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理寺断案实录(168)

作者: 三七之间 阅读记录

崔叙一拍惊堂木,将众人的注意力收回来,“你继续说袁三郎之死。”

陶裁缝看了痴痴傻傻,学着差役到处吐吐沫的弟弟一眼,眼带哀伤地将袁三郎之死说了出来。

说起来,袁掌柜和陶裁缝相识已久,十几年间,他每日关上铺子之后都要从袁家门口路过,袁掌柜是生意人,对谁都笑盈盈的,陶裁缝虽然生意不大,但是袁掌柜也不在意,每次见到都是笑脸相迎。

袁三郎出生的时候,袁掌柜还抱着他,炫耀给陶裁缝看。

彼时的陶裁缝家中,陶娘子已经有孕在身,他看着袁三郎,就想到了即将出生的孩子,自然看着欢喜。

陶家小郎君出生之后,两家越发走近了。

可惜好景不长,陶裁缝的儿子意外而死,失去孩子的陶裁缝性格大变,再也不愿看见和儿子年纪相仿的袁三郎。

袁掌柜的生意也越做越好,陶裁缝却原地踏步,身份上的差异也让生分了起来。

那日的黄昏,陶裁缝回家的时候,看见一片衣角从槐树背后冒出,他生了好奇心,便走过去看看,就见袁三郎靠在槐树干上睡的昏沉,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他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突然魔障了,举刀砍去。

陶裁缝刚一说完,崔叙就问他:“你所言当真?”

陶裁缝唯唯诺诺道:“是真的,小人说的都是真的,与小人的弟弟无关,他就是一个傻子,他什么都不懂,他最多也就玩水作乐。”

陶二郎依旧傻傻地笑着,露出自己映着痕迹的手腕,拍手道:“一起玩啊。”

崔叙突然问他:“和谁一起玩?”

陶二郎看了看崔叙,眼睛瞪的老大,“和姐姐一起玩,玩水,好多水,红色的水,不好闻!”

陶裁缝一听,目龇巨裂,“不是,不是,崔寺正,真的是小人做的,真的是小人!”

他一边磕头,一边对看着自己的傻弟弟面露慈爱,似乎心里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泪水也不自觉地从他的脸上滑落。

这番真情流露,看的在场的人都有些不忍。

“哎,这个陶裁缝也是个傻的,真当大伙儿看不出来呢。”

“就是,一看就知道他是替自己弟弟在顶罪。”

“就是啊就是啊!红色的水不就是血吗?肯定是陶二郎杀了人,拿血当水玩呢!”

崔叙问他,“陶裁缝认为呢?”

陶裁缝只顾磕头,不做任何回答。

第一百五十九章:罪书

崔叙见他这般模样,心中冷意渐盛,他对着桑榆道:“桑仵作,这个案子是你亲查的,不如你来说一说?”

桑榆闻言,抬起眼,对上了崔叙沉寂的眸子。

她想到之前崔叙对自己说的话,深吸一口气,缓缓地站到了公堂中间。

门口的百姓见到,原本只有陶家兄弟的公堂中央,走出来了一个身穿青色官服的身影,那道身影看起来娇小柔弱,虽然是做男子装扮,但是一眼就看出是个年轻的小娘子。

众人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何公堂之上会出现这样一个女子,而且看样子还是崔寺正叫出来的。就连偏厅的鲁王也惊讶地坐直了身子,桑榆他是认识的,只知道是个仵作罢了,如今又是什么情况,怎么跑到公堂上来了?

他又看了看崔叙,眼神在桑榆和崔叙之间来回闪烁。

桑榆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诧异眼神,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她看了看跪在地上的陶裁缝,问道:“陶裁缝,你说此事与你弟弟无关,对吗?”

陶裁缝抬起头,与桑榆对视一眼,然后迅速低下头,“是,都是小人做的,与二郎并无关系。”

桑榆点点头,对崔叙道:“既然凶手已经认罪了,那就请崔寺正判决吧!”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哗然,不少人开始议论纷纷,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陶裁缝在替陶二郎顶罪,怎么就要判了呢?这个不知从哪里来的小娘子如此大胆,竟然在公堂上信口胡说,

崔叙却一点也不意外,闻言附和道:“既然如此,来人!将认罪书拿去给陶大郎画押。”

这是认可了桑榆的话。

醴泉县的录事不敢不从,小心翼翼地将墨迹未干的认罪书送到陶裁缝面前,还贴心地准备好了红泥。

鲜红的泥印放在陶裁缝的面前,旁边就是写好的认罪书,陶裁缝看在眼里,呆住了。桑榆看着他的头顶,声音不带一丝感情,“画押吧!”

陶裁缝冷汗直冒,浑身僵硬。

许久之后,他伸出一只手指,颤抖着染上红泥,然后慢慢的移到认罪书上,白纸黑字仿佛是索人魂魄的黑白无常,一不留神就能取走他的性命。

陶裁缝没读过多少书,但他知道这个案子是个重案,一旦他画了押,他的余生也就没了。

他看了看自己跪在自己身旁的弟弟,心中涌现出无限哀愁。

陶二郎虽然也是跪在地上,可是他的脑袋一点也不安分,一会儿扭过来,一会儿转过去,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

陶裁缝抬起头,看了看公堂上冷眼看着他的崔叙和桑榆,身后,百姓的责骂声和议论声传入他的耳朵,他的手在抖个不停,印着红泥的手指死活按不下去。

桑榆仿佛看不到他内心的挣扎一样,只催促道:“你在犹豫什么?画押吧,按照大兴律法,你会被斩首示众,而你的弟弟则会平安回家,这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陶裁缝挣扎了许久,终于还是将手指缓缓放下……

众人一片唏嘘,不明白为何陶裁缝执意要替一个傻子顶罪,他若是没了,陶二郎和陶娘子也活不下去了,这又是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