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日也是天气晴(139)

作者: 巨才 阅读记录

“当然,因为后来的几十年,我们就没有见过面了。”

“也许,他老了以后,也是秃头大肚子了。”

“真可惜,我拥有他的唯一一张照片,就是遗照了。”

姨姥姥的目光黯淡下来,又过了半晌,才开口讲述情书的故事。

1968年,正是知青上山下乡的年代,许多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从全国各地陆续来到了黑龙江。

那时,东北的发展很好,既是重工业基地,又是北大仓粮仓。

所有人都干劲十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不过,在那个年代,谈恋爱还不能像现在这样“光明正大”。

“最亲密的接触,不过就是一起洗饭盒时,肩膀挨着肩膀了。”

“他从别人那里借来收音机,我们躲在没有人的地方听电台。”

“他是北京来的,读过很多书,抓鱼打猎就一窍不通了,我刚好相反,所以,我教他捞鱼,他教我读书。”

“我们一起相处了两年,有一天,他突然塞给我一封情书。”

“那会儿,收到情书要藏好,一旦被人发现,就遭了。”

“那你把它藏哪里了?”许明月的好奇心瞬间被勾起来了。

“我背下来了。”姨姥姥有些得意,“藏心里了。”

许明月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点了个赞,深深佩服姨姥姥太会了。其实,那天去鸡架店凑热闹的时候,姨姥姥怕吃鸡架时弄脏情书,才随时插进了那本书里。

“那后来呢?”

“他终于获得了回北京的机会,我不愿意和他一起走,他不愿意留下,就分开了。”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姨姥姥点了点头,“你不明白那个时代的无奈。”

“后来,我们各自结婚生子,再也没有时间回忆。”

“大约十年前,我们重新联系上了,不过,他在北京,我跟着女儿住在上海。”

“我们每天打电话,谈当初读的那些文学,分享各自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好像又找到了恋爱的感觉,就是那时开始,我才捡起了以前的爱好。”

“那……那位老爷爷现在呢?”

“到天上去了。”姨姥姥语气平常,“有点遗憾呢。”

沉浸在故事的氛围里,许明月不禁有些悲伤。

“你说,漠河究竟有没有极光?”姨姥姥仰头望着夜空,语气温柔地问出了这一句。

漠河有没有极光。

这话的意思,直到一个礼拜后,许明月才终于明白。

那天,她照例去制衣厂检验成衣的质量,发现手工缝制的部分损耗率非常大,正想办法如何节省时间,突然,接到了一通电话。

挂了电话后,许明月立刻赶到了医院,一路上,风雪很大。

她的心情也万分急切、不安。

医院的走廊里,周应淮正独自坐在椅子上,微微低着头,看不清他的目光,只有说话时低沉而沙哑的声音,暴露了这一夜的疲惫。

“案件的争议点和解决思路,我写在文书里了,剩下的就交给你了。”

许明月快步走了过去,语气满是担心,“你还好吗?”

听见是她的声音,周应淮抬起头,紧蹙的眉头渐渐松开,“你来了。”

眼神里有一种平静的难过,像无风的海面,暗藏着波涛汹涌。

“为什么……突然……”许明月握住了他的手,眼神不自觉湿润了。

“不是突然。”周应淮递过了一份报告单,“大半年前,姨姥姥之所以选择回来,就是因为检查出了病情,落叶归根,最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她还是想回家度过。”

“这几个月以来,她一直悄悄吃药,偶尔去哈尔滨复查身体,除了我,没有人知道,姨姥姥不想告诉别人,她只想开开心心度过最后的时光。”

“那……姨姥姥现在的状况怎么样?”

“折腾了一整晚,现在情况稳定了。”

这时,护士刚好走了出来,“病人醒了,你们可以进去陪她说说话。”

姨姥姥躺在病床上,脸色有些苍白,双眼睁不开似的,和平日的精神状态完全不同,像是灵魂被抽走了。

许明月强忍着,才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周应淮十分冷静,照常打开洗漱包,把换洗的衣服放到了床头,“我给你带了你的睡衣,还有化妆包,你不是每周三都要敷面膜吗?”

“还是小宝乖巧。”姨姥姥声音微弱,眼神却满是笑意。

“这是家里的枕头,舒服一点,还有你平时最爱的真丝发圈。”

“哎呦,我们家小宝真是太贴心了。”姨姥姥拉住许明月的手,“你捡大便宜了,别哭丧着脸,容易长法令纹。”

窗外的阳光洒了进来,姨姥姥抬头望着远方,忽然开口问道,“你们说,漠河究竟有没有极光?”

去漠河看极光,是年轻时她想象过最浪漫的事。

这一生,和初恋计划过,和姐姐计划过,和女儿计划过,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真的去成。

年轻时,她把这场旅行,当做对生活的抗争,就像把爱情,当做寻找自我的出口。

到了生命的尽头,去看一场极光,成了她唯一的心愿。

“你现在的情况不适合出发。”周应淮轻轻摇了摇头,“理论上,我不算你的监护人,没有替你做决定的权利。”

姨姥姥叹了口气,似是十分难过,“那真的好遗憾。”

自那天开始,姨姥姥一直住在医院,周应淮几乎放下了一切工作,陪在她的身边。

又一次。

又一次要和亲人分别,他的心一定很痛。

上一篇: 修真之金手指真多 下一篇: AI养宠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