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归鸾(重生)(249)
“我凭什么听你的!”
见桩桩件件都被她说的分毫不差,许兰茵有些气急败坏。
“你可以不听。”叶兰蕙满不在乎地摊了摊手,“侯爷夫妇于我有生身之恩,我不过是不想见侯府被你拉近泥潭,故而今日才出言相劝,至于听与不听,那是你的事,我言尽于此。”
说罢,她也没同她告辞,便径自离开了,留下许兰茵在原地气得跺脚。
褚郎那样好的人,怎么会骗她呢?叶兰蕙不过就是见不得她好罢了!
她并未将叶兰蕙的忠告放在心上,如今她与褚郎情投意合,褚郎又家世显赫,仪表不凡,她选他作郎君,那不是很好吗?
爹爹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才会不准她与褚郎来往,还断了他们的书信。
不过好在大朝会日渐临近,节度使都要入京朝觐述职,不出几日她便又可以见到他了。
届时,她和褚郎一定可以说服爹爹和娘亲,她嫁过去便是世子妃,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到那时,玉京算得了什么,郡夫人的称号又算得了什么。
她许兰茵,才是众贵女中最有权势、最令人称羡的存在!
第103章 春郊狩猎马蹄疾
今日不仅是阿弃的满月日, 还是玄漠使臣抵京的日子。
作为六部的最高长官,姜问渠刚忙完孩子的满月事宜,连午膳都没来得及吃, 就急忙赶去太极殿赴宴。
面对这位姗姗来迟的新手父亲,诸位同僚不由得打趣起他来。
“姜尚书向来守时, 近日喜得爱女,恐怕这是舍不得出门了吧?!”
“姜尚书到底年轻没经验, 这家庭和事业一时平衡不过来, 我们这些老的也要多体谅嘛!”
殿内气氛顿时热闹起来, 就连玄漠可汗赫连锐听说他有女后, 也上前来送了一份孩子的满月礼给他。
姜问渠却之不恭,只好笑着收下。
既然北境的国君都随了礼,按说作为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此时伏舟也该有所表示,否则便显得略有些不通人情。
见状, 原本高坐在殿台之上的伏舟站起来,笑着打趣道:
“诸位, 今日并非是小王小气, 实是这礼在回来路上就已经送过了。”
他扭头又对着姜问渠揶揄道:“姜尚书可得为小王作证,否则小王定要落个一毛不拔的名声不可了。”
姜问渠朝他拱了拱手, “王君出手阔绰, 我代小女再次谢过王君的厚礼。”
伏舟轻摇着手中的扇子,漫不经心地说道:
“不过是些漂亮珠子, 等她出嫁,我再送她一车也未尝不可。”
殿内又响起一片笑声。
要知道北乌斯国地方虽不大, 可是却盛产玉石珠宝,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
而伏舟口中的漂亮珠子, 可都是诸如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等的名贵珠宝,随便一件都价值连城。[注1]
他一出手就是一整盒。
——这何止是不小气,这简直是文殊菩萨座下的散财童子下凡啊!
不过在伏舟眼里,这些珠宝和石头没什么两样,见得多了也就不稀奇了,他只是觉得和那小丫头有缘。
说起来他才第一个发现她的人,当时若不是他半路想下车透透气,一行人或许也发现不了这个被遗弃在道旁的小丫头。
不过他可没有给别人孩子做干爹的兴趣。
小孩子什么的,最麻烦了。
待陆廷渊到了后,便正式开宴。
席间,伏舟似是对大祈的风俗很是感兴趣,开口问道:
“小王听闻春节乃是大祈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前后每日都有不同的安排,不知明日是何习俗?”
礼部尚书接话道:“回王君,明日是腊月二十七,民间有‘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的说法,想必明日王君便能听到京城各家一片磨刀霍霍之声了。”
伏舟轻笑一声。
“宰杀家禽没甚意思,说起来小王也许久没出去活动活动筋骨了,不知玉京哪处山头适合围猎?”
陆廷渊随意撩了下袖摆,接过话茬道:
“眼下刚过立春,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既然王君有此意,朕便让底下准备准备,明日一起去西山猎场围猎。”
他又问赫连锐,“可汗可要同去?”
赫连锐爽朗笑道:“自然,冬日猎物少,本汗也许久未曾围猎了。”
这时一旁同来的真珠公主挑了挑眉,兴奋道:“皇兄,我也要一起去!”
这毕竟是在大祈,赫连锐抬眸去问陆廷渊的意思,只听他笑道:
“真珠公主乃女中豪杰,当然得同来。”
陆廷渊兴致颇高,似是突然想到什么,又对底下的众臣说道:
“明日围猎,众卿可带上家眷一同前往。许久不曾这样热闹了,索性这次便在西山扎营住一晚,第二日再回来,玩个尽兴。”
既然陛下下了令,众臣只有照办的份。
姜问渠低头,但笑不语。
旁人不知道陛下的心思,他却是清楚的。
想来,陛下似乎也有好几日没见自家小妹了。
午宴过后,大臣们各自散去,玄漠使臣一行也被安排前去四方馆安顿歇息。
不过这次他们提前来京,不仅是为着大朝会,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下聘。
下聘是中原男子娶亲的礼节,在他们北境原是没有这些的。
不过赫连锐想着,既然是两国和亲,他也愿意给他未来的可敦这个脸面,反正聘礼他又不是出不起。
散席后,他拉住姜问渠私下问道:“姜尚书,你看本汗什么时候去贵府下聘比较合适?”