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助敌国太子一统天下(131)
“有什么恶心的,打仗么,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胜利最要紧。”
云歇牵动唇角,并不在意戎自明的作法,假如二人身份对调,云歇的首选也会是将宣京围起。
只要迅速攻下宣京,里头有各家重要成员,有大宣的文武百官,有大宣的命脉根基,有了这些东西,未必不能和在外的君王谈条件。
云歇拉过喘着粗气的虎生,在他耳边低声道:“我房中那副山居图的背面有个突出的砖头,按下它,进密道,那里直通城外。”
虎生眨眨眼,努力记忆着云歇的话,手中被塞进了一枚质地温润的玉佩,云歇压低声音,“将这枚玉佩亲手交到赵忠时将军的手中,让他领军全速前进。”
虎生瞬间知晓自己的重要性,握紧了手中的玉佩,对着云歇发誓,“公子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的!人在玉佩在!”
“别耍嘴皮子表忠心了,”云歇拍了他一下,“快去。”
虎生点头,不在多话,冒着腰离开城墙。
云歇回神望向那看不到头的叛军,轻轻呼出一口气。
这些杀不尽的苍蝇蛀虫。
宣京易守难攻,里头常年备着守城用的巨石和热油,如今储备还算充足,也不棘手,两军一时之间僵持住,彼此都讨不到什么好处。
只是,云歇一方是只要等上一天便能等到援军,届时一切好说,而戎自明的军队则是一天攻不下宣京的话,援军一到,两面夹击,他们就会彻底被定在乱臣贼子的耻辱柱上下不来。
千古骂名都是轻的,要紧的是事后清算。
等到久攻不下的时候,他们自己的内部就会不再紧密。
零星有几个成功攀爬上来的叛军,守城的士兵迅速将其制服杀死,没了声息的尸体被丢下城墙,砸在那些继续向上爬的叛军身上,最后又落到地面。
杀红了眼睛的叛军根部不在乎脚下是谁的尸体,也许他们昨日还在一起喝酒吃肉,但是在今天,一切都不重要了。
攻进宣京,才能活,才能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活!
云歇站在城墙上,明明是七月的天,吹来的风却无端叫人觉出寒意来。
这是他头一次近距离的观察战场。
几年前与林阙同陈国作战,他身处后方大营之中,见不到多少血腥的场面,即便是陈国人偷袭的那次,他也被亲卫们牢牢的护住,外面的腥风血雨总是与他无关。
这是头一次。
云歇轻轻呼出一口气,年少时沉寂下来的血好像再次滚烫,手中的剑被他攥的死紧。
这几年,他的功夫也捡起来了,虽然不敌当初的本事,却也总想着与人过上两招。
一青衣人脚步匆忙的跑了过来,在云歇面前站定,云歇分了个眼神过去,认出这是邵秋的随从,名叫竹声。
竹声脸上有不知从谁身上飞溅过来的血迹,“大人,那些世家的人不太老实,我家公子问您要如何处置。”
邵秋身为右相,名分上是比云歇矮一头不错,但手中的权柄并不比云歇少多少,只是这人是个滑头,事情什么的是都肯给办,但是责任后果是一点也不想沾染。
如今问云歇怎么办,也不过是不想叫世家事后埋怨。
云歇心知肚明,也懒得计较,道:“告诉他们,我手下人质够多,不差那么一个两个,只看他们自己选要成为活人还是死人。”
竹声得了消息转身就离开,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云歇留在原地,接过身后暗卫递上的弓箭,拉满弓弦,对准马上的戎自明。
戎自明手握一杆长刀,见到他的动作也只是嚣张的晃了晃手里的兵器。
利剑出鞘。
“锵——!”
箭矢被长刀打掉,戎自明还没来得及嘲讽云歇的箭术,就在转眼间瞧见了他脸上那抹古怪的笑容。
不对,
戎自明心惊,目光下意识的掠向那被打落在地的箭矢,像是为了嘲讽他一样,就在他的目光落过去的那一秒,箭头上一滴绿色的液体滴落在地。
好样的。
跟在他身后的亲卫也发现了不对劲,立刻大喊:“有毒!保护国公爷!”
周遭的士兵顿时将戎自明围城一个圈,戎自明站在保护中心,抬腿踹向最先开口的亲卫,“多嘴,多嘴!你多什么嘴!”
他扭头,再看向城墙上时,那白衣公子已经不见踪影。
…
赵忠时一鞭子抽在马屁股上,马儿吃痛,更加用尽全力的奔跑。
他们这一队人马是离宣京最近的,得到消息也最早,一得了消息就马不停蹄的赶路。
宣京人马不多,云歇这次为了诱戎自明出山是下了血本了,如今又被戎自明摆了一道,局势瞬息万变,他们这边的动作慢了一步,云歇那边都容易玩脱。
“兄弟们!”赵忠时一夹马肚子,扯着嗓子喊道:“都再加把劲赶路!这场仗打完,我那些好久随你们分!”
副将立刻高呼:“将军说话要算话!”
“将军说话可要算话呀!”
“就是就是!”
“…”
…
燕京。
林阙坐在属于燕国皇帝的椅子上,指尖有一搭没一搭的敲击着扶手上镶嵌的夜明珠,耷拉着眼皮。
房琢紘身披戎装,走进来跪地行礼,“参见陛下。”
林阙略一抬眼。
“……燕国贵妃赵氏,吞金自尽了。”
指尖上的动作停止,林阙终于抬起了眸子。
老实讲,这位赵贵妃和他并没有什么仇怨,他虽在燕王宫困顿多年,但毕竟是个和那女人八竿子打不着的质子,赵贵妃不曾多瞧过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