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归鸾(重生)(157)
“陛下,求您,别将我丢下去——”
怎么说她也救了他一命,不,两命!
只是让他抱她一段路,这要求不算很过分……吧?
陆廷渊闷哼一声,似是被人碰到了伤处。
“你先下来……我肩膀受伤了,抱不了你,背你一段路倒还是可以的。”
姜澂鱼听他说得是“我”,语气也不似刚才那般冰冷,知道他这是态度有所软化,连忙从他脚上下来。
她知道,陆廷渊不是那种硬逞能的人,他说可以背她,便是真的没有大碍。
“那就……多谢陛下了。”
陆廷渊扶着膝盖略一弯腰,知道他背上有伤,姜澂鱼小心躲开他的伤势,爬上他的背。
待背上的人趴好后,他便用健实的小臂穿过了她的膝弯,将她背了起来。
期间,他的双手始终不曾触碰到她身体的任何一处。
姜澂鱼心里既欣慰于他同别的女子保持距离,又有些郁闷。
按理说,今日自己这般又是舍命相救,又是近身搂抱的,任哪个男人也不该无动无衷吧,可他依旧像个木头一般,丝毫不为所动。
哼!姜澂鱼心里暗气。
可这又何尝不是自找的,实在怪不着别人。
她只是姜澂鱼,不是他的妻子啊。
被蒙在鼓里的人一直是他。
以后泉下相见,他一定会更气她如今的所作所为。
姜澂鱼趴在他的背上,心虚地阖了阖眼。
经过这一番折腾,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陆廷渊背着姜澂鱼在山间小路上走着,姜澂鱼则拿着火折子给他照明。
莹白的小脚随着他的步伐,在他身侧晃来晃去。
陆廷渊刻意偏过头不去看。
走了一会儿,突然,姜澂鱼隐约看到不远处有一户人家亮起了灯火,便拍了拍他的肩,连忙指给他看。
有灯火的地方即是有人家,于是,二人便朝着火光处疾步走去。
走进才看清,这里的确住着一户人家,但也仅此一户而已。
木篱笆有些低矮,借着清幽月色,依稀能看见一个约莫四五十岁的大娘正在厨房忙活着,饭菜的香味一路飘到了篱笆外。
“陛下,您有没有带银子啊?”姜澂鱼问道。
陆廷渊愣了一下,随即道:“我出门不带银子。”
也是她多此一问,他可是皇帝啊,出门哪里需要自己带银钱。
姜澂鱼认命地闭了闭眼,而后敲响了那扇木门。
笃笃笃——
许是在做饭的缘故,那位大娘并没有察觉有人来,反而是院子里拴着的大黄狗,一听到有人敲门,便疯狂地吠咬起来。
狗叫声终于惊动了原本正在做饭的女主人,她连忙放下厨具,出门来看。
开门,只见一位身着玄色衣袍的俊秀男子,背上还背着一个比天仙还好看的姑娘,大娘当即揉了揉眼。
都说山里多精怪,这是教她遇上了?
姜澂鱼柔声道:“大娘,我二人不慎在山里迷了路,能不能在您这借宿一晚?”
说着便摘下耳朵上的珍珠耳坠递与大娘,只见那两颗珍珠莹润圆白,就算是乡野之人,也能一眼看出来这可是上等珠子。
“出来得匆忙,身上钱袋也丢失了,还望大娘不要嫌弃,收留我们一日。”
见她出手大方,言辞恳切,目光也温温柔柔的,大娘接过耳坠,侧了侧身,让二人进了院子。
院子里的狗很通人性,见是主人领进门来的人,也不再吠咬,而是乖乖蜷缩到一边睡觉去了。
大娘边领着人往里进,边笑着对二人说道:
“看你们这身穿着打扮,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你们要借住没问题,只要别嫌大娘这儿粗陋就好。还没吃饭吧?正好厨房里做着饭呢,我给你们盛一碗?”
“好,谢谢大娘。”姜澂鱼笑着道谢。
说着,那大娘便转身进了厨房,陆廷渊则背着姜澂鱼来到堂屋。
这里确实简陋,一进门只见靠墙的位置放了一张高桌,上面供着财神爷的画像,桌上还放着一个元宝型的小香炉,不过今日并没有供香,桌子下面放着一个盖着盖的木篓子。
堂屋当中是一张四方餐桌,上面点着一支蜡烛。凳子则是随意摆放在四周,墙角还放着一个面盆架,旁边拉了条绳子用来挂面巾。
这就是这户人家堂屋的全部摆设了。
陆廷渊来到凳子边,将姜澂鱼放了下来。
此时她仍是光着脚,大娘端着菜过来,见她光脚站在凳子边上,浑身衣服也湿漉漉的,便让她跟着自己来到里屋。
她打开角落的衣箱,拿出来两套崭新的衣裳和两双布鞋,让她换上。
“今日这不是乞巧节嘛,这原本啊,是给我家儿子和媳妇做的,都是新扯的布,干净得很,就是不知道你和外面那位穿着合不合适——”
姜澂鱼双手接过来,感激道:“谢谢大娘,这已经很好了。”
她看了看崭新的衣服,又看了看自己沾有泥迹的腿脚和胳膊,犹豫道:
“大娘,我想先稍微擦洗一下,不知家里可有热水?”
她知道,现在要求洗澡是不现实的,只盼着能有一盆热水,简单擦洗一下也好啊。
“有有有,我这就去给你端来。”说着便欲要转身离去,又似想起些什么。
“姑娘,外面那位郎君是你家夫婿吗?”
大娘瞧着他俩倒是很登对,倘若是一对小夫妻,索性就在一处擦洗完把衣服换了就是。
闻言,姜澂鱼连连否认:“不不不,大娘你误会了,我们……是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