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149)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草靶就是一件死物,射中、射穿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不要大惊小怪好不好!你们是没见过我皇兄围猎时的风姿,啧啧啧,那才叫精彩呢……”

随即昌平公主便滔滔不绝地向众人讲述起她的皇兄——当今陛下陆廷渊,其箭术与骑术是如何地出神入化、鬼斧神工、登峰造极、妙不可言。

昌平公主讲得兴起,姜澂鱼却没在听,而是不自觉地走了会儿神。

不知想到什么,她略微牵动了一下嘴角。

那一瞬间,竟如桃花齐齐初绽。

这一笑正好被昌平公主捕捉到了,霎时,她完全被那一笑攫住了心魂,连话音都中断了,随即才回过神来。

“澂鱼,方才你想到什么了?笑得那么开心?”

“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一则笑话。”

姜澂鱼赶忙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私下却不由得懊恼地攥了攥自己的裙角。

当真是男色祸人。

她方才只是想起了昔日在西州时,同陆廷渊一起策马围猎的时光,那算得上是她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日子。

她当然知道,他策马挽弓时,身姿是何等英朗,肌肉线条是如何的流畅。

她也曾为此心折过。

那双手曾手把手地教她拉弓,瞄靶,那对强而有力的臂膀曾经背过她,也曾拥紧过她。

而更多时候,其用途单一而有效,那便是用来将她困于方寸之间。

她曾感受过他每一寸偾张的肌肉近在咫尺的灼热与压迫感,他一只手就能轻而易举抱起她。

而那副坚实的胸膛,她枕在上面睡过觉,也倚在上面流过泪。

若论起手感与细节,没有人比她知道的更具体了。

她将目光投向前方,落日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金黄,美得如梦似幻。

可落日如何能与曜日相提并论呢?

那轮辉煌而盛大的烈日已经夺走了她全部的视线,往后余生,她自然无暇他顾。

她已经见过更好的,旁的在她眼中自会衬得不过如此。

聒噪的蝉鸣声渐渐远去,微风吹散了夏日的燥意。

到了立秋这日,陛下赐给叶家二老的那座宅院也收拾好了,墙面被重修粉刷过一遍,花园与水池也被清理出来,引了活水,栽种上了新花。

屋里原本的陈设全部换了新的,原先斑驳的朱漆大门也被换成了低调的黑色木门,上面是作为未来亲家的荣国公亲笔题写的“叶府”二字,端正而不失大气。

搬家那日,叶家夫妇专门请了荣国公一家前来共飨乔迁之喜。

叶家在玉京并没有多少有权有势的朋友,人脉资源都是女儿叶兰蕙作为掌柜以及入宫伴读时积累下的。

那日,叶兰蕙也邀请了昔日的同窗前来,除她们外,没有再邀请别人。

她知道,虽然自己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国公府未来的嫡长媳,可她家到底是商贾出身。

按如今的社会风气,士族总是耻与商贾为伍的,怕唐突了同窗们,因此她便想等今日宴请完她们这些人后,明日再请那些商贾朋友前来温宅。

陛下所赐的这座宅院离国公府隔了几座坊,但离得并不算太远,在寸土寸金的玉京,真算得上是一座气派的府邸。

原先这里住的是一位尚书省的官员,调任搬离之后,这里便空了下来,重新收归国库所有。

若是花钱买,一是买不着这样好的地段,二是即便是有钱,也有空置的府邸,一般商贾还真不敢买这地段的宅屋——出门皆是权贵,这不是自找难堪嘛。

可陛下赏赐的,意味可就不一样了,况且如今叶家成了玉京第一世家姜家的姻亲,谁还敢多嘴多舌,即使心里有轻视,也并不敢说出口来。

今日的宴席,叶兰蕙虽不像姜澂鱼那般高调,直接请了醉仙楼的厨子来家里,不过也是专门从醉仙楼定的菜肴,由酒楼伙计们拿底部盛有热水的食盒一道道装好,一路快马送至叶府。

打开时,菜肴依旧像刚出锅那般,还冒着热气呢。

几位姑娘们有说有笑地在院子里吃着饭,话题几乎都是围绕着姜叶二人的婚事。

叶兰蕙不由得红了红脸,脸上也透着一种得偿所愿的欣喜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

他们的婚期定在了七月初三,距今正好是十日。

两家该准备的都已经备齐,请帖也都送到了各府府上,几乎玉京所有有头有脸的人家都会亲临他们婚宴现场,可想而知那日将会是多么热闹。

休沐在家时,姜澂鱼就帮着孟氏一起筹备兄长的婚礼。

她其实是成过亲的人,自然清楚这一套流程,也能想到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

不经意间提起来,孟氏一听赶紧着急忙慌地去补缺,多亏有她在,诸事进展得倒也顺利。

孟氏见女儿做事有章有法,于是索性将家里这段时间的中馈交给姜澂鱼来管。

大房的姜凝烟听说后,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

祖母一病下,她这位婶母就顾不得掩饰自己对女儿的偏心了。

她这位长姊还在府中,什么时候轮得到妹妹管事?

祖母的寿辰正是在七月,难道要她张口去问姜澂鱼支钱吗?

于是她便去找孟氏说了这件事,言说如今祖母病倒在床,她想好好为祖母办一场寿宴,添添喜气。

孟氏自然没有拦着的道理,可她如今正忙着儿子的婚事,实在也无暇顾及,便索性也放权给了姜凝烟,将崔老夫人寿宴之事全权托付给了她。

姜凝烟也拿到了府库钥匙,心里自然是得意的。

姜澂鱼为孟氏过寿,又是请醉仙楼的大厨,又是请戏班子的,花费肯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