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115)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说完,他看了孟氏一眼,孟氏也很是激动,恨不得立刻就去将她之前偷偷为儿子预备下的聘礼尽数搬出来清点一番。

姜问渠见二人都没有异议,再次顿地叩谢道。

“儿子多谢父亲母亲,只是时间紧张,还要辛苦父亲母亲为儿子操劳。”

荣国公再次去扶他,姜问渠这才起身。

孟氏嗔道:“这是哪里的话,你肯早点成家,为娘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怕麻烦!你们爷俩继续吃着,我去库房清点清点东西。”

说着便一脸喜色地站起身,点了几个丫鬟就去库房准备聘礼单子了。

荣国公同姜问渠相视一笑。

孟氏*这么大张旗鼓的,没一会儿,府里上上下下就都得知了大公子要娶亲的消息,娶的就是玲珑阁掌柜,叶兰蕙!

姜澂鱼小憩了一会儿,一起来便听说了这事,连忙去孟氏院子里找她。

孟氏开了好几个库房,此刻正指挥着众人搬东西,忙得是不亦乐乎。

她早就盼着这天了,因此东西准备的很是齐全,并不用着急忙慌地再出去采买。

饶是如此,光是将东西一样样搬出来,按品类摆好,也是一件大工程。

不仅要搬出来一一清点,还得用红纸包了,一样样运送到码头装船。

只是那么多红纸家里却是没有的,于是,府里的小厮被派出去好几拨人。

短短两个时辰,玉京好几家纸铺的红纸都被一扫而空。

铺子老板还在纳闷,这是谁家办喜事,出手可真够阔绰的。

接着,孟氏又派了好几拨小厮出去租借运货的马车以及船只。

调来的马车从正门一直排到后院的倚澜苑,府里的丫鬟小厮们都来院中帮忙。

这么大阵仗,崔老夫人院里不可能不差人来问,虽然如今她卧病在床,可府里的嫡长孙定亲这么大的事,总归要和她说一声。

于是,荣国公和孟氏收拾齐整后,便一起去了延寿堂,向她说明情况。

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本就由父母做主,况且,她这个祖母和他们还是隔着一层的,即使得知孙子要娶一个商户女,也并没有出言反对。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她此时根本开不了口。

这事就算是定下了。

用完午膳,孟氏依旧在府里各处忙活。

因为昨日答应了昌平公主她们一起去看龙舟赛,姜澂鱼便去向孟氏说了声,孟氏原是想陪她一起去的,可眼下实在忙得脱不开身,只得让她带上绛朱与青黛二人,一起去往金鳞池观看龙舟比赛。

到了以后,金鳞池附近简直是人山人海,毕竟是朝廷五大营组织的比赛,连皇帝都会亲临,还设下了彩头,拔得头筹的队伍可以入兵器司随意挑选一件趁手兵器。

这可是在陛下面前露脸的好机会,因此参赛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

人虽然多,但多亏了公主的皇室身份,陛下特许她陪太子一同观赛,还恩准她可以带同伴一起来,所以姜澂鱼才得以在观赛位置最好的御景台观赛。

要知道,即使是位列四辅的官员,按照礼制也只能在御景台左侧的观景台观看比赛,只有在陛下特许的情况下,才可以荣沐皇恩进入御景台。

此时,御景台坐着的都是什么人物呢?

今日姜问渠告假,只有其他三辅在场,按男女分列,皇帝左侧自然是三辅臣以及皇室其他几位宗亲,如皇叔康王一家、皇弟睿王陆廷浠以及其他几位闲散王爷。

右侧则是宫中几位太妃、公主以及大长公主府的两位女眷,再就是昌平公主带来的几位伴读了。

皇太子因为亲近昌平,便被安排在了帝座右侧。卓枫、卓杨两位将军及御前侍卫、随侍照例从旁拱卫。

在座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朝廷柱石,这都是跺一跺脚,玉京都要抖三抖的人物,谁不想攀附、结交一二?

现在,公主伴读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虽然平日里看起来没什么,可站在公主身边,那就可以跻身玉京顶级核心权贵圈,像今天这样的情况,她们便可以去到最好的位置。

能在御景台拥有一席之地,那可是相当有脸面的事。

众贵女们暗自咬牙,恨自己怎么没有当选公主伴读,只能眼睁睁看着晚来的姜澂鱼绕过她们,一步步走向圣驾所在的御景台。

当中最气的要属许兰茵,她是同母亲一起来的,虽说母亲在一众命妇里品阶算是高的,观赛位置也在仅次于陛下所在御景台的右侧,可她就是恨的不行。

凭什么一个才从西州回来的丫头,如今却能取代她的位置,站到公主身边?

她看见今日静太妃也来了,便同母亲说了声,要去太妃娘娘那打个招呼,安阳侯夫人蔡氏也由得她去。

静太妃见她专门上来给自己请安,心里自然清楚她打得什么主意。

之前在宫中虽然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可到底是一家人,她又是小辈,不好在此时赶人回去,只能让她留在身边作陪。

许兰茵得意一笑,随即转去昌平那边凑热闹。

她先是亲昵地喊了一声“阿滢”,又从袖子里掏出来一根自己亲手编的五色绳,想要送给她。

昌平公主却摇了摇自己的手臂,向她展示了手腕上系着的好几条五色绳。

“不必了,我实在是戴不下了,表姐还是留着送别人吧。”

她手上戴的正是几个伴读送她的,因着不忍心拒绝她们任何一个人,厚此薄彼,索性就都戴在手上。

不过,对于这个别有居心的表姐嘛,她还是敬而远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