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归鸾(重生)(217)
冬至七日休沐假过后,便是大朝,照例五品及以上的常参官都得朝参。
人都到齐以后,陆廷渊却迟迟未出现。
大臣们都在心里犯嘀咕,陛下一向勤政,早朝缺席的情况少之又少,今日这是怎么了?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辰,陆廷渊才到。
他皱着眉,一副精神不振的样子。
内侍监蔡玄高唱道:“陛下龙体抱恙,诸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众臣一听,面面相觑。
往常鸡毛蒜皮的事有时也能拿到殿上来争论半天,今日瞧着陛下脸色不好,众臣心里都在各自掂量着,若不是大事要事,谁也不敢在这时候出来给陛下添堵,因此都低着头默默不语。
见状,陆廷渊蹙了蹙眉头,沉声道:
“众卿无事,朕倒是有一事要同众位卿家商讨。朕头疾沉疴已久,太医曾数次建言劝朕减少政务,颐神养气,因此,朕欲近日离宫,去城外温泉山庄静养一段时日,诸卿觉得如何?”
话落,底下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最终,由翰林院方大学士带头说道:
“陛下日理万机,勤政爱民,实乃社稷之幸,万民之福。是臣等无能,才累及陛下为国事夙兴夜寐、操劳至此,臣等有愧。今社稷、宗庙祸福安危皆系于陛下一人之身,陛下当以圣体为重,朝廷之事,臣等自当尽心竭力,请陛下安心移宫静养。”
见目的达成,陆廷渊站起身。
“既如此,在朕养病期间,取消常朝,只保留朔望大朝。众卿若有要事,可呈递奏折,或至温泉山庄面奏于朕。退朝。”
众位大臣跪地齐声高呼:“臣等恭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散朝后,陆廷渊来到东配殿,大祈的太子殿下陆辞此时睡得正香。
见状,陆廷渊不由得失笑。
他原本是怕提前告诉儿子,小家伙会兴奋地睡不着觉,因此才选择一大早来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阿辞,起床了,太阳都晒屁股了。”
陆辞翻了个身,没有要起的迹象。
陆廷渊拍拍他的屁股,“快起来,再不起来,父皇一会儿出宫可不带你了。”
一听这话,陆辞瞬间便来了精神,一下子便翻身从床上坐起来。
“父皇,今日我可以不去学堂吗?”
“嗯,不止今日,年前你都不必去学堂了。”
闻言,陆辞高兴地站在床上又碰又跳。
“太好了!父皇,我们出宫是要去哪儿?”
陆廷渊一个眼神便制止住了他继续闹腾的动作。
“你先起床,路上父皇慢慢同你说。郭嬷嬷,带他去洗漱。”
“是。”郭嬷嬷边答应着,边一脸殷勤地问道:
“陛下,您和小殿下这是要去哪,待多长时日?奴婢好去收拾衣物用具。”
没等陆廷渊开口,外面便走进来一人,冷声回道:
“不必了,小殿下的东西我已收拾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来人正是太子殿里的掌事女官,秋屏。
陆廷渊看了她一眼,随即对郭嬷嬷道:
“朕出宫静养,此行带的人数不宜过多,有秋屏在,你们都不必跟着。”
“这……平日夜里都是奴婢在旁守着小殿下,小殿下夜里万一要是渴了尿了,屏姑娘毕竟没有经验——”
陆辞忍不住插嘴道:“嬷嬷,阿辞早就不尿床了!”
陆廷渊看了一眼儿子,淡淡道:“无妨,朕会亲自照料。”
听他这么说,郭嬷嬷只好咽下后面的话,讪讪地带着陆辞去浴房洗漱去了,心里却不由得恨恨道:
秋屏那小蹄子,好深的心机,竟然将出宫的事瞒得滴水不漏,好撇开她自己同小殿下亲近。
掌事女官有什么了不起的,她可是小殿下的乳母,有奶便是娘,小殿下自然是和她这位乳母最亲近,可不是她这么个丫头使使手段便能争得走的。
且走着瞧吧。
对陆辞来说,谁陪着他都无所谓,只要不让他去学堂就行。
坐在出宫的马车上,陆辞显然兴奋得不行,一路上左顾右盼,如同出笼的鸟儿般,迫不及待地想要一览前方广阔而又崭新的天地。
陆廷渊郑重其事地叮嘱道:“阿辞,待会儿见到小鱼姑姑后,不许再喊她姑姑了,更不许调皮捣蛋,记住了吗?”
陆辞眼睛瞬间亮了,“小鱼姑姑也来吗?太好了!”
随即他那水汪汪的大眼睛里又充满了不解:“可是父皇,我不叫她姑姑,那叫什么呀?”
陆廷渊稍加思索,而后堂而皇之地忽悠道:
“阿辞不是一直很想要娘亲吗,她同你阿娘长得极像,父皇恳求了她好久,她才答应扮作你娘亲一段时日。所以这段时间,你便唤她——娘亲。”
顿了顿,他又一本正经地威吓道:*“不过此事不可让外人知道,她要是生气了,就不同你玩了。”
闻言,陆辞连忙作势捂住嘴。
父子二人抵达山庄的时候,姜澂鱼还未到。
前一日她已经禀明了父母,说是想到城外庄子上住一段时日。
瞧着这段时间门庭冷清,姜绍夫妇二人心里自然有些不是滋味。
听女儿这么说,怕她在家中憋闷坏了,便一口答应下来。
孟氏还给她张罗着带了好些东西去,还说要多派些家丁仆从随侍护佑。
可巧姜澂鱼房里的周妈妈这几日向她告了假,说是家里有事,孟氏便想着把自己身边的杨妈妈借去给她用一段时日,没个年长的跟着她还真有些不放心。
姜澂鱼一听,连忙制止道:“阿娘,我不过是去山庄小住一段时日,也是为着图个清净,青黛细心,绛朱机灵,赤胭武功好,带上她们三个就足够了,人多嘈杂,反倒是烦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