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139)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今日早些时候,她们在院子里闲聊时,孟氏就半是抱怨半是自豪地说起来过:

“我这寿辰啊,都是闺女一手操办的,我和她说了,今年简单过过就行,没必要这样兴师动众的。她却是个有主意的,我也拦不住,索性啊就由着她去吧,若是今日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望诸位多多担待。”

这话听起来像是抱怨,实则是一位母亲甜蜜的炫耀,众人哪里听不出她的意思来。

况且自她们进府,一切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

即使院子里只有孟氏一位主子在,丫鬟们忙起来也是有条不紊的,各人各司其职,忙中有序,很有章法,一看就是大家族里培养出来的规矩。

因此只顺着孟氏的意思,说着些夸赞的话。

“你啊,就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有这样的女儿,你就偷着乐吧!”

“就是就是,你家澂鱼如今可是在玉京出了名的,公主的及笄礼都请她当赞者,我看你能当上正宾,指不准还是沾了孩子的光呢!”

众人都笑,孟氏也跟着笑。

有女儿的夫人,不禁在心里暗里恼恨,自己怎么没生出这般如花似玉又乖巧懂事的闺女来;

没有女儿的,心思也开始跟着活络起来,也不知这样的一朵富贵花,最终会花落谁家。

见大家的注意力都朝着姜澂鱼去了,一旁的姜凝烟适时出来接话道:

“太妃娘娘,我出门时祖母刚歇下,不如用过膳后,凝烟再陪您一同去可否?”

静太妃笑着点了点头。

姜凝烟本就因着祖母的病情近日来心情有些低落,今日见着众人那般捧着姜澂鱼,心里自是有些不痛快。

她觉得祖母的病就是姜澂鱼闹出来的。

要不是姜澂鱼任性妄为,非要给自己没脸,祖母怎会罚她?

她倒是会恶人先告状,一声不吭地晕了,害得祖母平白得了个苛待孙女的骂名,才会郁结于心,气得病倒了。

姜凝烟这时候站出来说话,无非是想向大家说明一件事,她,姜凝烟,才是荣国公府的大姑娘,崔老夫人最疼爱的孙女。

崔老夫人如今虽老了,不再管事,在当年可也是玉京响当当的人物。

她本就出身世家,嫁的又是当朝国公。那时姜氏一族权倾朝野,几乎可与皇权相抗衡,她生下的女儿一及笄便被定为了王妃。

虽是王妃,可那时谁人不知,姜家的女儿嫁了谁,谁便可以得到国公府一门的全部助力啊。

后来,那位不起眼的庶出皇子,也就是先皇,果然不出所料地夺得了帝位,姜氏一族地位自然也是如鲜花着锦,崔老夫人一跃成为当朝皇后的母亲,地位之尊崇可想而知。

要说唯一一件不如意的事,恐怕就是长子患病,无缘继承爵位一事。

要不是当年崔老夫人于宗族子嗣中挑中了姜绍作为继子,哪来姜家二房今日的风光?

论血缘亲疏,她姜凝烟才是当今太后的亲侄女,荣国公府最正统的血脉。

姜澂鱼——不过是过继之子所生的旁支血脉罢了。

说完,姜凝烟上前一步,往静太妃身边站了站,还伸出手作势去扶静太妃。

昌平公主见状嫌弃地往姜澂鱼旁边靠了靠,不满地用手臂蹭了蹭姜澂鱼的袖子。

姜澂鱼心里自然清楚姜凝烟的小心思,只是笑笑,并不多话。

眼见客人都已到齐,该是开宴的时候了,才招呼众人道:

“诸位百忙之中亲临家母寿宴,小女不胜感激,故略备薄宴,请诸位随我移步花园敞厅用膳。”

接着便拉了昌平的手,在前带路,引着大家前往花园。

这小敞厅位于倚澜苑南边不远处,西面有戏台、竹林,东面有花园,往南是镜湖,既无曜日刺目,也不会过于阴沉,从镜湖过来的凉风吹散了夏日的沉闷,亦可兼得林景、园景、湖景,实在是宴客的好去处。

为着孟氏的寿宴,姜澂鱼着实花了一番心思。

她特地从外头寻来了极为难得的千叶白牡丹和宝珠茉莉,供夫人姑娘们品鉴,整座花园香气清幽,很是怡人。

众位夫人不由得在花株前连连驻足,夸赞着花的奇异与珍贵。

昌平也盯着那千叶牡丹看了一会儿,问道:

“澂鱼,你也喜欢白牡丹吗?”

“是啊——不过像是玉芙蓉、八重樱之类的粉牡丹,我也是喜欢的,怎么了?”

“没什么。”

她只是想起了,阿嫂唯爱白牡丹,白牡丹诸多品种中,最爱的是夜光白。

她曾说过,最不喜欢的就是姚黄、魏紫那般色泽秾丽的花了。

如今,京中最大的白牡丹园,就在昔日的宁王府中。

只是自阿嫂去世后,除了宁王府,玉京便少见这般珍贵品种的白牡丹了。

若是早两个月前,姜澂鱼告诉她,她也喜欢白牡丹,昌平定会觉得她是在钻营取巧,必得好好“敲打”她一番。

如今两个月过去,昌平心里对姜澂鱼的印象早已彻底改观,她相信,姜澂鱼说喜欢,那定是她心里真正喜欢,并不是为了迎合谁,模仿谁。

她也没有那么霸道,阿嫂喜欢的东西,别人就不能喜欢了?

不是的。

她只是厌恶那些打着喜欢的名号,模仿阿嫂并趁机接近皇兄的小人罢了。

到了敞厅后,孟氏将静太妃与公主二人请上上座,其余人则是根据桌上提前放置好的写有人名的花笺,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席位入席。

说起这座位安排,可是有门道的。

既要考虑到各家夫人品级的高低,又要考虑到同自己家关系的亲疏远近,还要避免将有过节的安排到一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