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归鸾(重生)(180)
不过, 坐在她旁边的姜凝烟却是心思一动。
作为玉京第一才女,姜凝烟的舞蹈自是不在话下。
而且她早就盛名在外, 因此她一起身,其余稍微有些心思的贵女见状都各自按捺下了想要出风头的心, 不敢与她相争。
姜凝烟微微一福身,带着得体的微笑:
“陛下,使臣远道而来,臣女愿献上一舞,愿陛下圣体康健,愿我朝盛世承平。”
“准。”
而后,姜凝烟款步走到众位乐师面前,同他们点了一曲云韶乐。
云韶乐作为大祈宫廷乐曲的代表,被誉为治世之音,因此与之相配的舞曲也是恢弘大气,兼具气韵与动作之美。[注1]
云韶一起,只见姜凝烟莲步微移,时而长袖摇曳,时而裙裾轻摆,身姿娉婷,舞步低徊,将大祈舞蹈的轻柔与典雅展现得淋漓尽致,倒也没辱没了她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头。
一曲终了,满堂喝彩,更是赢得两位外邦君主及其余使节团们盛赞不已。
台上,在陆廷渊的授意下,内侍监蔡玄高声道:
“荣国公府姜凝烟,德行出众,淑质有加,赐妆缎二匹,镂金头面一副。”
姜凝烟接过赏赐,嘴角噙笑,福身盈盈一拜,谢过恩后方才退入席间。
昌平公主见状撇了撇嘴。
哼,小人得志!
高台之上,三位君王依旧在推杯换盏。
趁着这宾主尽欢的好时机,赫连锐开口对着陆廷渊试探性地问道:
“我玄漠有意与大祈结为秦晋之好,不知陛下觉得我那皇妹真珠公主如何?”
陆廷渊自然开口婉拒,“真珠公主英姿飒爽,若是对我大祈哪位年轻儿郎有意,朕做主赐婚便是,可汗可要舍得才行啊。”
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真珠公主挑选夫婿的范围是大祈年轻儿郎,他并不在其列;二是若是赐婚,真珠公主须得留在大祈,所以他才用了“舍得”二字。
听到陆廷渊这番回答,赫连锐并不意外。
论如今两国实力,大祈要强于玄漠,和亲之事说起来,玄漠的意愿要更强些,因此姿态放得更低。
不过这一趟也算没白来,大祈已经同意将粮食卖给他们,同往年一样,依旧采用以马匹和铁矿易粮两种方式。
很显然,赫连锐对这笔买卖尚还算满意。
公主送不来,他可以娶一个走的嘛。
他心里倒是有个人选,但为表尊重,开口时自然先说想要求娶的是公主。
昌平公主作为皇室中人,座位离上首几位君主很近。
听到他如此说,昌平霎时脸都白了。
赫连锐气定神闲地等着陆廷渊的回复,他料想这位陛下定不会将这唯一的妹子送出去和亲。
不过,既然他提出来和亲的想法,陆廷渊也一定不会让他没脸,很大可能会找一个名门贵女代为联姻,巩固邦交。
果不其然,陆廷渊先是拒绝了他求娶公主的请求,言说公主年岁尚小,还想多留她几年。
随即承诺,若是他看上了哪家的贵女,只要对方身家清白,又没有婚约在身,便可许婚于他。
赫连锐思考了一阵,试探着说:
“本王觉得,今日马球场上,姜家那位二姑娘就挺不错,有勇有谋,又是姜尚书的小妹,想必一定是秀外慧中。不知她可许了人家?”
说罢,赫连锐便将眼神投向姜问渠,后者刚要答话,却被一道爽朗的笑声打断了。
“哈哈哈,赫连兄,虽说‘君子所见略同’本为幸事,可又有句老话说得好——‘君子不夺人所好’。当初小王可是同你说过有意于她,只是相识甚短,怕唐突了佳人,因此不曾开口求娶,没想到赫连兄竟然捷足先登。”
姜问渠闻言拱了拱手,“二位王上,真是不巧了,臣家中就只这一位妹妹,而且——她已经许了亲事了。”
“哦?”伏舟咂咂嘴,饶有兴味地看了他一眼,“那真是不巧,不知姜尚书家中可有其他姊妹?”
坐在前排的翰林学士以及其他几位尚书亦是感到惊奇。
姜家这位二姑娘如今坊间盛传,她可是日后准备送进宫去的,此前从未听说她已许了人家。
不知今日姜问渠这话是搪塞两位外邦君主,还是确有其事?
姜问渠轻笑一声,接过话道:
“家中还有一位长姊,她在京中素有才名,方才于殿上献舞的那位就是。”
赫连锐听完面上若有所思,方才献舞的那位女子,确实算得上出挑,她出身名门贵胄,既是姜问渠的长姊,做他的可敦也算够格。
而且,若是他娶了她,这位曾经笑着就抽走他南边五城税收作为停战与互市条件、即使他拿刀相逼亦面不改色不肯退步分毫的含章公子,从此就永远矮他一个辈分了。
甚合他意。
“姜尚书,你这位长姊可有许人?”
姜问渠同陆廷渊视线在空中转瞬交汇,随即才摇摇头。
“家姊乃我姜氏长房嫡女,她的婚事,向来由家中祖母做主,某却是不清楚的。”
赫连锐笑着举杯回敬,虽然他心里已经决定要娶这位姜大姑娘,但听他如此说,便并未追问下去。
若他急于促成这门亲事,倒显得太过热切,反而落入下风。
一旁的伏舟但笑不语,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赫连兄,本王这可是为你好啊,那等祸国之色,还是留给这位大祈陛下吧,你我可无福消受。
殿内一时间觥筹交错,管鼓喧啾。
昌平公主听见皇兄拒绝了赫连锐的求娶,知道自己不必去和亲,心情大好,哪里肯同他们再坐下去,早早就去找姜澂鱼她们几个了,因此并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