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宁为安(122)
“我在找王潜的眼线。”顾言回过神来,神神秘秘地说道。
晚宁自己又寻了一遍,“我怎么没看见。”
“我也没看见,可他就是什么都知道,我估摸着他已经知道我们来找他了,又或者快知道了。”顾言说的有点愤愤不平。
晚宁觉得无妨,“总归他不是害你的,知道就知道吧。”
“不行,总有一天我要给他的眼睛全抠出来。”顾言总有些好胜的小心思,常如孩子般赌气。
晚宁不觉得有什么,笑了笑,没说话,牵着缰绳随着马儿摇晃起来。
“你怎不说话?”
“说什么?”
“我说错了?”
“没有,你一直都这样呀。”
两人相互看着,都没说话,似又说了很多话。
看着看着晚宁忽然撇见顾言身后山腰上有个影子从林子里闪过,消失在了枝叶交错的树丛里,“你后边儿。”她眼神里忽然兴奋至极。
顾言见状,转头望去,却什么也没看到,“什么?”
“眼睛。”
晚宁抬手指了一下前方官道的拐弯处,“他应该去了那里。”
顾言什么也没看见,只是顺着她指的方向细细寻找。
晚宁伸手拍了拍他,“看谁先追到他?”
“好啊。”顾言拉了拉缰绳,来了兴致。
于是,幽幽林间,两匹白马如踏云奔起,一步步践碎了满地的枯黄,片片碎叶扬在身后的风里。
晚宁高声喊道:“这应是每一里就有一个哨,他们要比我们快,才能让王潜先知道我们来了,要是我们比他们快,那便能给王潜一个大惊喜!”
顾言觉得此间畅快,目光清亮,“他们在山上,少了弯绕,阿宁觉得,可跑得过?!”
耳边的风卷走了秋日枯败的消沉,托起落下的金缕绕在簇簇日光之中。
晚宁看了顾言一眼,望见了他眼里再现的少年意气,“不试试怎么知道?!”
注1:摘自《孙子兵法》
注2:摘自古龙先生的《十三郎的剑》
如一
顾言与晚宁离开竟州之后,叱罗桓自己收拾了一下行装,赶紧上路赶往北漠。他想着临安城此时应该已经有些风声,再不加紧,怕是进不去了。
他与左柯道别时,左柯给了他一些盘缠,说是这次请他帮忙的佣金。
左柯知道他是商人,便说在商言商,该给的,他也给足,跟顾言一样,一分不少。义气归义气,生意归生意,分清楚,彼此便无顾虑。
叱罗桓此时觉得自己遇上了此生大运,遇到的都是神仙,再三拜谢之后,道:“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找我,包你满意。”
左柯笑了笑,他亦觉得这月支人办事利索,值得一交,“你我日后便是朋友了。”
叱罗桓乐意,他最喜热闹,更喜看热闹,朋友越多,越热闹。
左柯当天迅速审查关押了酒肆众人之后,亲自送他去了广昌门,与他说,从广昌门出去,绕过西北面的桐奄山,走官道便可直通大漠。
两人拜别之后,叱罗桓加快的行程,他惊奇地发现自己不再觉得马很颠人,反倒吹着风,觉得清爽,忽然理解了晚晚姑娘不喜欢马车的原因,心情愉悦,赶路,也格外轻快。
可行至桐奄山脚下,他开始觉得自己有些忽如其来的恍惚,眼前的景象有些一瞬一瞬地扭曲模糊,他想起来风如月给他的药丸子。
他转过背后的包袱,从里面翻出了那个葫芦,往手心里倒了两颗,叩进嘴里,清凉舒爽蔓延开来,逐渐感觉自己好了些许。
他忽然想起大俞人说的话,乐极生悲,乐极生悲,于是压了压自己高兴的劲儿,嘴里嚼干净药丸子,拉了拉缰绳,继续赶路。
兴许是不那么兴奋,脑子便好使,刚刚扭曲模糊的感觉,真就全然不见了。
*
晚宁在入夜前,跑在顾言前头进了雍州城,顾言跟在她身后是自愿的,他不能看不见她。
两人绕过街市,从东侧那片工坊聚集,因着已经下工,人流稀少的丰安坊一路奔到刺史府门口放才停下。
晚宁回头等着顾言,高兴得很,“我比你快。”
“是啊,我跑不过你,许是我年纪大了。”顾言在她身边停下,调侃着,没想过要赢她。
“你才多大?”晚宁说出口时便想起来件大事,“糟了,你的生辰!”
顾言却笑了,“无妨,我多年不过了,今年有你,便是我最好的礼物。这份大礼,我蓄了十三年,许是抵了我多年打杀的罪孽,值了。”
晚宁自己愧疚,“我前些时候还想着的,这仓羯人一闹,我又给忘了……”
“阿宁心里有我,我知道。”顾言一点也不在意,伸手蹭了蹭她的脸,“快进去看看王潜有没有吃的,我饿了。”
“嗯,好。”晚宁翻身下马,把背后的伞,挂在了马鞍上。
她还有些期待,想知道王潜有没有先知道他们来的消息。
两人把马拴在了那石狮子腿上,相视一笑。晚宁拉着顾言跨上台阶,侍卫们见顾言跟在身后,喊了声侯爷,皆没拦着。
王潜此时还在端着茶盏,端详着他的字画,觉得这山水里还需加点儿人物,皱着眉头一番思索,不知加在哪里合适。
“王大人!”晚宁拉着顾言满院子乱转,四处喊着,她也不知道王潜在何处。
顾言不想拦她,任她牵着,跟着她走,他自然知道王潜应该在哪里。
王潜听见声音,惊奇的很,怎有女子前来,侍卫也不曾通报,声音好像还挺熟悉,他便走出书房,顺着声音的来处,寻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