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断案实录(141)
其实是有方法的,但是她不敢说。
崔叙揉了揉额头,他知道桑榆说这句话的意思,无非是觉得杀更夫他们的凶手和高使臣的并非同一个人。
不仅是她,就连崔叙自己都这么觉得,更夫等人死在外面,而且凶手杀他们的方式也很大胆,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毫不避讳他人,颇有些艺高胆大的意思,
高淮远死在酒楼,虽说他住的院子戒备松散,可是酒楼的其他地方到处都有巡逻之人,凶手又是如何在层层防备下潜入高使臣的书房杀了他的?并且在杀了人之后又顺利逃脱?
还有一种可能,凶手就是酒楼中的人,他杀其他三人只是为了制造出恐慌,然后再司机杀了高淮远,可是这样又如何解释被人发现是胡人的?凶手心思敏捷,是不可能让人看见自己样貌的,这样无异于自投罗网。
思来想去,两个凶手的可能性最大,那么,又如何能证明呢?
百里谦自然也能想通这些,问道:“如果能证明两件事并非一人所为,那么我们就能集中精力查使节团了。”
只要将高淮远从这件事中剥离出来,他们拿着证据去醉云楼查案就有了说法,
崔叙也是这样想的,只是光靠猜测是无法说服阿思蓝的,阿思蓝等人急于面见圣人,是不会愿意在这个时候将事情揽向自身的。
桑榆听罢,假意咳嗽了一声。
崔叙等人的目光齐刷刷转到了她的身上。
桑榆肃了肃嗓子,顶着数好几双锐利的眼神道:“如果只是想证明高使臣的死和其他三人无关的话,还是有办法的。”
崔叙挑了挑眉,面带好奇,“桑仵作不妨说一说。”
第一百三十三章:办法
桑榆硬着头皮道:“那个,目前来说,若想第三名死者和高使臣死亡方式不一样,那么咱们就得从前两个死者入手,若只要前三个死者和高使臣的死不一样,问题不就解决了?”
百里谦冷声道:“如何证明?”
“这个,有一种方法可以将死者的骨头上的痕迹提取出来,如果前两个死者身上的骨头上也有刀痕,不就能证明他们的死亡的方式和高使臣不一样了吗?”桑榆越说越小声,在百里谦看毒妇一样的眼神下强调,“这个,真真可行!”
人死后尸体会先腐烂,这个时候伤口是能看出端倪的,身前伤,身后伤都会通过死者的皮肤和肌肉体现出现,等到尸体腐烂的久了,上面的腐肉会粘黏在骨头上,将骨头上的痕迹掩盖,加上脱水之后,骨头上就会包裹上一层蜡一样的东西。
停尸房阴暗潮湿的环境也只能将尸体干化的程度减慢,但是在第一二名死者身上已经有了这个迹象,所以桑榆才说看不出什么东西。
反而是第三名死者和高淮远,因为死去的时间相对较短,保存较好,才能在骨头上找到些痕迹。
崔叙道:“什么方法?”
桑榆大着胆子道:“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尸体放到锅里煮一煮,等到将骨头上的肉煮到脱离就可以了,这个道理就跟煮豚肉和羊肉差不多!”
“呕……”
“咳咳!”
桑榆刚刚说完,接二连三的干呕声在差役之间响起,不少差役脸上发白,拼命捂着嘴,想吐又不敢吐的样子。
桑榆无辜地眨了眨眼睛,不是说大理寺都是精兵强将吗?怎么都这般胆小。
周良才若是知道一定会大呼出声,“这与胆子大小有何干系,这就是纯粹的恶心吶!”
崔叙心里也有些反胃,他强撑着问:“桑仵作此言当真?这不是小事。”
上一次剖尸已经够吓人了,怎么这次还要煮尸体,桑仵作真的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他的底线。
桑榆也有些不好意思,“当然了,其实这种方法很常见的,还有一种虫子专门吃腐肉,只要将这种虫子放到尸体上,一个晚上的时间,尸体就会只剩下白骨了,像这次的死者死的有些久了,还是用煮的比较好。”
崔叙问道:“剖验不行吗?”
桑榆道:“剖验主要是看内脏情况。”
死者都死那么久了,内脏早就烂完了。
百里谦惨白着脸,“要……这个身体都要煮一边吗?脑袋……也要?”
桑榆沉默了一下,“你们要是觉得可以,把胳膊或者腿卸下来煮煮也行。”
“呕……”有差役再也忍不住了,捂着嘴跑了出去。
崔叙沉默了良久,才对着百里谦道:“百里寺直,辛苦你和桑仵作去验明一下,就,验胳膊好了。”
少一双胳膊总比整个人都煮没了好,为了查明真相,崔叙也顾不了许多了。
百里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很想掰开桑榆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表面上看起来弱不经风的,实际上这般胆大妄为。
桑榆可没想到这些,她高兴坏了,对着崔叙拱手道:“崔寺正放心,我一定好好煮,等煮完了之后我会将胳膊放回去摆好的,让他们下辈子投胎做个完完整整的人。”
无神论者桑榆决定先求个神拜个佛,祈祷佛祖原谅她几日。
崔叙心力交瘁地挥挥手,示意桑榆先下去,他要好好静一静。
桑榆毫不留恋地离开了,准备去找牛仵作商量商量,牛仵作一定会喜欢这种验尸方式的。
桑榆一离开,百里谦就忍不住对崔叙道:“你冲动了。”
剖验一事并非没有先例,所以上一次桑榆说剖验,百里谦并没有表示反对,甚至还帮她说了几句好话,但是这次煮尸体不一样,这种事情实在有些大逆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