毕竟都花钱买房子了,肯定指望着好好住,左邻右舍是些什么人就很重要,谁也不想出门就碰见那些个当外室的人,怕回头万一出什么事情,人家闹上了门牵连到自己。原先这条街都是外室住着的消息只有他们自个儿知道,如今这事儿因为姜玉琅闹出来了,摆在明面上了,能卖出去的房子就更少了。

二来,这院子多少有些出名。

还是因为姜玉琅,当初他和小怜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整个中京城都知道,就算有不知道的,后头姜玉琅赤裸着躺在院子里还被人家撞个正着的事儿也能知道了。

人家不知道他是被小怜坑了,还以为他有什么怪癖。

后来姜玉琅一回家就被打了一顿,在床上躺了几个月,房租也没交,屋主就把房子收回了,收回来以后本来还要往外头租,结果人家过来一看位置立马就摇头拒绝了。

位置太醒目,谁都知道里头住过什么人,加上这段时间朝廷仍旧在查这边儿院子都住了什么人,又都是哪家大人,那些官老爷人人自危,更不敢顶着风头来租房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